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花会

侯福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原载2021年2月25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署名:侯福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民间,跳花会作为传统的民俗娱乐方式。改革开放之后,民间花会随之开始中兴。那时候过春节,差不多周边的村庄都有花会表演。我看过的就有高跷会、小车会、灯箱会等等。每年初二之后,一直到正月十五,到处都能够听到锣鼓声、喝彩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民间花会不仅在本村跳,还串村跳,我们管这种现象叫踩街。我记得傲嘴村的高跷会在村里跳的时候特受欢迎,因为有几个人的表演特别有意思,其中有一个“小寡妇”的形象,是由男演员扮演的。她穿了一身的素,也许是刚刚死了丈夫,一脸悲泣的样子,任是帅气的武松,还是搞笑的小丑,怎么挑逗,都不会引起的兴致。大家都喜欢看她的脸,懵懵懂懂的我也喜欢看。每当有小丑调戏她的时候,大人们都在热烈地起哄。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喜欢看热闹,一直由街头追到村尾,直至目送出村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办花会是需要资金的。生产队刚解散的时候,有的村是有副业的,比如办个纸盒厂、包装厂、印刷厂什么的,可以由村里花钱办,没有副业的就只能靠民间办。在农村,这类热心人还是不少的。如我的二叔侯振发就是一位热心人,他那时担任村长,自己曾承包了别人不要的地,种了很多的稻米。到了春节,他会把大米分给本村的人,没多也有少。富余的就用于本村民间花会(秧歌队)的花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的老家李各庄村也曾办过高跷会,但一直没有正式表演过。我记得在荆焕柱家东边的空地上(今侯志生家址),就有一批人练习走高跷。我那时也就十二三岁,看到大孩子们玩的兴致极高,也恨不得也做一付架子练习。上世纪80年代末,农村流行大秧歌。大秧歌本身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踩着鼓点跳就可以了。印象中,村里每年都有秧歌会。平常在街头活动,待谁家有事请,他们就会到主人的院子里去跳。那个时候,跳秧歌纯是娱乐,演员们并没有什么报酬。开始主人家给两盒点心,大家也就分着吃了。后来挣了钱了,演员们就有了一点收入。由于分配不均,也有闹意见的时候。一闹意见就不好办了,干脆就散了伙。这些年,李各庄的秧歌队散了办,办了散,可能跟这个因素有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参加工作之后,每年春节回老家的时候,都要去看秧歌。上世纪90年代初,我的母亲,嫂子都喜欢跳,他们都是秧歌队的成员。记得有一次,母亲把衣服带回家,我偷着试穿了回,照着镜子一看,挺像“许仙”的!后来由别人替我照了一张像,我因为嫌照片照的不好,一直也没敢公开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父母在世的时候,我每年都要回乡和父母一起过年。父亲、母亲去世后,我再也没有在老家过年过。虽然每年家族都要聚会,但基本上都是初二中午吃过饭后就散伙,所以花会也好,秧歌也好几乎看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最近几年,感觉年味离我越来越远,更可怕的是随着年龄变长,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喜欢静而不是喜欢热闹,对于老家的花会也并不特别的在意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