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儿十六(小说)

刘勇原创

<p class="ql-block"> 作者:【重庆刘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鲁儿四人住在伙食团旁边的小木屋里。室内横、竖二间床,靠木壁一张书桌,算是我们的“新家”。</p><p class="ql-block"> 安顿下来后,便开始了在这里的新生活,房中有唯一的电器25瓦的电灯照明,开关是可以用来玩的,一拉一开,一拉一关,新奇、听那声音好耍。经常停电,还要备一盏煤油亮。</p><p class="ql-block"> 这个学校叫兴和小学,鲁儿在这里启蒙读书的,班主任吕老师。这所小学是完小,有公、民办教师二十多人,男女教师都是中青年,大都是师范毕业的当地人,也有些是外地人,都不出四川,一名校长魏定坤,主任邓德福,副主任邓昌国是个轻年人,他是后来运动中的积极分子。</p><p class="ql-block"> 母亲为了鲁儿几姊妹在这里做了炊事员。用母亲的话说这个职业是涮灶头。现在想来很留念大甑子饭用烧箕过滤出来的米汤,几乎所有人吃完饭都要喝一碗米汤,有人说是“米油”,饭后喝点有好处,其实,很多人肚子没有油水,总觉差一点,便找个理由去喝那碗米汤。</p><p class="ql-block"> 父亲这个战友很是照顾鲁儿全家,知道母亲每个月的工资不够,便把他的小孩也交母亲看养,后来又添了个男娃也是母亲代养。一家的生活总算可以糊起走了。</p><p class="ql-block"> 家里还有一位七十多岁双眼有疾的奶奶,母亲也要养,那几年父亲的工作没有了,母亲负担六口人每月的生活,承受着的担子超过了极限。每周母亲还得找时间回县城里去看关押在养路段的父亲,同时还要去管鲁儿奶奶每周吃的。全家的负担压在母亲一人身上,好象我从没有见她被压倒过,母亲非常的坚韧。</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三月一日在这里入学读一年级,确实如母亲说的在这里能吃饱饭,能读书。大姐也在这里上了农中,后来小妹也在同一个所学校启蒙读书。</p><p class="ql-block"> 不但是生活有了着落,最关键是在长身体的同时还要长知识,母亲能给我们的都给了,能做到的也做到了,母亲她的见识不一般,她有着非同常人的远见。</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舅舅仙逝,去参加他葬礼,无意间发现家谱。谱书记载“九子十进士,蒙冤受屈、逃难改姓,挥泪分散各地安居落业的记载。与铁姓改余姓是一致”的文字记载。原来母亲祖藉蒙古族。一支被流放铁炉现在的余家场,“指河中魚为姓,鱼与余諧音,余姓便成为流放此地的蒙古人”也有文字记载。</p><p class="ql-block"> 从几位舅父、姨娘长像家中的穿着都能证实属蒙古后裔,鲁儿小时到舅舅家见过象帆船式的布鞋,还有外公的大方脸,无鼻梁的特征,长烟杆上的烟袋绣有蒙回纹图案。</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解放初期上过“扫盲班",学过知识文化到后来她能看小说。</p><p class="ql-block"> 她年轻时读过巴金的《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红楼梦》和《祥林嫂》,还常给鲁儿讲里面的情节,有时把鲁迅的祥林嫂和巴金的梅表姐混着讲。那时,还能给远在山东当兵的父亲写信,母亲曾谈到她很喜爱父亲的一手好毛笔字,到了崇拜的地步。叫鲁儿也要继承好父业。 </p><p class="ql-block"> 后来有了三姊妹母亲就放弃了学文化。为了儿女也放弃了在大竹医院、山东绵纺厂的工作,鲁儿问过母亲你后悔不后悔?“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我有什么后不后悔的”。说完后母亲流露出回忆中还带着苦涩的笑。 </p><p class="ql-block"> 鲁儿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母亲才知道为什么。母亲才有这样博大的胸怀,无私的贡献。为了儿女,什么都可以放弃,什么苦都能吃,母亲为这个家她操尽了心血,然而她没有亨一天清福。</p><p class="ql-block"> 为其儿子的想到这些心有愧疚!</p><p class="ql-block">四条屏 作者 刘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