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县西洛镇南东村

素心

南东村位于寿阳县西洛镇,距榆次20公里,距太原约60公里。从太原杨家峪上高速走石家庄,榆祁高速在晋中东下,沿317省道与潇河一路向东,过西洛镇,进入山路爬上一个大坡,便是目的地南东村。 圪洞院是寿阳土话,学名称地窨院或下沉式窑院,是由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而来,从黄土丘陵区的土窑洞移植到平原地带的汉族民居形式。在山西平陆、芮城两县地窨院居多,寿阳还很少见。 <p>虽然古村只有很少的老年人居住,路上依然被清扫的干净整洁。</p> <p>院子主人正带孩子出门,看到我们她又折回去带我看她的院子。她是四川人嫁到这里在这个院子已经住了四十年。</p> 典型的下沉式窑院 村东有座五福殿,观音堂。 听村里人讲,夏天的圪洞院特别凉爽宜人,院里高大的树木投下斑驳的绿荫,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在这个季节体现的淋漓尽致,外面气温高达三十多度的时候,圪洞院窑洞内睡觉的人还需盖上棉被。 一代一代南东人在此居住,在此生存,在此奋斗。现在,有的外出上学,离开了家园。圪洞院也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有的在外打工搬到了大城市,也有的在村里修了新房子,老年人都在村里坚守着,他们坚守着圪洞院曾经的美好,坚守着院中那一缕暖暖的阳光。 村里的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他们很勤劳干净,农用的家什摆放有序,很旧的生活用品都布置的井井有条,灶台更是擦抹的黑油光亮,院落的角落用石头搭建起的厕所也很清洁,真是无可挑剔。人们称“有洁癖”的我对他们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养成的优秀的生活习惯大为赞赏。这位阿姨和她的老伴快80岁了,他们有六个儿子(没有女儿)但是他们的生活六个儿子都管,这不在寿阳上高中的17岁的孙子学校放假,今天就到奶奶家来帮忙。可见这个村的文明史也值得研究。 村里的人热情好客,你问个问题,他恨不能给你讲个三天三夜,我只待了一会儿阿姨便留我吃中午饭后再走。 放农具的小茅屋也整洁 <p>小的时候姥姥家的炉台上就有这样的温罐,在这里遇见它倍感温暖。</p> 除了下面一层的两个窗框是镶嵌了玻璃,其余上面的窗框都是用毛头纸糊的。 老人们喜欢这窑洞。 <p>村路上和每家院里没有想象中的各种牲畜粪便,也没有坑洼难行的土路,家家户户门口干干净净。 他们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俭朴,纯粹,阳光,健康。</p> 南东村的杏树、枣树、桃树多的如影随形,愿南东村多子多福多寿。 南东村村口的三官庙 无人可解的“天书”历史年代无考。 五福庙门梁上的壁画已经剥落 <p>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古村里日出日落,留居在那里的人们,依旧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