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止境,用爱铺路前行

静一静

<p class="ql-block">教育无止境,用爱铺路前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一一一我的从教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5年7月,我怀揣着对教育的向往,对文字的热爱,被分配到山东省邹城市东部山区离县城八十里的一个小山村大律村教学。这是一个乡镇中心小学,这里也是我的出生地,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我当时就下定决心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用自己涌动的青春与奔流的热血浇灌这块教育的苗圃基地。当时我还写了一首诗《山村女教师》发表在济宁教育上以表达自己扎根山区的坚定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事情总和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由于学校处在偏远山区,村民对教育的问题重视不够,尤其是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当时女孩子上学也就是陪着弟弟妹妹们陪读,有的姐弟俩甚至姐弟仨都在一个班,年龄悬殊三四岁,当时班里有一个叫王守凤的同学年纪已经十四岁了,个子已经和我差不多高了,才上小学三年级,通过到她家里去了解情况,才发现家里只有她和弟弟两个人,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平时都是她一个人在家照顾弟弟,给弟弟洗衣做饭,只有春节的时候父母才回家。看到她的情况我是既心疼又难过,我把自己的衣服拿给她穿,一到是集上的日子,我就买了菜给她送家去,每次去她都高兴的抱着我说:“如果你是我的姐姐多好啊!”可转瞬间她又会黯然神伤,抹眼泪。十四岁的女孩子已经有了多愁善感。我就会不停地安慰她,一切都会过去的。就这样,我陪伴她度过了她的小学时光。我们是师生,爱,又让我们成为姐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农村,一到农忙季节,家长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情况,饭也不给他们做,尤其是收麦子的时候,学校大门口,打麦机在嗡嗡的响,老师根本无法上课,家长更是无所顾忌的跑进教室,就把自家大一点孩子拉出来去学校大门口帮着撑口袋装麦子,他们的理由是这么忙的季节,哪有时间在这里学习?这时候在教室里学习是闲情,是一件不务正业的事。</p><p class="ql-block">在这种情况,我首先意识到,浇花浇根,育人先育心,想教好孩子,首先得从根本上改变家长们这种农妇意识,于是我把这些妇女家长们集合起来,给他们谈论知识的重要性,谈论女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以自身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与他们谈心,慢慢的家长接受了我,逐渐的把孩子都送回了教室,不再让他们缺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回到了教室,那么怎么样才让他们乐于接受知识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识字教学,语言文字的训练。利用自己周末的时间组织学生去野外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蓝天白云,小草野花,昆虫飞鸟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孩子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维,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与自己心灵碰撞融为一体的那种愉悦之情。让孩子接受到了最早的热爱美热爱生活的启蒙教育。以至于20多年后的今天,我的一个在城里做装修的学生谈起来说,就是从他的童年时代起,他就喜欢画画,后来喜欢摄影,然后搞起了装修设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本质是教书育人,让人领略知识的魅力感受生活的美好,爱自己,爱他人,爱家庭,爱社会,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各尽其才,将来为社会做贡献。这都离不开老师的用爱心去启迪,去教育,去浇灌,教育才能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 2006年,我调入邹城市第一实验小学,这是我们市建校最早的一所学校比我们新中国的成立还早一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能在这样一所有教学丰碑里程的学校里读书教学,我深感荣幸和自豪。我曾深深的告诫自己:虽然我不能让一实小以我为荣,但我绝不能以一实小以我为耻。</p><p class="ql-block">由于农村教学和城里教学方式不同,面对城里的孩子成长家庭背景不同,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我必须改变我的教学思维方式。在业务上不断的提升自己,让孩子感觉有以你为师的资本,与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练字,教孩子们写作文,我自己坚持写下水文,教孩子们学习唐诗宋词时,不仅让孩子们领略诗词的魅力,还让孩子们自己学着写诗,我自己也写了100多首诗,有自己的生活感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虽然幼稚,但是涌动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字的热爱,以至于对学习的热爱。</p><p class="ql-block">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p><p class="ql-block">当时教四年级时班里有一个问题学生叫张哲萌,他上课经常发呆,用手抓自己的头发,吃头发,下课独来独往,有时候到操场抬头望天,自己围绕操场转几圈,可是我发现他学习并不笨,写文章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是我先到他家家访,了解了家庭情况,原来是父母经常吵架,造成了孩子孤僻的性格,于是我经常找他谈心交流,有一次。他竟偷偷的拿了妈妈的戒指,送给了班里一位漂亮而又聪明的女同学,我并没有讽刺挖苦他,而是对他说,你真有眼光,我也认为她是最漂亮最聪明的孩子,我也喜欢她。那么你从现在就开始好好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将来再和他做朋友好吗?那时候他听的似懂非懂,但是,慢慢的他改变了,上课习惯好了,成绩也慢慢的提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不单纯的给孩子一桶水的知识或一把火的热情,而是用爱去浇灌他心里那棵叫“学习”的种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班里又有一个问题学生,不过这个孩子不是习惯不好,而是智力有问题。面对这样的孩子,我给予他的是更多的关爱,每天下课都找他谈谈心,让他谈谈开心的事,课下和同学们做了什么游戏?一上我的课,他都变的很乖,在那里写我的作业,工工整整,虽然我不认识他写的是什么,但每一次我都夸他,你真棒,写的越来越好了,有一次我竟惊奇的发现他竟然能对照课本上的生字表,写对了生字!我知道这个学习的种子已在这个孩子心里开始萌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直是我们一实小的校训,作为老师必须也要有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容纳关爱百花齐放的孩子,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蓦然回首,在从教的道路上,我已经走过了25年,从青葱岁月到近白发暮年,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对孩子那份永远执着的爱。教育无止境,用爱铺路,一路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