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亮

杜庭宏

<p class="ql-block">陕南人过年有个习俗,大年三十,接祖人。各家各户都要到祖坟上去烧纸,敬香,在坟头上压火纸。正月十五,送祖人。这天各家各户都要准备好蜡烛,火纸,香和炮,快要到天黑的时候在祖人的坟墓前,点上蜡烛和香,再烧火纸,放鞭炮。年年如此,一方面是对祖人的怀念之情,另一方面,预示着活着的后人,一年前途光明,事业亮堂大吉大利。今年的正月十五前夜,刚下过雨雪,路虽然不好走,但送亮的人特别多,近的步行,远的开车,我路远,当然是开车了,一场春雨过后,公路两旁的油菜花杏花有的全开,有的正在吐蕾。山坡上的野桃花开得十分娇艳。这倒是给送亮添染了几分庄重肃穆,几分希谨向往。</p> <p class="ql-block">儿时,每年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都是父亲带我去给去逝去的奶奶坟上烧纸,敬香送亮。每次父亲都在奶奶的坟前虔誠的跪下,磕头烧纸上香,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磕头祭拜。我发现父亲每次磕完头,脸上总是挂着泪珠,我父亲是一个坚强的汉子,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能让他流眼泪的。父亲每年在祭祖的时候都要告诉我,祖坟是我们的根,不论何时何地,以后不管日子过得怎么样,都不要忘记老祖宗。父亲的话,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忆及往事,我感到岁月流逝的太过匆忙,好似昨天还和父亲一起上坟送亮。而今天父亲已默默的离开了我33年了。这30多年,我一直遵循父亲的遗言,年年都去给祖坟烧纸送亮。过去埋有祖坟的塘坝沟没有公路。有时遇到下大雨,或者是下大雪,路滑的实在走不成,有的路段我硬是爬着走上去的。什么事都可以忘,唯独祭祖这件事不能忘。</p> <p class="ql-block">当我跪在我奶奶和我父母的坟前烧纸上香时,看着翩飞的纸钱和缭绕的青烟,我心里异样难过,再看看我奶奶和我父母孤零零的被枯草覆盖着的坟墓,忽儿感到先辈那样孤单。再想想父母在世的时候我是多么幸福啊!为了我的成长他们不辞劳苦,辛勤劳作,受尽了苦。没有享过一天福,一生没见过电灯,更不要说看电视了,每天起五更睡,半夜,让我在最艰苦饿死人的年代里,没有饿过一顿饭。</p> <p class="ql-block">我父母是当时远近有名的能人,我记得我的外家表侄秦华在我的一篇文章的留言中写道:姑爷,烧酒喝的满脸流汗,猪肉吃的满嘴流油,大锅锅旱烟袋腾云驾雾,满脸凹凸不平的麻子脸,无不体现出粗狂,豪爽。不拘细节,敢做敢为,刚直不阿的大男子汉形象。姑婆,提着单耳子水桶,永远都站不稳的小脚,艰难前行的背影。她把和好的麦面放在火炉里的红火灰里,做成又泡又脆的灰娃子,是永远磨灭不了的味觉记忆,在我童年经常听人说杜家那个老婆婆如何如何的贤慧,我总是抢着说哪是我姑婆,幼小的心灵能有这样的姑婆是多么自豪啊!在哪个交通不便的年代,不论是上七里坡,或者是下八里坡,走到这个分水岭的杜家,都要歇脚喝水吃东西,不管是领导,平民,大人,小孩儿。都要到这个贤惠的人家里坐坐。院坝边上的神水泉,火炉上挂的铁水壶,屋檐下的半子柴,大桌子上的核桃,板栗,瓜子,柿饼…迎来送往,老少无欺。</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八里坡与七里坡分水岭的杜家的房子已经不见了,原来的地方都变成了大树林,肥沃的土地也长满了杂草。从石门到旬阳哪条必由之路,早就无影无踪了。大部分人都搬到镇上和大城市地去了,这里只剩下荒芜的土地和我的祖坟了。好则最近这里修了一条宽阔的硬化水泥路。成了旬阳到石门的交通主干线,也给我上坟祭祖提供了大大的方便。</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带领儿子和全家人开着车给祖坟烧纸送亮,儿子虔誠跪在祖坟前磕头烧纸的模样,和当年和父亲上坟的我完全一样。不一样的是我家的祖坟中添了我父母二冢坟茔,和这里发生的大变迁,还有和以前一样的是我家上坟祭祖的习惯没变,而且一代代传承着,让子孙们都知道自己是从这坟茔里长出来的苗。无论走多远,根永远在这坟茔里</p> <p class="ql-block">想想也是坟丘茔是人生命最后的归宿,活着辛勤劳作,死了就去坟茔里休息。生命就是从阳间到阴间的一个过程。一辈辈一代代就是这样,无声的更替着。人的阳寿再高,最终还是要死的,谁也奈何不了这宿命。人一生下来,上天就给安排好了,人是熬不过天意的。顺天意何其自然,活着晚辈孝顺,死后晚辈没忘记上坟。就是最大的完美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和儿子上坟时留下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