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龙图腾

青水流长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石柱塬村庄点亮龙图腾</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放忙假,和家里人一起去王咀里收麦子,累了就坐在地畔上喝水、抽烟、休息,爷爷总是拿着旱烟袋锅抽着,时不时在鞋底上“捠捠”的磕着,倒了烟灰,又把烟锅㩙进烟袋里扣着,一只手捐着烟袋,另一只手大拇指和食指摸着袋子里面的烟锅捏了又捏,掏出烟锅端在手里,把烟嘴放在嘴边,又在烟锅口上捏了捏,掏出砂轮打火机点着烟,扑鼻的汽油味弥漫四周,爷爷狠狠的抽了两口烟,指着文王山脉的东边往西给我们说着山前的村庄。极目远望,一个挨一个:龙尾、京兆、木章、上官、西古庄,挨着的那个梁就是骑马梁,再往西是状元沟、白塬。以前咱们这儿的人都说“吃面要吃白塬的面”,白塬的麦子好,推出的面更好。再往西就是香山、照金,那个窝子是牛蹄窝,牛蹄窝上边是石门山、秦直道,往南是小丘、淳化,那个大豁口就是南岔口,里边是耀县城,外边那雄伟的山就是秦岭。呀!我真纳闷,坐在地畔就能看到周围这么多地方,而且爷爷都能说出来。爷爷说,咱这青龙岭是石柱塬上最高的地方,过去,我们赶着头牯(骡子、驴、马)去驮东西。说道这些的时候,我们正在争抢着看电视剧《偏向虎山行》,剧中提的最响的是“南沧海北铁山”,以此,我脑海中隐隐浮现了“南秦岭北青龙”,这为我以后注册QQ起名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  而后,出现的青龙碑、八棱柱、马蹄印、冢疙瘩、八九个光滑的一米见方的大柱顶石,还有那个山羊奶包型的粗纹理泥瓦香炉、自己收集的八棱柱石帽子,以及整套的铜香炉,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痕迹到底蕴藏着什么?是神秘?的确,石柱塬确实神秘。</p> <p class="ql-block">  石柱塬曾是西周时期周文王、周武王屯兵的操练场,是北魏时期的石保县所在地,不只有秦汉时期占地百亩的青龙宫殿遗址,还有汉、唐时期佛教烟火飘绕、香客熙攘、占地500亩的香火圣地,更有独特的村名及其坐落位置点亮的龙图腾。</p> <p>  石柱塬的地形轮廓,像一片叶子,以马咀为蒂,以龙首、寺村、献头塬、骑马梁、饮马咀、龙湾、神湫、莫火、鸭口、火眼头为廓的银杏树叶,又像一支笛子,以文、武王山脉为笛,由东向西,那一溜儿敞开的沟壑便是笛子的音孔,辐射了整个石柱塬。</p> <p class="ql-block">  石柱塬的村庄各自都有其神彩般的名字:龙首、铁龙、青龙、活龙、龙尾,韩古、阿古、西古、西古庄,京兆、光明、避难、莫火、演池、天花坪、鸭口、来兴、修文、开封、王益、白塬、献头塬等等,这些斑斓的地名蕴涵着咋样的神秘?有何记载、又有什么内涵?</p> <p class="ql-block">  这些富有神奇色彩的村名更有其美妙之处,五龙(龙首、铁龙、青龙、活龙、龙尾)四古(韩古、阿古、西古、西古庄)组成了个大大的“井”字型,如今出土的唐青龙宫殿遗址就在“井”字的东北角;南有马咀、马塬,北有饮马咀、骑马梁;西有龙首、献头塬,东有龙尾、火眼头。前后左右,一连串村名相互照应,千年传颂,世代传承,巍巍文王山,茫茫石柱塬。</p> <p class="ql-block">  石柱塬上龙首、铁龙、青龙、活龙、龙尾这五条龙,按卫星地图的坐落位置呈现出了龙图腾,以海拔高度看这五个村更体现了活灵活现的龙图腾,以铁龙为爪蹬山转身避开南边的宝剑、秦岭回首而西望——龙首,青龙是龙的主体核心居于中,活龙居后繁衍而生栖,跨过扁担沟便是龙尾(以后更名上龙村),龙首西南龙尾东北交相辉映,活生生点亮了石柱塬上的龙图腾。</p> <p>  天子脚下遍地龙,叱咤风云贯长虹。龙本是古代神话传说生活在海中的神异生物,为鳞虫之长,万兽之王,司掌行云布雨,是风和雨的主宰,龙的形象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常用来象征祥瑞。龙既是海中生物,为何而又能居于这旱塬——石柱塬?可能与之相称的要说就是他西北方的香山、薛家寨一带以鹅卵石举为巍峨、秀丽山峰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期有大量身负羽翼龙纹器皿,青龙在先秦纹饰中也有羽翼,以应龙、青龙为祖龙。龙又在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据史料记载,在《礼记·礼运第九》中龙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 青龙为“四象”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又叫苍龙,代表东方,被称为“东方青龙”。而青龙村恰好处于石柱塬上的五龙中间,又是石柱塬上海拔最高的位置,这与史料记载中的“祖龙”、“ 苍龙”、 “东方青龙”和西边的丹霞地貌默契呼应,使石柱塬更给人以神秘的感觉。</p> <p>  古老的历史沿革,铸就了石柱塬诸多庙宇的形成,开福寺、万国寺、西官寺,还有村名里的安里、上安、寺村、寺上等等,悠悠古佛寺,虔虔众香客,虔诚参拜,香烟缥缈。日月里沐浴着田野的风雨,季风里念唱着古老的经声。北魏青龙碑、北周石刻造像碑,以及石柱村西沟里尉迟敬德饮马时留下马蹄印的那块石头、文王山前走马梁传说、饮马咀传奇的村名,一桩桩、一幢幢精美的图案和生动的人物,那许许多多古老的传说,无不在无声地讲述着石柱塬的神秘,当年的往昔岁月,烟云风华。</p> <p>  如今,那古老的香稱,古朴的民俗演绎了质朴的石柱文化。绿油油的麦田、黄灿灿的连翘花、白绵绵的山桃花、甜津津香喷喷的洋槐花、红馥馥的苹果和花杏、满山遍野绿里泛黄、黄里透红的叶子、野果子,酷暑林间树荫下袭来阵阵凉飕飕的风,还有两边水库飘来泥土的芬芳,自然招惹了许多生态游的嗜子们,林间闲步、篝火野餐、敞怀浩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满山浓香的洋槐花</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林间透过的骄阳</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清净幽深的桃曲坡水库</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石柱塬靠东的扁担沟水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