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目前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是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为了保障我区粮食高质高效安全生产,实现粮食增产增收。2月25日,高陵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特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张睿到张卜街道塬后村为农户培训指导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区农技中心主任李伟陪同张老师查看小麦田间长势情况</p> <p class="ql-block">电视台采访农户对培训内容的意见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发放纸质技术资料,形式多样化<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宣传指导农户小麦田间管理技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专家提醒:目前,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尽管小麦苗情总体形势较好,但在春季管理上依然不可掉以轻心。要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抓好以“氮肥后移”技术为核心的小麦春季管理工作,是搞好春季麦田管理,夯实夏粮丰收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早春灌水,早春灌水可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结合灌水亩施尿素5—8公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抓紧春季化除。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田块,要抓紧开展春季化除。要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对症药剂及时喷药除草,一般施药时平均气温不低于7℃,无风或微风天气时,顺风喷药。田间喷药时,地墒要足,亩用水量不能少于45公斤。土壤干燥时,应在雨后或灌水后施药。</p><p class="ql-block">3、做好“氮肥后移”。氮肥后移技术是指春季追肥时间后移,一般移至拔节期,部分高产地块甚至移至挑旗期,当小麦第一节间拔出2厘米以上或第一节间已经定长时,开始灌拔节水与实施氮肥后移技术。</p><p class="ql-block">三类弱苗田在小麦第一节间定长时(一般在3月10日)进行“氮肥后移”;二类田“氮肥后移”时间在3月15日以后,一类田“氮肥后移”时间推至小麦拔节后期甚至挑旗期。</p><p class="ql-block">对处于起身至拔节期的麦田,要谨慎麦田肥水管理,以防小麦后期倒伏。</p><p class="ql-block">4、合理化控。对于稠旺苗麦田,春季管理应采取以控为主、控促结合的措施。可每亩取30毫升麦巨金兑水稀释至15~30公斤药液,于小麦起身到拔节初期叶面均匀喷雾,以控制麦苗徒长,蹲苗促壮,防止冻害发生。</p><p class="ql-block">5、进行中耕划锄。所有麦田特别是没有水灌条件的麦田,都要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以达到增温保墒、破除板结、消灭杂草、促苗早发快长的目的。</p><p class="ql-block">6、预防“倒春寒”。小麦返青拔节后抗寒能力明显下降,要预防突然降温对小麦造成伤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到来之前,采取普遍灌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预防冻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灌水施肥等补救措施,促麦苗尽快恢复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