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辛丑牛年异地过年的我,在中华民族元宵节来临之际,我在省府太原市,编制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元宵节"一集与二集。在编制过程中再次构起了我对家乡灵石的回忆,我的家乡一一一灵石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确实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从今天开始就简单地把我的家乡灵石介绍给大家。本集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家乡《灵石的概况》,二家乡《灵石的历史变迁》,三家乡《灵石的来历》,四家乡《灵石的文化名人》。</p> <p class="ql-block">一。我的家乡灵县的概况。</p><p class="ql-block">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最南端,北临介休市,南接霍州市,东靠沁源县,西连交口县、孝义市,距省会太原150公里,素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全县国土面积1206平方公里,辖6乡6镇3个社区,278个行政村、23个居委会,总人口27.2万,是全省首批转型综改试点县和扩权强县试点县,2017年在全省45个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考评中排名第二。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7.4亿元,居全市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1.8亿元,居全市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7亿元,居全市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16亿元,居全市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1.6亿元,居全市第3位;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665元和17400元。</p><p class="ql-block">灵石资源禀赋独特。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物有煤、铁、石膏、硫铁矿等32种,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为最,县域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到国土总面积的71.3%,煤炭现存储量38.8亿吨、可采储量22.4亿吨,是全国首批61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现有煤炭企业44户,核定产能3350万吨。</p><p class="ql-block">灵石历史文化厚重。素有“千年文化之乡”的美誉,隋朝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有中国四大藏书家之一的耿文光,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物理学家何泽慧,法学泰斗张有渔、张彝鼎兄弟,著名版画家力群、牛文,中国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胡正等一大批名人贤哲。名胜古迹众多,全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8处,拥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静升古镇、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千年古刹资寿寺、国家级森林公园石膏山、天然氧吧红崖峡谷、城堡式建筑群夏门古堡等。</p><p class="ql-block">灵石产业基础良好。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是“中国核桃之乡”,核桃林总面积30万亩,丰产年产量可达1200万公斤;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种植品种20余种;蔬菜播种面积1.8万亩,年产量4100万公斤;畜禽饲养量530万头,肉蛋奶总产量超过5万吨,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4个,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3.6亿元。工业实力雄厚,是全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以煤焦、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支柱产业体系,制造业产值突破百亿元,东方希望、中煤集团、汾西矿业集团等大型企业均在灵设厂。文化旅游业发达,是晋商文化旅游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静升古镇王家大院5A景区创建加快推进,石膏山、红崖峡谷成功创建4A景区。201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9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8.3亿元。</p><p class="ql-block">灵石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大西高铁客运专线纵贯全境,城乡公路网、村通硬化路互联贯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506.4公里、铁路货运能力达到3790万吨。城区基础设施齐全,建成区集中供热实现全覆盖,集中供气普及率97.5%,污水处理率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p><p class="ql-block">灵石生态环境优美。全县林地面积111.6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2%,森林覆盖率32.89%,实有林木绿化率57.64%,城区绿化覆盖率43%,县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平方米,先后荣获“全省林业生态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称号,进入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行列,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扎实开展。</p><p class="ql-block">灵石民生事业协调发展。现有中小学校76所、在校师生5万余人,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验收,高考成绩综合排名位居全市前列。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完成,公立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县文体中心建成投用,城市500米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县图书馆、文化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脱贫攻坚扎实有效,累计脱贫4788户、9625人,87.5%的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77%,易地扶贫搬迁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连续五年实施1281项“微民生”工程,累计投资上亿元,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社区,受益人口15万人。</p><p class="ql-block">当前,全县上下正在按照省委“三大目标”和市委“四个目标定位”,聚焦率先发展、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民风好的幸福灵石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二。我的家乡灵石县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赵后魏;秦汉时,先属太原郡,后属河西郡;三国时属魏;晋时属西汉郡;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市)。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河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郡设道, 灵石县属河东道;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道为路,灵石县属河东路汾州府。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 1286年)创立行省,灵石县属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公 元1376年)改属冀南道汾府;清初属山西省平阳府。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设霍州,灵石县属霍州管辖,直至清末;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州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38年成立灵西抗日县政府,归洪赵地区领导。1939年成立灵东抗日县政府,属太岳专区管辖。 1948年6月灵石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城改为灵石镇。1961年分县,恢复灵石县建置后 一直归晋中行署管辖。</p> <p class="ql-block">三。忆乡忆情话说我的家乡灵石。</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历史上,向皇帝呈献各种祥瑞之物的,历朝历代都有不少记载。石头上出现吉祥文字而引起皇帝“龙颜大悦”的也有很多,但均未传于后世。唯独隋文帝时的一块上面有文字的巨石,流传至今,这就是灵石县城内的“灵石”。</p> <p class="ql-block">据石县起记载,隋开皇十年(590年),“文帝驾幸太原,傍汾河开道获得此石,石上文曰‘大道永吉’因以为瑞,道于其地建设县治”。讲的是隋文帝有一次和自己的大臣手下们一起游玩到了太原,顺着汾河走的时候遇到了水道淤塞,开道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灵石,上面还写着“大道永济”的字样,让隋文帝十分开心,认为是上天的吉兆,所以就在这里设立了县属,就是现在的灵石县。</p> <p class="ql-block">这块灵石本来是放在灵石县城北门外吕祖庙中,后来吕祖庙改建为天石公园。石块满身孔洞,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敲之声音铮铮。“灵石”露出地面部分高1.6米,直径1.5米,体积约2.4立方米。据说以前人们耳朵在石头上就能听见流水声音。附近乡民视此石为神石,每逢佳节良辰,扶老携幼前来焚香礼拜。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想把这块“灵石”挖出带回日本。不料,挖了40多米仍未见底,日本人不敢再挖。但从此,耳朵再附神石却再也听不见潺潺水声了。</p><p class="ql-block">据专家测定,这是古代降落的一块石,硬度为55-60度,有磁性,主要成分为铁。为我国第二大铁陨石。</p> <p class="ql-block">四。我的家乡文化名人简介:</p> <p class="ql-block">(1)耿文光</p><p class="ql-block">耿文光(1830~1908)[1],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字星垣,一字斗垣,号酉山,别号苏溪渔隐。山西灵石县苏溪村人[2]。同治元年(1862)举人,官平遥县训导。入仕途后,是在读书、藏书、教书、著书中度过,他编著的《万卷精华楼藏书丛记》,为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后第一部大型综合性提要式书目</p> <p class="ql-block">(2)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p> <p class="ql-block">何泽慧(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女,籍贯山西灵石,江苏苏州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p><p class="ql-block">何泽慧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泽慧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一起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上世纪50年代,与合作者一起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中子物理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开展高空气球、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 中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的名字也是为纪念推动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发展的已故科学家何泽慧。[2]</p><p class="ql-block">何泽慧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高能所原副所长。</p> <p class="ql-block">何泽慧与灵石</p> <p class="ql-block">(照片来源于中国互联网)</p> <p class="ql-block">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连续看望何泽慧。</p> <p class="ql-block">(3)法学泰斗张有渔:</p> <p class="ql-block">张友渔(1898-1992),山西省灵石县人,中国法学家、政治学家、新闻学家。第一、二、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宪政论》《法学基础知识讲话》《社会主义法制的若干问题》等。历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兼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2年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副秘书长,参与修宪的起草工作。</p> <p class="ql-block">(4)法学泰斗张彝鼎:</p> <p class="ql-block">张彝鼎</p><p class="ql-block">张彝鼎,山西省灵石县人,中国著名法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留学,专攻法政,193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蒋介石侍从室秘书等职;1949年赴台供职,后历任国民政府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1962年应聘执教于台湾政治大学、国防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等院校与科研单位。有《常设国际法院所适用之证据规则》、《条约之司法解释》、国际公法讲义》、《国际法论文集》、《中外人权思想之比较》等专著。</p> <p class="ql-block">(5)著名版画家力群:</p> <p class="ql-block">(以上画景是本人在二零二零年春天游山西美术馆时拍照的,山西美术馆有人民艺术家力群的作品展厅)</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视频也是去年春天游览山西美术馆时在力群展厅录制的)</p> <p class="ql-block">力群原名郝力群(1912--2012),山西灵石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31年入国立杭州艺专,1933年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从事版画创作,并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木刻版画《鲁迅像》,成为流传最广的鲁迅像。</p><p class="ql-block">力群于1940年到延安,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鲁迅文学艺术院美术系教员、文协执委会委员。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任晋绥文联美术部长和晋绥《人民画报》主编。曾为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山西省文联名誉主席、山西省老文学艺术家协会主席、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名誉教授、山西画院名誉院长。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p><p class="ql-block"> 力群是中国现代 版画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他的多幅版画作品被中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美术博物馆收藏。中国画有《清风摇翠竹》、《霜叶红于二月花》、《秋风落叶》等。出版有《力群版画选集》、《力群木刻作品》、《力群美术论文选集》、《力群美术文学评论集》等。</p><p class="ql-block">我手中这幅翠竹图是力群先生1994年来青岛度假时留下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6)人民艺术家牛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牛文(1922年—2009年),山西灵石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任晋绥文联美协秘书长,《抗战日报》《人民画报》《晋绥日报》美术编辑,《新华日报》《新华画报》《大众画报》美术编辑,西南区美协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顾问,四川省文联常委、顾问,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名誉主席,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顾问,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1991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联合颁发的“1931—1991年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p><p class="ql-block">牛文的版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并获奖,并被中外美术馆、博物馆、美术院校及国内外个人收藏。版画《丈地》被民主德国选作“德中友好月”邮票发行,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东方红太阳升》被北京人民大会堂选为西藏厅挂画,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朝阳》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并获日本日中艺术研究会金奖;《萧何月下追韩信》获第九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创作奖。</p> <p class="ql-block">《自画像》速写</p> <p class="ql-block">《芳草地》(木刻)一九七九年。</p><p class="ql-block">牛文作品来于太原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7)人民作家胡正:</p> <p class="ql-block">胡正,1924年11月21日生于灵石县常青村。1938年9月参加晋南吕梁抗战剧社。1940年秋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后转入部队艺术学校。 1943年任晋西北静乐县二区抗联文化部长。1946年任《晋绥日报》副刊。1949年任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组副组长。1950年到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1956年后历任山西省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名誉委员,山西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山西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山西省作家协会顾问等职,为国家一级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中、短篇小说集《几度元宵》,中篇小说《重阳风雨》,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彩虹》,民间故事集《奇花公主》,长篇小说《汾水长流》等。中篇小说《几度元宵》曾获山西省首届文艺创作奖、山西省赵树理文学奖,被译为日文在日本出版。长篇小说《汾水长流》曾改编为同名电影、话剧、戏曲,译为哈萨克文出版,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教育学院系统分会列为建国30年百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作为教育学院当代文学补充教材。他是我国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旦文学派"的主将之一。1992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于胡正"人民作家"的光荣称号。同年,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以表彰他"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做出的突出贡献"。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月17日20时45分在太原逝世,享年87岁。生前享受副省级待遇。</p> <p class="ql-block">(8)张梓桢:</p><p class="ql-block">张梓桢是山西省灵石县人,1913年出生。</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政治部秘书长、东北军政大学辽东分校副校长、政委、辽东军区独立5师政委、50军政治部副主任。范绍增的袍哥武装“-挺进军”在四川起义后,交由长春起义部队成建制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负责对其实施改造。50军受命后,由张梓桢带领叁四百名干部进入陈克非的第20兵团。这叁四百名干部骨干,90%以上为海城起义和长春起义官兵。</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张梓桢1950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50军政治部副主任、志愿军政治部敌工部部长。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总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联络部部长。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后,总政派张梓桢率工作组到西藏,指导和帮助俘虏收容所的工作。当时在西藏边境叁个俘虏收容所中的3000多名印军俘虏,得到我多方宽待和妥善照顾,使他们逐步加深了对我军本质的了解。1963经中央批准,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商妥,西藏、新疆边防部队于4月至5月分批释放了全部3000多名印俘。张梓桢后担任旅大警备区副政委。</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p> <p class="ql-block">(9)张英明</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p><p class="ql-block"> 原乌鲁木齐军区后勤部部长。</p><p class="ql-block"> 张英明同志系山西省灵石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二纵队指导员、晋绥新军总指挥部留守处副主任兼八分区供给处处长、晋绥军区政治部总务科科长、晋绥八分区供给部部长兼留守处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吕梁军区供给部副部长、西北野战军二纵队后勤供给部部长、二军后勤部政委,一兵团酒迪运输司令部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了晋西南、瓦子街、扶眉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乌鲁木齐军区后勤部供给部政委、中苏石油公司管理委员会主任、后勤部副政委兼财务部政委、后勤部政委兼生产部政委等职。他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张英明同志,因病于1995年11月29日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77岁。…</p> <p class="ql-block">(10)郭清!</p><p class="ql-block">[公元1919年-1936年,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 郭清,字镜如,1919年2月29日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河洲村。幼年随家迁居太原,入国民师范附小读书。毕业后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1934年夏初中毕业,赴北平考入河北省立北平高中。…</p> <p class="ql-block">(11)张子重:</p><p class="ql-block">[公元1912年-1987年]</p><p class="ql-block"> 张子重同志生平(1912-1987)</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银行原印制总公司副总经理、共产党员张子重同志,因患脑溢血病医治无效,于1987年11月4日23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p><p class="ql-block"> 张子重同志,山西省灵石县人。1912年7月31日出生。…</p> <p class="ql-block">(12)何琏</p><p class="ql-block"> 何琏 男,汉族,1939年生,山西省灵石县人。1962年毕业于清华学电机制造系,分配到哈尔滨电工学院工作。历任哈尔滨电工学院讲师、教授、科研处处长、院长等职。曾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黑龙江电工技术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电工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现任省八届政协常委。等</p> <p class="ql-block">(13)何泽涌</p><p class="ql-block"> 何泽涌,灵石县两渡村人,1919年出生于苏州,1937年就读浙江大学化工系,1939年赴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学医,1944年回国后,先后任山西女子医学校教员、山西川至医专副教授、山西医学院教授,1989年退休,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p> <p class="ql-block">(14)李可</p><p class="ql-block">[公元1933年-2013年]</p><p class="ql-block"> 李可(1933—2013年),山西省灵石县城内人。1947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1948-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三军九师政治部任随军记者。1953年,退伍后在甘肃省庆阳地区-担任秘书。…</p> <p class="ql-block">(15)李文辉</p><p class="ql-block">[公元1923年-2012年]</p><p class="ql-block"> 李文辉,男,汉族,山西省灵石县人,1923年7月出生</p> <p class="ql-block">任甘肃省劳动局局长、党组书记;1983年5月-1988年2月任甘肃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党组成员;1988年2月-1993年1月任甘肃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97年10月离职休养,2004年3月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是甘肃省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16)李德亮</p><p class="ql-block"> 李德亮 男,1939年生,山西灵石县人。毕业于辽宁煤矿师院中文系和中国书画函大太原分校书法系,师从戴尧天、王留螯。在硬笔书法和篆刻方面,卓有成效。其榜书庄严古朴、尊崇正统。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奖,荣获“中华当代艺术家”、“国际书画艺术名人”称号。书论有独到见地,被多家报刊杂志刊发、评介。生平传略和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家大辞典》、《全国书法大赛作品集》、《中外(世界)书画篆刻家名人大观》、《中国书画艺术人才名录》等50余部。作品被多家艺术研究会收藏和碑林、园收藏、刻石。现为太原书画艺术学会、中华书法协会、中国现代书画艺术画廊高级书画师、客座教授、书画鉴赏家、太钢职工钢铁学院副教授、国花书画院名誉院长、中韩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编写了书法教学系列丛书,《行书技法》、《隶书技法》、《篆书技法》、《草书技法》、《颜楷技法》(一)、(二)。</p> <p class="ql-block">(17)何怡贞</p><p class="ql-block"> 何怡贞,灵石县两渡村人,1910年出生在北京,1930年夏,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蒙特霍育克学院、密歇根大学学习,获化学硕士学位、物理、哲学博士学位;在美期间,从事光谱学研究,最早标定钇的光谱线从可见光到紫外线。新中国成立后,同丈夫葛庭燧(物理学家)一起回到祖国。之后,先后在沈阳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合肥创建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1990年11月4日,在庆祝何怡贞80寿辰座谈会上,有位学者赋致贺何怡贞夫妇为"科苑之中不老松,文章道德世人崇。桃李满园硕果重,连理并蒂在高峰"。</p> <p class="ql-block">(18)何泽瑛</p><p class="ql-block"> 何泽瑛,灵石县两渡村人,1923年出生在苏州,194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经东吴大学生物系主任的推荐,报考了台湾大学研究院,后因时局发生变化,便匆忙返回大陆。先进入协和医学院生物系学习,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研究所工作,之后,又转入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从事种子学、植物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其间,即使在丈夫刘浩章(农学家)被错划为右派之后,也从不放弃专业研究,以至成为我国植物学领域颇有成就的学者。</p> <p class="ql-block">(19)韩曙</p><p class="ql-block">[公元1922年-2004年,开国大校]</p><p class="ql-block"> 韩曙,1922年出生,山西省灵石县人。1936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韩曙历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宣传员、班长、分队长、营青年干事、指导员、旅组织干事、股长、教导员、总支部书记、团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韩曙历任新四军独立旅营长、东北民主联军师作战科长、团参谋长、副团长、第四野战军团长。</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韩曙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39军117师副师长、师长。</p><p class="ql-block"> 1952年,韩曙奉命随部回国。后历任军事学院战役系教员、教研室主任、第38军副军长。</p><p class="ql-block"> 离职休养后,韩曙享受正军职待遇。</p><p class="ql-block">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31日,韩曙因病在苏州逝世,享年82岁。孙女为明星韩雪。</p> <p class="ql-block">(20)郭济</p><p class="ql-block"> 郭 济(1935.4 )山西灵石人。1949年考入太原师范学校, 1950年转入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视大学。中共党员。曾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厅秘书。1954年后历任国家机构事务管理局科员、秘书、基建处长、房管处长、党组副书记等。1983年6月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p> <p class="ql-block">灵石的名人除了以上二十位,还有朝明曾,王伏林,薜建,郝崇敬,宋友田,张瑞清,张树德,裴孟飞等人。好了今天的灵石家乡的名人就先介绍到这里,大家想更多的了解灵石名人请上互联网,收看《灵石名人录》一文。下集给大家介绍灵石的主要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与旅游景点。下集再见!</p> <p class="ql-block">(二零二零年的初冬本人游灵石文化广场时,让一个游客给拍了一张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