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颜氏家训》是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在传统中国广为人知,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勉学》篇出自卷三。勉学即劝学。作者针对梁朝贵族子弟不学无术,平时养尊处优,一旦社会动乱,立即陷入穷途末路的狼狈情状展开评论,认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不论那个行业,学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鼓励子弟要靠勤学自立于世,而不能依靠祖上的荫庇,认为“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p><p class="ql-block">《勉学》篇中说了一句名言,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很大启示:“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从小学习的,如日出的光芒,能见识的多;老来再学的,像手持蜡烛赶路的夜行人,看到的东西虽少,但总比到死也什么都看不见的要好啊。</p><p class="ql-block">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要从小做起。作者认为,人要读书做学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开发心智。孩子就像一片白纸,学习能力强,对知识的渴求度和接受度都很高,所以,从小就培养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是很有必要的。这符合现在很多家长对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启蒙的观念,但是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看,在幼儿懵懂时期,是不适宜学习任何东西的,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在探索世界,他们尚未找到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所在,过早的将某些爱好强加是会限制孩子发展的,不如顺其自然,给其更多的空间。</p><p class="ql-block">同时它也告诫我们即使错过最好的学习机会,在晚年仍然应当学习,学习永远有所收获。所谓“闻道有先后”,“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这个道理。作为教师,我们除了传道受业的本职,也有必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给自己的知识充电。不必将学习视作“秉烛夜行”,那未免艰难痛苦,不如当做一件轻松浪漫的事,和周围圈子分享交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与交际圈。现代社会的进步,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唯有不断学习进取,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种情况;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新的、积极的、受学生喜爱的教育方法,才能让他们勤学、善学、乐学,为其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