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亲爱的同学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愉快的假期已然过去,我们带着新的希望和憧憬,跟随秋天的脚步迎来新的学期。在新学期到来之际,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以下安全知识,以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在校园茁壮成长、绽放光芒!</span></p> 一、疫情防控篇 <p class="ql-block">近期,全球新冠疫情持续高位反复,国外输入性病例不断,导致国内本土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我国多个省份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多地调整为中高风险地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艰巨。为了切实保障同学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和上级最新要求,现就近期疫情防控相关事宜温馨提示如下:</p><p class="ql-block">一、强化防控意识</p><p class="ql-block">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遵守所在地及学校疫情防控规定,主动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健康码”“行程码”查验等防疫管理措施;尤其是近期有旅行经历的同学,要密切关注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动态,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同学、14天内有过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为密切接触人员、密切接触人员的密切接触人员等情况的同学,应第一时间向班级辅导员报告,并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医学观察与核酸检测等相关工作。</p><p class="ql-block">二、做好自我防护</p><p class="ql-block">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分餐制、用公筷,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尽量不去或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p><p class="ql-block">三、加强自我健康监测</p><p class="ql-block">坚持每天至少晨、午2次体温测量,按学校要求完成健康状况“日报告”和异常情况“零报告”。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嗅觉或听觉减退等症状,要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和所在社区,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且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四、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p><p class="ql-block">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构建人群免疫屏障,阻断病毒传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最直接有效方式。尚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同学,没有禁忌症的,应到现居地接种点就近就便尽快完成接种。</p> 二、防溺水篇 <p class="ql-block">盛夏虽已过去,但秋老虎余威仍在,因青少年儿童冒险玩水导致溺水身亡的惨痛事件时有发生。溺水,已是孩子的头号杀手,防溺水教育已刻不容缓。为了增强同学们的防溺水意识,有效遏制溺水事故的发生,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特温馨提示如下:</p><p class="ql-block">一、禁止擅自下河游泳</p><p class="ql-block">任何学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到河涌、河塘、水库等禁止游泳的地方游泳戏水。此类场所水下环境复杂,容易造成溺水事故,即便是到此类场所游玩也不要在水边打闹、嬉戏以防发生意外。</p><p class="ql-block">二、救助需注意</p><p class="ql-block">①如果遇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救其他人员帮忙救助。救助他人要量力而行,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救人时携带救生圈、木板等漂流物去救。也可在岸边用长竹竿和绳子投向溺水者,让其抓住将其拉上岸。</p><p class="ql-block">②岸上抢救:让溺水者平躺,头偏向一侧,协助将其口、鼻内的泥沙和水吐出来。假若呼吸很微弱或已经呼吸停止,要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帮助心脏回复跳动。</p><p class="ql-block">③无论任何情况,应在救人前拔打110报警或者120急救电话,请专业人员来现场救助。</p><p class="ql-block">三、防溺水要做到:“六不准”:</p><p class="ql-block">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 class="ql-block">3.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p><p class="ql-block">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 </p> 三、防欺凌暴力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校园欺凌,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甚至是明目张胆的在校园公共区域进行欺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span></p> 四、防性侵篇 <p class="ql-block">怎样预防性侵害</p><p class="ql-block">1、放学回家要结伴而行</p><p class="ql-block">2、不要一个人走夜路</p><p class="ql-block">3、不要和陌生人到不熟悉的地方玩</p><p class="ql-block">4、小心“熟人作案”</p><p class="ql-block">5、独自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p><p class="ql-block">6、警惕校园内的性侵害</p> 五、防自然灾害 <p class="ql-block">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据民政部统计,2009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8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万人,倒塌房屋83万间,农作物受灾4721万公顷,绝收491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亿元。</p><p class="ql-block"><br></p> 六、防毒品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吸毒的危害:1、容易造成患者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2、会有戒断反应,也就是通常在突然终止或者用药或者减少用药剂量后就会发生,很多患者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3、精神上面也会导致丧失人性。4、静脉注射毒品和滥用容易造成一些化脓性的感染和乙型肝炎以及艾滋病等情况。5、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便会造成家破人亡,家属离散。6、毒品活动还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威胁。</span></p> 七、交通安全篇之乘坐校车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甲某出生于2002年3月29日,就读于某县中心幼儿园。2007年4月4日下午中心幼儿园放学,甲某乘坐中心幼儿园的校车回家,在向其所居住村组的路口处,从校车上下车,在其家人还未来接的情况下,自己由西向东横过马路回家时与乙某驾驶的由南向北行驶的变形拖拉机相撞,致甲某被撞伤后经救无效死亡。</span></p> 八、饮食安全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勤洗手。春季是传热病高发期,要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手部卫生,养成勤洗手、常消毒的好习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多喝水。春季天气转暖,人体容易造成水分流失,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排出体内毒素,净化体内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3.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增加水和维生素的摄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被褥、勤换洗衣服,搞好个人卫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5. 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 6.一日三餐要合理,饮食要有度,吃饭有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span></p> 九、校园活动篇 <p class="ql-block">1、校园内和教室里都不追跑哄闹,不攀爬翻越。在走廊上,拐角处和进出教室时都要慢行,防止碰撞。</p><p class="ql-block">2、上下楼梯靠右行,逐层上下,不跑,不跳,不推搡,不起哄,不在楼梯扶手上滑行。</p><p class="ql-block">3、在学校不玩有伤害性的玩具,课间校内不踢球,不投掷。不触摸有电的地方。自觉遵守校园警示牌的要求。</p><p class="ql-block">4、上学期间不经老师同意不得出校门。遇到陌生人来找时要及时报告老师,不得私自跟随出去。</p><p class="ql-block">5、活动时要有序,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万一遇到危险时,要学会避让,学会护住头、脸、脑等部位,防止向后跌倒。</p><p class="ql-block">6、如遇特殊情况需离开校园的,应先到班主任请假,将班主任批准的请假条交给门卫后方可出校,并在规完的时间返校。</p> 十、消防安全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了2020年全国火灾及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初步统计,全国共接报火灾25.2万起,死亡1183人,受伤775人,直接财产损失40.09亿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农村地区火灾比重偏大、大火概率偏高。自2008年农村人口所占比重首次低于城镇人口后,农村人口比重逐年下降,但由于农村地域面积大、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加之青壮年人口外流,农村火灾仍是防控难点。从城乡火灾的分布看,全年农村地区共发生火灾12.4万起,占总起数的49.3%,比城镇高出6.1个百分点,造成损失19.2亿元,占总损失的48.1%,比城镇高出12.2个百分点,火灾基数仍然较大;特别是农村地区共发生较大火灾39起,占总数的60%,比城镇高出近七成。从火灾亡人的节点看,农村地区在火灾现场当场身亡的人员占亡人总数的84.7%,该比重比城市高出7.3个百分点。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低、消防基础设施和救援力量相对薄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新学期,把安全和健康送给你,祝每位同学在新的学期里学习进步,健康成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