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战生||怀念母亲

宝风

<p class="ql-block">含辛茹苦 寸草春晖</p><p class="ql-block">—— 怀念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文/孙战生</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二日是母亲的祭日,母亲离开我们已整二十周年了,此时此刻想起母亲的一生不禁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母亲的娘家和父亲家同在濒临汝河南岸的一个古老村子——东大庄村的同一条街上世代居住,母亲的娘家在街的东头,我的外公是一位村医,外公外婆一生养育了母亲姊妹八人。父亲1929年出生,1949年初应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抗战结束,父亲分配到洛阳军分区工作,不久被任命为偃师县城关人民公社武装部部长。母亲与父亲的结合是在1956年,母亲即从老家农村随军到偃师县服装厂当了工人,母亲一生生育我们姊妹六人。1962年6月我在偃师出生,当时的年代正是连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极度困难时期,后来听说那个时候连毛主席也为了节省粮食带头不吃肉,国家为了减轻负担,采取了减少公职人员,劝公职人员返乡务农的政策,于是母亲就响应国家号召,放弃服装厂的工作带着我们兄弟妹妹几个回到老家安家落户,从此由正式工人重新成为农民,参加生产队的公分制劳动,父亲因是领导干部仍留在偃师工作。</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a(244, 242, 240, 0.64); color: rgb(178, 51, 25);">母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六七十年代全国实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集体经济体制,参加集体劳动争公分,决定着每家每户的收入高低。而这个时期正是我们家上有年迈的奶奶,下有正处年幼上学时段的兄弟妹妹六人,因此拼命争公分获得更多的粮食收入就成了母亲最大的任务,但是仅凭母亲的辛勤劳动,要想养活一家七八口人,是远远不够的,一年到头因争到的公分有限,全家分到的口粮总比许多家庭差距太多,为了全家的生存,母亲只能采取勤俭节约的办法维持生计。一年四季母亲瘦弱的双肩总是与四肢发达的男人一样下地干活,为了养活全家艰苦的劳作,地里劳作回来还得为我们洗衣做饭,从我记事起,母亲白天干活挣公分,晚上还要点着煤油灯纺花,纺成棉线去邻居织布,然后用织成的布给我们姊妹几个做成衣服,母亲总是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可以想像,那个时候母亲的身心是多么的劳累。</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a(244, 242, 240, 0.64); color: rgb(178, 51, 25);">母亲一生只知劳作不知享乐的人。母亲一生出最远的门,是七十年代带着两个妹妹到新疆去看望二姨,除此之外,母亲从未出过远门;七八十年代家里有一台缝纫机,母亲用它不知给我们缝补了多少衣服</span>,<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a(244, 242, 240, 0.64); color: rgb(178, 51, 25);">而自己总是省吃俭用,家里隔夜隔顿的剩饭总是母亲自己享用,母亲穿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a(244, 242, 240, 0.64); color: rgb(178, 51, 25);">母亲是一个看似平庸其实内心非常具有定力毅力的人。母亲一生没有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母亲也有自己的思想,那就是勤勤恳恳做事,诚实善良待人,宁可人负我,我绝不会辜负别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a(244, 242, 240, 0.64); color: rgb(178, 51, 25);"> 母亲积劳成疾,在她人生的晚年,长达十年是在与疾病的斗争和痛苦中度过的,尽管我们想方设法为母亲诊治,但由于母亲多病缠身,加之免疫力逐渐下降,因此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2001年正月十二日终于走完了她的人生之旅。母亲在老家辞世之际,而我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能看母亲最后一眼成为我内心留下的终生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a(244, 242, 240, 0.64); color: rgb(178, 51, 25);"> 愿母亲安息吧!您的音容笑貌和慈母风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