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出发教语文—沾化区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组语文学科高效课堂的建构思想与实践

孙旭

一、高效课堂的建构思想<br> 语文学科的实质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然后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熟练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出发,高度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也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是否具备较高的语文学科素养和较高的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br> 从狭隘的应试角度讲,小学知识简单,学生素质稍微高一点,家校协作紧密一点,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程度的语文学科素养,责任心强一些,“盯和靠”得紧一些,辅助大量机械抄写和题海战术,在小学追求排名的靠前应该不是难事,但初中和高中呢?学生在初高中语文优异成绩的取得,靠的是扎实丰富的语言积累、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较强的提炼整合归纳总结语言信息的能力和灵活丰富圆润严谨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而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就是为了给学生以上学科素养的提炼打好基础。打好这个基础,经得起应试的考验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更是利在长远的根本所在。<br> 语文学科教学既然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那就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br> 教师先明确“教什么”,才能给学生的语言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在明确“教什么”后,再去明确“怎样教”,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设计正确、积极、适合、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实践,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br> 课堂上正确解决了“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注重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学生确实可以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养,这就是高效课堂。<br>二、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br>(一)初步尝试明确“教什么”—解读文本<br> 明确“教什么”,必须要注重教学内容解读。每个语文教师都要注重教学内容解读。注重教学内容解读,必须要明确三个正确方向,换句话说,必须要树立三个正确的意识:<br> 1、何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指的是指向学生语言实践的内容。<br> 2、学生需要学什么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们就要解读出这个文本要教什么,也就是要梳理和提炼出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的教学内容。这就是文本解读。<br> 3、解读出教学内容后,要通过课堂活动设计来呈现出来。<br>(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解读<br> 每个语文老师将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解读表达出来,集思广益,删繁就简,明确这个文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基于此,我们要解读出什么,最终形成一个基本统一的对教学内容的解读。<br>(三)初步明确“怎样教”——课堂实践和听评课实践<br> 如何呈现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合适、严谨的课堂实践来呈现对文本的解读。<br> 课堂实践的设计是不是指向和关注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是不是立足“让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熟练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就需要我们正确的评价。<br> 语文教师讲语文课,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思想:<br> 1、无论是独立的常态课,还是有他人听评的展示课或取得证书的优质课,都应该扎扎实实地体现对教学内容的解读,扎扎实实地指向学生的语言实践,这是语文课的根本,所谓的环节都是为了这个根本而服务,抛弃了这个根本,环节再精彩,也不过是本末倒置。<br> 2、平时只是通通课文,甚至不分一、二、三课时,一个课时通完,如何体现对文本的解读?如何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到迫不得已需要上给外人听和看了,便精心设计环节,反复磨课,最终呈现了一堂看似精彩的课堂,那么我们语文课肩负的使命在平时如何落实?<div> 听评语文课,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思想:<br> 1、听课时,要做到“三听”:听执教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听文本解读之下的课堂实践设计,听对语言的捕捉与运用,而不是听“热闹”。<br> 2、评课时,要做到“两个基本点”:自己必须要做个明白人,明白这节课要“教什么”和“怎样去教”,再去评价他人;要评价执教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课堂实践设计和对语言的捕捉与运用,而不是抛弃这一根本目标去从形式上评价所谓环节或教师风格,要知道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体现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和扎扎实实地指向学生的语言实践而服务,背离了这一点,就是本末倒置。<br>(四)教后有反思,听后有启迪,为我所用<br>  教师讲评课,必须是真真切切、朴朴实实、踏踏实实实、扎扎实实的对学生语言实践的丰富有效和语文能力的提高负责任的,所以我们讲评课后,必须有反思,有启迪,有纠正,一些正确的思想和策略应该在下一次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为我所用。</div><div>三、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片段</div> 在这样的正确思想指导下,我们四年级组语文教师在阶段学习结束后,在进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后四个单元的文本教学时,以以上思想为指导,注重策略,扎实有效推进,现梳理出其中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解读和课堂实践片段来作为总结和反思之用。<div> (一)四年级组语文教学内容解读团队<div> 负责人:孙旭 刘贵香<br> 组员:付玉伟 苟莎 刘霞 薛莹 纪春雨 孙莹莹<br>(二)文本解读分配</div></div><div><br></div> (三)文本初步解读<div><br></div> (四)集体备课 <br>  1、集体备课 2、统一整合语文教学解读内容,并由此设计大体的课堂实践活动 (五)主讲人设计课堂实践活动 (六)年级组讲评课实践活动 (七)教后有反思,听后有启迪,修改完善,为我所用 语文学科教学必须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出发,从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出发,高度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br>  改变原有的只“通课文”式的解读,变为指向学生语言实践的教学内容解读,从课文这一教学范例中挖掘适合学生提高语文能力需要的教学内容,并由此科学优化课堂实践活动,真正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堂的高效。

语文

实践

解读

教学内容

学生

语言

课堂

文本

学科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