安亭镇,上海市嘉定区下辖镇,在汉代时沿用秦制,“十里一亭,以安名亭,以亭为镇”,安亭之名沿袭至今。安亭镇位于沪、苏交界处,东与马陆镇、南翔镇、黄渡镇毗连;西与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相邻;南隔沪宁高速公路与青浦区白鹤镇连接;北与外冈镇、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接壤。距上海市中心32公里,距上海虹桥机场20公里。<div> 三国时期,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在安亭北面兴建了菩提寺,附近居民聚集出现,安亭才逐渐变成村落。明代万历年间,安亭镇已成为“南北河(方圆)二里”的丰邑大镇,此后历有建制。<br></div> 六泉桥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吕浦村顾浦河上(今墨玉南路顾浦桥西),南北向跨顾浦河,所以又名南顾浦桥、南浦桥。 相传因桥西20米处为安亭泾出口处,河中原有一泉眼,据《张又新煎茶水记》载,刘伯羽以此泉品为第六,故名“第六泉”,桥因泉名为“六泉桥”。<div> 六泉泉眼处水味独淡,取之煮茶特别清香可口,取其做白酒,色清味醇。安亭镇老白酒曾名扬四方,即用六泉水之故。六泉毁于1974年开挖顾浦河时的河泥填埋,六泉桥却仍然南北横跨顾浦河上。<br></div> 站在墨玉南路南顾浦河桥上,西望六泉桥 六泉桥初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战事中被毁。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建。 六泉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质,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平列砌置法,桥长40米,高6米,宽3.7米,拱跨10.5米,南北台阶各41级,望柱6对,顶部2对为圆头,其余为方头素面,条石护拦,尾置抱鼓。 南桥堍 两边桥堍台阶各41级 东桥联:“泉清远达春申浦,运泰欣逢甲子年。” 桥顶东刻“南浦桥”,“岁在甲子”,“众姓重建” 西桥联:“花香鸟静春耕候,塔影山光夕照中”。 桥顶西刻“六泉桥”,“民国十三年” ,“里人重建” 站在古桥上,南望: 站在古桥上,东望:前方是墨玉南路南顾浦河桥。 站在桥顶上远眺,南可望佘山,西可视昆山,方圆几十里景色,尽收眼底。 站在古桥上,西望:河道水闸 站在古桥上,北望: 北桥堍 提到六泉桥,就不得不说一下在这座桥的原址上原来是座石拱桥。据记载,原来的石拱桥始建于明初永乐四年(1406年),至万历年间安亭人张淮蕙助资修葺的。<br> 这座大桥的修建还真是费了一番周折呢?据说古时这座桥称南顾浦桥,时人既叫吕浦桥又叫张家角桥,它的南边是滔滔奔流的吴淞江,东北西三面都被碧波涟漪的顾浦河所围困,形成一个孤岛。生长在这里的农民平时要赶集镇,必须向南摆渡吴淞江到白鹤港镇,北摆渡南顾浦才能到安亭镇,要出去一次十分不方便。所以建桥一直是生活在孤岛的百姓们的心愿。至明朝万历年间,当地富户张淮蕙资助造桥,但又碰到一个难题,因为顾浦与安亭泾出口处恰好形成龙的头形,南顾浦河成弧形与安亭泾交汇后向东南伸展,正好是龙的角。要在龙角上造桥,这不等于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吗?但百姓们长期被孤岛所困,不造也不行!怎么办呢?他们请来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看了地形后说,这里能造桥,但必须在桥的南堍建一所庙,这样就可镇住龙头,保得一方平安。大家一听,觉得这样好是好的。但是又要造桥又要修庙,哪里有这么多资金呢?经过大家商量,认为桥一定要造得牢固一些,庙可造得小一些,内要供奉一位神仙来镇住龙头。不久,桥造好了,同时在桥堍下造了座小庙,因为大桥正对太阳,所以就把庙称为“朝阳庵”,庙里供奉汉时名将陈平。陈平当年与刘邦斩白蛇而起义,后得天下。蛇与龙似,陈平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很得民众的敬佩,死后他就成为降龙的神将了。可惜的是大桥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军与清军战事中被毁。<br> 至民国十年(1921年)由安亭镇董顾尽山发起筹建,至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年)建成,它就是现在的六泉桥。<br> 六泉桥东南面是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上海汽车博览公园 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经常举行汽车展览会 上海汽车博览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