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振国小学学党史丨铭记赵各庄矿洋房子的革命故事

雪花

<p class="ql-block">  沿古冶交通岗北上,便是唐山市古冶区赵各庄。开滦矿务局从1906年开始在此筹建煤矿,三年后的1909年建成,至今已有112年。</p> <p class="ql-block">  从赵各庄融园路西侧的水泥路上坡,有3座上世纪初建成的欧洲风格的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排列,这就是赵各庄8、9、10号洋房子。</p> <p class="ql-block"> 洋房子的历史和赵各庄矿的建立密切相关。1909年,滦州赵各庄矿建成后,一批批欧洲煤矿管理者、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来到这里,20多年间,成片的欧式住宅拔地而起,最多时洋房子曾有22套。</p> <p class="ql-block"> 经历百年风雨剥蚀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洗礼后,保存至今的3套洋房子中, 8号洋房子已改成“矿史展览馆”,9号、10号洋房子基本保持着原貌且更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 改造成“矿史展览馆”的8号洋房子,门前矗立着一尊汉白玉雕像,他就是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p> <p class="ql-block"> 节振国是山东省武城县(今河北省故城县)人,1920年全家逃荒到开滦赵各庄煤矿。1924年,节振国下井当童工,过着不见天日的地狱生活。他性格刚烈勇敢,为不被英国资本家及其走狗欺压,开始习武强身自卫。</p> <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开滦煤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节振国被推为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队长。为了抓捕节振国,震压工人运动,5月6日,大批日伪军警包围了节家。他知得消息后,为保护家人的安危,从外边回到家中,当时就刀劈了4名鬼子兵,因此而威震冀东。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听到节振国的事迹后,称赞他是抗日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记录着开滦赵各庄矿的沧桑巨变,也记录着以煤矿工人为代表的工人阶级抗日斗争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10号洋房子修建于1922年,1935年以前主要是矿上的外国高级员司居住;1935年后,由时任矿长的陈甲三居住。</p> <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开滦五矿大罢工爆发,此时,陈甲三仍然住在这里。陈甲三为人很坏,不仅不答应罢工工人提出的正当要求,还千万百计地瓦解工人运动的组织者。他曾让“工贼”去收买节振国,又送钱又送粮,但都被节振国断然拒绝了。陈甲三又心生诡计,一方面采取“饥饿法”逼工人复工;一方面又把责任“甩锅”给包柜、工头,企图瞒天过海,就是死活不答应工人提出的条件。在劳资双方谈判未果的情况下,工人们直接包围了陈甲三的住宅,“被包围的住宅就是这座10号老洋房,而当时的工人纠察队队长就是节振国,他也是谈判队长。”在东矿区中共地下党组织和节振国的领导下,历经50多天的大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p> <p class="ql-block">  10号洋房子也是陈甲三的死亡地。解放前双十二时,矿上的一个工程师约陈甲三一同逃往台湾,当时火车票已经买好了。当天,两人在会议室讨论,陈甲三突然觉得浑身难受,上了个厕所,可没多久他就死在了房子里。</p> <p class="ql-block">  可以说,开滦赵各庄矿的革命历史都浓缩在了这座老洋房里。</p> <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这几座历经百年沧桑岁月的洋房子,已经成为唐山市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民族抗争的见证者。精神的力量无坚不摧,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他们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