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打绳巷,找寻儿时的记忆

朱吉权

<p class="ql-block"> 朔门古街打绳巷记录了我许多儿时的回忆,因为小时候我就读于朔门小学,打绳巷有我的许多同学,那时候我们结伴而行,上学放学,一起学习、一起打闹、一起回家,今天就让我走进打绳巷,找寻儿时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一说朔门古街,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朔门街,而朔门街主要是它的商业性,如果要说使用功能,在朔门古街中,首选应该是打绳巷。打绳巷除了有商店有老宅,曾经还有国家机关、学校、外地驻温办事处、中外宗教场所、影剧院等等,可谓功能齐全,显赫一方。</p> <p class="ql-block">  从解放街进入打绳巷,首先映入眼帘是北面临街的西式结构两层门店,号称十年老店,虽然我从未光顾,更未在店中用过餐,但对该店历史略有听说。该店史上叫“广生和”,是一张姓宁波人开设酱园,后历经变故,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停业,<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而后张家再无经商。小时候经常</span>听父辈在茶余饭后谈起“广生和”三字,为此深深的刻在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张家的一个儿子原在墨池小学教书,现移居法国,居住在巴黎圣母院附近。</p> <p class="ql-block">  从“广生和”往里进去拐角处,也就是图片中红色遮阳伞下面,原先有一个水井,井沿较一般水井要大,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读于朔门小学时,经常从这里经过,只见井边洗衣服的、挑水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文革时期,供水不正常,经常断水,挑水更是排起长队,那时候的井水清澈见底,大家都是直接饮用,水源也是源源不断,只是打水的人多了,水源自然就小了,排起的队也更长了。在夏天经常有许多人从半夜起就在井边排队打水,这样的场景现在的年青人是无法想象的,但确实发生过,那时候的我,也是这里的常客,经常为了水而挑着水桶在周边跑。</p><p class="ql-block"> 水井旁边有一个住户名字叫阿豹,由于他的眼睛比较小,大家都叫他眯眼豹,他家专门从事盆菜生酱菜头制作、加工和出售,而加工盆菜生酱菜头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这样门口的水井就派上了很大的用场。眯眼豹出售的盆菜生、酱菜头由于味道特别好,再加上价格便宜,因此大家都喜欢到他家买,这样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 眯眼豹家的对面原先是朔门粮站,朔门粮站的正门在解放街。朔门原先一共只有两家粮站,还有一家在屯前巷口。改革开放前粮食是国家严格控制的人们必需品,必须凭粮票到国家指定的商店购买。因此每个家庭都离不开粮站,朔门粮站也就成了朔门人的必到之处。那时候买大米还要搭配百分之十到二十的粗粮,比如番薯、番薯干或者玉米粉,这些粗粮质量都比较差,人们都不喜欢吃,因此碰上好点的粗粮,往往还要排队抢购。</p> <p class="ql-block">解放街570号朔门粮站正门。建于民国时期,为三间三层硬山顶,砖木混合结构楼房,坐东朝西,一层灰塑“朔门粮站”,二层外立面,方形壁柱,二层壁柱横向划痕,齿状窗罩,三层壁柱竖向划痕,女儿墙中间向上凸起,朔门粮站外立面具有典型民国时期西式风格,有一定的时代特色。</p> <p class="ql-block">紧靠着朔门粮站东面的原先是温州财政局的边门。图片是财政局的正门,也在解放街。小时候同学之间经常议论财政局里面有金库,每天有金钱进出,还有持枪警察把守,谁要是擅自进去会有生命危险。上学路过这里,感觉里面也神秘兮兮的。出于好奇我一直想进去看看金库到底是什么样,还有持枪警察可怕不可怕。文革时期我也跟着邻居专门进去参观,那时候财政局已经搬走了,不过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金库,更别说警察了。</p> <p class="ql-block">从原财政局边门再往里有好几座老宅,如王宅、金大升宅、杨宅、叶益麟民居等等,但只有叶益麟民居还保护的比较好。</p><p class="ql-block">叶盖麟民居,位于打绳巷112号。建于民国时期,坐北朝南,由前后三进院落组成,门屋正立面为西方巴洛克式风格,石英砂抹面,青石门框,上置英文门楣,再上为半圆形圆拱门套,屋面女儿墙上为几何镂空图案,墙面划线做成仿贴士形式,梁架木构,分心用三柱,三开间。2014年被市政府列入温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加以保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叶盖麟民居的内部房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叶盖麟民居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叶盖麟民居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叶盖麟民居院子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叶益麟民居的正对门是王宅,读小学时我经常光顾王宅,因为我的同班同学就住在王宅。那时候的王宅,庭院深深、清净优雅,院子里有一株柚子树,每到春天花开满树,香气渗人心肺,就是路过门外,其香亦扑鼻而来,令人难以忘怀。王宅平时大门紧闭,没事很少有人光顾,这次我专门去拜访王宅,但跨入大门使我难以置信,原先清静优雅的房间,现在是一片废墟。后经打听是由于在旧房翻建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翻建难以继续,久而久之便成了现在的样子,但愿这一问题早日得以解决,使王宅更加美丽。</p> <p class="ql-block">打绳巷118号金大升民居</p><p class="ql-block">据记载,建筑年代约为清中晚期至民国,坐北朝南,门屋分两厅。前厅九檩,后厅一半已毁,正屋五间两层。带腰檐,硬山顶,铺青瓦。带勾头滴水。夔龙纹屋脊。前带廊,船篷轩,进深七柱十一檩,东西厢房各一间。进入民居,可见西厢房已改建为二层砖混结构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2015年4日23日拍的金大升民居。当</p><p class="ql-block">2014年金大升民居被市政府列入温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13日拍的金大升民居,遗憾的是金大升民居除了门台间和改建后的砖混楼房,其它房屋全部属D级危房,不能居住,现已全部予以封闭,人员不得靠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杨宅,据说杨宅里的主人</span>杨冰臣<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民国时期曾当过国民党中央委员,是个大人物。解放后,杨宅曾经做为民办学校的教室,也曾经办过</span>跃进食堂和跃进扁担社。一听这个名称你应该知道这是三面红旗的产物,又是大跃进又是公共食堂。</p> <p class="ql-block">福安驻温州办事处旧址</p><p class="ql-block"> 建于1958年,位于打绳巷68号,坐北朝南,原为大院式楼房,面阔六间,二层砖木结构。自西向东第三间设楼梯,青砖立面。二层窗间灰塑“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二层中间过道内廊式,南北为穿间。墙体用青砖砌筑,黄泥加蛎灰填筑。仓库为悬山顶,南北侧开设实拼木门。</p> <p class="ql-block">正中间这个房子是打绳巷96号温州市向阳聚氨酯设备厂,民间称呼叫“殿主殿”。但我找遍资料也没有叫殿主殿的殿,后听打绳巷一位90多岁老人说,以前这个是“东瓯王殿”,可能人们会质疑高盈里已经有“东瓯王殿”了,这里怎么又有一座。当时我也有这个想法,不过据他说,当时温州市并不是只有一座或者二座“东瓯王殿”,<span style="font-size: 18px;">永强就有8座,不过</span>现在一时也无可考证,权当道听途说吧。不过这里曾经是影剧院,倒是千真万确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曾经开辟为剧院,名称为“新东瓯”剧院,既演戏也放电影,每到夜幕降临,总见人进人出的。我依稀记得小时候也在这里排过节目,那时候就读朔门小学,而学校比较小,没有礼堂,一有活动就在这里举办,好像是在三四年级,排的节目不是“要古巴不要美国佬”就是“要巴拿马不要美国佬”。后来剧院底子太薄,没有多少时间就偃旗息鼓了。到了文革时期,各地街道都在兴办企业,这里大部分变为“街办企业”的工场了,有小部分成为了民居。我的一个姓戴的同学,就住在“殿主殿”的民居里。因为那时候他家的房子很小,居委会就给他家分配这里的房子,房子在二楼,很小不到十平方。曾经有几次我家来远方客人,我就临时与他住宿一晚。曾记得有一年的冬天,我又到他家借住了,到了半夜那是被冻得根本没法入睡,因为那个房间东面的墙壁是木板的,只能遮雨不能挡风,再加上只有一床又小又薄的棉花被,根本不能御寒,好在那时候年龄轻不怕冷,要是现在肯定要冻出病来,现在每每想起也觉得好笑。</p><p class="ql-block">“殿主殿”门口原先有棵大榕树,榕树下每天聚集了许多老人在这里谈天说地,乘凉喝茶。我那天想去拍张榕树的照片,却发现榕树不在了,这时我一下子发懵了,以为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想多了。后来几经打探,才听别人说这棵榕树早已经枯萎了,只是我平常不注意而没有发现,这真是太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的母校一一朔门小学,门口大理石上刻的是“温州市三十一中学”,那也是以前的事了,现在是“温二中”的附属校区,目前是温二中的食堂。据说朔门小学的前身是海神庙,渔民出海都会来这里拜佛许愿,出海回来还要还愿,海神庙里面还有戏台,经常做戏。</p><p class="ql-block">我是1962年下半年入学就读的。那时候校门进去,做为老师办公室的其实还是一个庙,虽然说一切摆设都已经没有了,但老庙的格局还在。到我读了几年书以后,老庙进行改建,我们出入校园临时改为从七枫巷一条小巷进出。不过现在的整个校区都已经进行了改建,原来的旧房子已经全部拆光了,只是整个佈局跟原先还是一样的。那时候入学是要考试的,考不上还不能入学,等来年再考,或者到民办学校一一跃进小学去读书。考试其实很简单,但录取率却很低,大概只有二分之一。而民办学校的教室是分佈在各个民居里,那时候我家院子是一座七间屋,其中堂就曾经是跃进小学的教室,学生坐在那里上课,住户就在旁边进进出出和干家务事,其上课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p><p class="ql-block"> 在朔门小学就读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班成立了一个书画兴趣小组,同学陈猛是兴趣小组的积极分子,1967年小学毕业后,陈猛同学出于当时文革的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求学。也正是不再求学,而使他专事书画,并技艺大进,能诗、书、画、印。现他为文化部诗书画院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西冷印社签约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为温州市首任青年书协主席、墨池书法研究院名誉院长。</p><p class="ql-block">1966年下半年,我们正读五年级,全国掀起了文化大革命,高校停课闹革命,我们小学生也不甘示弱,纷纷给学校写大字报斗私批修,大家一下子感觉自己成大人了,要关心国家大事了,其结果是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浪费了美好的年华。</p> <p class="ql-block">朔门小学东侧这个房子原先是“温州市电线厂”的前身“温州市制尺厂”,据说其更早的前身曾经是斋堂尼姑堂。</p> <p class="ql-block">朔门小学的西侧原先是一片菜园,后来慢慢的盖起了房子,变成了住宅。很有意思的是,2020年6月26日,我在这里看到种植了许多应季的瓜果蔬菜,看来这也是菜园的延续吧。</p> <p class="ql-block">陈宅</p> <p class="ql-block">打绳巷67号现存老宅的明间</p> <p class="ql-block">现存老宅的外立面</p> <p class="ql-block">  打绳巷原先还有一些老宅叫长道坦,歪门台,破前间,高踏步等等,在消防池对面还有一座院子,里面是三层的楼房,其围墙、门台都很漂亮,后来在1996年的旧城改造中都一并拆除了,于2000年建成为七层的公寓楼。</p> <p class="ql-block">打绳巷五弄有一座福音堂。在福音堂的门柱上,钉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福音堂建于1934年,为一传教士所建的典型基督教建筑,其名意含“欲其福音广传”。福音堂在温州基督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只知道城西街有一座基督教堂,很气派很有名,但从这个牌子上我也知道了,这座福音堂在温州基督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打绳巷的东端是温二中校区。温二中前身为1897年孙冶让先生创办的永嘉蚕丝馆,1932年改称温属六县联立处级中学(简称:联中),1942年改称永嘉县立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改名温州市立中学。1954年从府学巷孔庙旧址迁入海坛山艺文中学旧址,改为温州市第二中学。1999年高初中分离,高中部迁至黄龙君子峰山麓新址。</p><p class="ql-block">艺文中学即今温二中校址,是英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据英国人苏慧廉写于1902年12月11日的信记载,这块地购自一温姓宗族,花了六百英磅。艺文新校区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是在1903年10月20日。</p><p class="ql-block">我有幸于1970年下半年就读于温二中高中部,这是自文革停课闹革命后,首届招生的高中生。那时候入学高中的学生,不是凭初中的学习成绩,是凭你家庭兄弟姐妹中上山下乡的人占比多少来确定的。占比少或没有上山下乡的必须到大兴安岭或浙江兵团,占比多分配工矿,介于两者之间的分配读高中,我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二姐,她还未成年就到灵昆插队了,才使我有了读书的机会。不过那时候读书并不被人们所看好,因为文革中有一种理论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青年要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样导致很多人小学毕业就辍学在家,有点背景的辍学进工厂当工人。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些事,还真是荒唐。</p><p class="ql-block">当时读高中的学制是两年,在这两年中还要学工、学农、学军。记得我们学工是到牛山的温州冶炼厂,历时半个月;学农是藤桥农校,当年从朔门码头坐江轮到藤桥,时间也是半个月;学军是参加一次拉练活动,也就是徒步从学校出发到藤桥等西向转一圈,而后回来,全程徒步,时间大约也是半个月,不过我没有参加拉练,我和十几个同学在学校里值班,因为全校师生都出去了,学校总得有人看守。</p> <p class="ql-block">温二中的校址其实已经不是打绳巷,而是打绳巷、水门底、水门头的交汇点。要说温二中,必须说一说与之一步之遥的水门底古刹一一白鹿禅寺,又称自鹿庵。白鹿庵的历史悠久逾千年,与远古的“白鹿衔花”传说有关。此寺在它香火最盛期的明清时期,占地面积扩充到四亩左右,尽管在后来的岁月里因种种原因屡毁屡建,且最终保留了1亩有余,但仍然有着古朴幽深闹中取静的佛国氛围,庙中遗留一些清代石雕,也更显弥足珍贵。现白鹿禅寺为1993年信众善款修复。</p><p class="ql-block">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记得白鹿庵以前曾经是跃进小学的校址,且地址好像要往东挪一点,靠近白鹿庵井的位置,不知道有没有记错。白鹿庵的信众很多,我老妈就是这里的常客,经常光顾,临走还念念不忘,每每提起,我还跑过几趟,帮她缴纳善款。</p> <p class="ql-block">这是二十八宿井一一白鹿庵井,据传该井曾位于原白鹿庵内,故名。此井历史上曾修建多次,大家现在看到的水井,应该就是文革后修复的,早先水井旁边有一条路,直通海坦山,后来为了挖防空洞,从山体里挖出了很多石头,堆积在这一片,时间长达好几年。后来石头搬走了,盖起了房子,也修复了水井。白鹿庵井为六角形,井栏用六块花岗岩石板合榫而成,北侧井栏内壁有楷体直刻“大清光绪岁次壬辰/新三和重建”等字样。井水源自海坦山,水质透彻,清冽可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