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记忆(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文化

自然

<p class="ql-block">我是1955年出生于农村,又是在农村长大的,耳闻目睹了五六十年代农村文化,追忆其中,记忆犹新,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晋北这一带农村大部分还沒有通电,沒有电视机,收音机也稀少,文化生活是贫乏的,但回忆起来还蛮有趣,正如普金所说:“而那过去了的,都将变成亲切回忆”。</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这一带农村文化形式和内容主要有:(1)、电影。最初由县里成立电影队,在全县农村范围内巡回演出,后来发展成立公社电影队,在全公社范围内放映。村里沒有电影院,仅能在露天演出,演出电影名称有《朝阳沟》、《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白毛女》《平原枪声》、《英雄儿女》、《高山下的花环》等影片。有强烈的时代感,深受老百姓喜爱。(2)、唱大戏。一些大村大社传统庙会都要邀请县以上剧团进行演出,一般是上演五场戏。演出剧目多为《秦香莲》、《算粮》等一批古装戏。文革期间多为《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革命样板戏。庙会期间,村里邀请县里和公社等相关部门和人员上门作客,村民邀请女儿、女婿等亲朋好友看戏助兴,一些小商贩借机做起小买卖,邻村百姓闻讯赶来看戏,村里简直象沸腾起来一样,热闹非凡。我记得七八岁时,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周围峙峪村、白堂村看大戏。那时票价每张是5分钱,戏台用蓬布围住,仅留有一个出入口,凭票入场。沒有门票的只能在蓬布外听戏,或趁工作人员不防备而偷入。演出仅剩半个小时,可全面放开,无票人员才许进入,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解放”,无票人员盼望早些“解放”。我们到白堂庙院看戏,正巧赶上县长风剧团(后来更名为晋剧团)演出《孙悟孔三打白骨精》剧目,戏台点汽灯照明,点汽灯的师傳,高大的身躯,两只大眼特别引人注目,剧中扮演孙猴武功高超,留下了不可磨灭印象。(3)、村里自办的业余文化活动。每年冬天村里请“踢鼓子秧歌”和戏台子师傅,精心组织排练节日,等春节和元宵节进行演出。排练和演出的小剧目有《楞小打罐》、《摸牌》《泥窑》等。每年整月初三起,踢鼓子秧歌开始依次进院,慰问各家各户,给家家户户拜年。咚咚的锣鼓歌,引来一大群大人和孩子跟在后面。进了农家院,主人笑容满面迎接,又是发烟发糖块,又是鸣鞭炮,踢鼓秧歌队还唱道“这个大门盖得高,两头又把骡子拴……”等自编自演唱词。据说,正月秧歌进院,会给主人带来好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过上好光景。秧歌队离开时,村民出于感谢和礼节,自发组织赠送礼品,常把过年时准备的山药粉条、炸油糕、发面窝窝、豆腐制品等食品赠给秧歌队,至今这一习俗一直延续。(4)、八音会。是民间器乐演奏组织,主要演出场地是古庙会、节日庆典、街头舞台坐场吹打、婚丧嫁娶演出等。八音会演奏深受群众喜爱。民间婚嫁娶及其它喜庆活动都会邀请八音会助兴。八音会旧时称鼓匠,一般由七八个人组成。吹唢呐的大多数是盲人,还有打鼓的,拍镲的,敲锣的,拉二胡的等。如今由鼓匠发展起来的八音会,阵容强大,装备先进,技术精湛,今非昔比。(5)、其它。如扭秧歌、踩高桥、拔河、杂耍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文化主要特点:一是小型分散。多以村级举办,因村而宜,普及率较高;二是以自办为主,自办自娱。村里农闲时,一般从外请师傅,传授学习技术,自办、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形式多样,喜闻乐见;三是传统活动和现代相结合,以传统活动为主,不断推陈出新。比如流传在民间的踢鼓子秧歌,是晋北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融拳术、舞蹈、戏曲为一体,是千百年来当地人民生活智慧和艺术创作的结晶。踢鼓孒秧歌尤以朔州平鲁最为盛行,具有粗犷、奔放的艺本特点,演绎了一代代《水浒》历史故事,传颂着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现代平鲁踢鼓子秧歌人,在不断传承基础上,辅之于现代文化元素,推陈出新,再展文化异彩;四是突出政治,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自办活动紧紧围饶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紧切农村中心工作,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五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结合,传承本土先进文化,引进外来文化。近年来,农村由于城镇化原因,人口减少,文化活动渐少,但随着对外改革开放和融媒体兴起农村文化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迈进。</p> <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