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我们的期末考试》——我的教育小故事

若雪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教育小故事,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孩子的苦口婆心,然后他就来了一个华丽的转变。其次,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很渺小,在孩子心中也如此。我并不能也不想改变他们什么。因为绝大多数孩子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成人的眼光,即便个别孩子有问题,除了学校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是来自家庭问题,他们也绝无可能只接受我的教育就能改变。对于这种情况,如果需要改变,首先要改变的是家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是件复杂的事,除了家庭、社会、学校,还有人本身的基因密码带来的问题。所以说,教育是美好的但绝不简单。如果教育既简单又美好,那就不是什么世界难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我的教育小故事,事关学生,却不是一个学生,是一个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说不知从哪年开始,我们学校的期末考试成了上下两个年级考生交叉的形式了。这样做,目的不言而喻,为了防止学生相互抄袭。考试前,要进行人员调配。举个例子,一年级甲班抽一半学生到二年级甲班,同理,二年级甲班抽调同样数量的学生到一年级甲班,以此类推,三年级与四年级交换。当然,在后续的位置安排上有规定,即同座位的不能是同班同学,以避嫌疑。因而,同座位的就是两个年级的互不认识的孩子。同理,监考的老师,为了避免瓜田李下之嫌,也不监考含有本年级学生的考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试卷难,考试时间紧张,这样的情况下比较好。你忙着做,他也忙着做,谁也没空搭理谁。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埋着头,一幅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笔耕图,放眼望去,全是乖乖崽、乖乖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来的问题总是要来的。首先说说,这样安排座位学生就不抄了吗?同座的虽不是同班同学,但前后座是呀。学生心里明镜似的,你不是怕我们抄吗?我还就抄给你看看!前面的同学把试卷举起来或者垂下来,方便后面的同学一览无余。胆大的,索性站起来或转过身去。传递小纸条,口口相传等等,泄密答案的手段防不胜防。同座中两个年级的孩子之间也很默契,有好为人师者和不耻上问者。考试时间一富裕,完成试卷的同座就开始相互欣赏。你是哪个班的?你们老师咋样?你怕不怕?接着,你欣赏我的笔盒,我赞赏你的彩垫。期末考试从这方面说,也可谓一举多得。学生间除了“学术交流”,还顺带训练了 “人际与口才”。</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再来说说监考老师。由于监考对象的复杂性,仅仅让学生不要吵都做不到,遑论监考质量?再加上监考对象的成绩和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所以,最后不得不放弃徒劳的说教、哄骗和威胁,在殚精竭虑中,等待那平时嫌聒噪此时却无比悦耳的钟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学校的制度对期末考试成绩是十分宽容的。无论排名怎样,既没有对年级第一名进行大力表彰,也没有对最末一名进行惩罚。轻结果,重过程,是素质教育一直以来的方向,无疑,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是这样提倡的,也是这样落实的。既然如此,期末考试的形式为何不能落实到实处呢?大规模的期末考试编排位置、改试卷都是内消耗的事情,最后在这样一场表面庄重的形式里,学生获益的是什么呢?原来越是庄重的场面,越是方便舞弊弄虚作假。平时老师自己监考,谁敢这么大大方方作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期末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无非两个,首先检测老师教的怎样,其次检测学生学得怎样。老师教的怎样,看平均分。学生学得怎样,看自己的考卷。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教得好?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学得好?希望终归是希望,现实依旧是现实,考试的目的终究是落实到老师排名次。所以,一到期末考试,每个年级每个科目的老师都是一人欢喜几人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么一绕,似乎绕不回去了。不过,也正常呀。本来嘛,且不说希望和现实常常是矛盾的,就是事情本身往往也是有矛盾的而我们就是要在这一堆的矛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既能让我们在现实中站稳,又能兼顾理想。使得理想很丰满的同时,现实不再那么硌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试是一场教师间看不见硝烟的“竞争”,竞争制造差别,差别让人产生优越或自卑。对于教师的教育生涯和教育本身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即便我无法用确切的数据加以证明,大家心里却是明白不过的。在现行学制下,或许还不能免于世俗的期末考试,我的想法是,是不是可以把小学生的期末考试重新定义和操作,目标是变竞争关系为合作关系。如果教师在考试间是合作关系,我想毋庸置疑,一定是利大于弊。一场能让教师从中获益的期末考试,其受益的最终对象是学生。而这目标不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吗?</p>

期末考试

学生

监考

教育

年级

老师

甲班

考试

同座

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