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说“消”

河清海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元宵说“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间像一列飞驰而过的高铁,刚驶离"年",一眨眼又停靠在了"元宵"。</p><p class="ql-block"> 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p><p class="ql-block"> 灯,于是与元宵结下不解之缘,张灯、观灯、舞灯……</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老家,自小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当消"。</p><p class="ql-block"> "宵"与"消"同音,"元宵当消",这里的"消"究竟有哪些意思?我是这样理解的。</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消停。从年开始,张灯结彩,走亲访友,聚餐聚会,热闹的春节气氛始终停不下来。元宵于是成了一道槛,以正月十五为限,过了十五,该停的就要停。所以老家有这样一些不成文但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走亲访友等都应在元宵节前结束,"过了元宵不拜年",元宵之后再上门,则说明晚辈对长辈的不尊敬,不重视。再比如,"过了元宵不舞灯"。老家有舞灯的习俗,也就是土话讲的"滚龙灯",但滚龙灯活动一般都在初二到十五,过了元宵节就会停下来,便不会再有灯帖。</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消化。在我的印象里,祖辈父辈为了过年,会尽全力置办一些年货,突出表现在吃的方面。但旧时的条件差,生活也不宽裕,荤少素多。所以往往会准备几个"看碗",也就是一些鱼、肉、鸡、鸭,这些莱从年三十开始,一般都不会动筷子。一是为了讨个彩头——有鱼有肉、有鸡有鸭。二是为了撑个门面。正月客来,给客人留下一个主人待客丰盛不缺莱的印象。其实客人也心领神会、心照不宣,都知道那是"看碗"。这些菜,到了元宵,才可以大大方方地吃掉,因为"元宵要消"。这里的消,就是消化掉的意思。遗憾的是,这些好菜因为放置时间长,往往失去了原有的鲜美口味。</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关于元宵有很多说法,普遍与喜庆热闹的灯元素、家人团聚的"和"文化有关联。但我从小听到大人们念叼的却是要把沉浸在轻松氛围中的闲适安逸之心消停下来,投入到紧张的忙碌之中。毕竟一年之计在春,人勤春早就是这个意思。除此之外,把该吃的食品食物消化掉,就是为了避免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当下的生活方式及内容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越来越宽裕,很多习俗也被时间的长河冲刷而逐渐淡化甚至湮没。但儿时祖辈父辈口口相传的一些说法却悄悄在内心沉淀为记忆的礁盘,任由岁月荡涤而愈发坚韧于心。</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种自觉的传承,只是我担心,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垟,内心都还为记忆的礁盘留有一块小小的空间。(2021.02.26随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简介:黄建军,男,1974年生,江西铅山人,江西省上饶市作协会员,公务员。喜欢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旅游报》、《人民公安报》、《当代江西》、《厦门文艺》、《上饶文艺》、《上饶日报》等刊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