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之三十八:元宵节话习俗

剑客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话习俗</p><p class="ql-block">&nbsp;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在年味由浓转淡的时候又掀起了最后的高潮,正如一出大戏的尾声。</p><p class="ql-block"> 元宵佳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特有的三大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过春节,到正月十五闹花灯才算结束。农历正月又称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 </p><p class="ql-block"> “一年明月打头圆”。正月十五是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因张灯、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活动,故元宵节也称“灯节” “灯夕”。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据《岁时杂记》记载,是因循道教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为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为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为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p><p class="ql-block"> 其实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这个节日是围绕张灯、赛灯、赏灯等一系列“灯”事活动而展开,因而也称“灯节”。这是一个极富游乐性质的群众性节俗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古老节庆文化的一种沿袭。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要闹花灯、猜灯谜、舞龙灯、吃元宵。</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要闹花灯。“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一个“闹”字,把元宵节的喜庆、热闹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闹花灯的习俗是从汉朝留下来的。据说西汉时,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火烧京城。文帝非常恐慌,召来群臣计议,大臣东方朔献计,可以向火德星君求告说情,免此一难。正月十五日,火德星君果然驾临京城。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万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烧京城。火德星君不忍生灵涂炭,又不敢违犯天条,左右为难之际,东方朔又献一计,可在京城长安内外张灯燃炬,使长安的夜晚在明亮的灯火照耀下如同白昼。当晚,灯火直透云霄,火德星君见状料得足以瞒过玉帝,便回天庭复命了。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灯张炬,以示纪念,且用糯米粉团成丸子,状似珍珠,俗称“元宵”,表面是敬奉火德星君,实则是想用糯米粘住他的牙齿让他少说话。这一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赏灯活动更加兴盛,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处处张灯结彩,家家燃放烟花,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要燃灯5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到了宋代,元宵灯会无论规模之庞大,还是式样之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当时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宋代更加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愈加热闹,明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清代时,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元宵灯会,民间依然按照往年的习俗举行元宵灯会,但日期缩短为3天。元宵灯会的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制作,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等工艺,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艺术形式装饰制作而成。由于这一习俗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所以一直延续到今天。有一首古诗把这一习俗描绘得淋漓尽致:“正月圆时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圆圆月下灯千盏,灼灼灯中月一轮。月下看灯灯富贵,灯前赏月月精神。今宵月色灯光内,尽是观灯赏月人。”元宵节然彩灯的缘由有许多,这一说法只是民间流传下来的诸多说法中的一种,此外还有“汉文帝为纪念周勃平定吕禄叛乱说”、“纪念东方朔设计让元宵姑娘与家人团聚说”,等等。</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要猜灯谜。猜灯谜又称打灯谜。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当时,人们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要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中华民族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能力,而我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冀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元宵之夜,“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龙灯也称“火龙”,这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这种龙由篾竹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每节龙身中因地区不同有的点燃蜡烛,有的点燃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这种油捻燃烧力很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布龙也称“彩龙”,主要在白天表演,龙身中不燃蜡烛,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波翻浪涌,气势非凡。</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要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馅有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含有团圆美满之意。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一词读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这一天,如果遇上雪花飘舞,则正好应了“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俗语。漫天飘舞的雪花与五彩缤纷的花灯交相辉映,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p><p class="ql-block"> 随着岁月的更迭,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不少地方在庆祝元宵节时增加了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使这个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经久不衰。</p><p class="ql-block"> 佳节自然少不了美文。每逢元宵佳节,文人墨客大都舞文弄墨、填词作诗,以释情怀。唐代诗人苏道味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代词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明代大画家唐寅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等等,都是吟咏元宵佳节情境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 剑客,生于困难时代,长在动乱时期,吃过糠,下过乡。“恢复高考”后,成为“新三届”中的一员。毕业后,先后供职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做综合调研工作,搞职业技能培训,干统战教育培训,历任副处长、处长、副主任、院长、党委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 2018年退休,业余作家、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先后出版诗歌散文集《情丝文韵》,杂文集《谈天说地》,诗集《低吟浅唱》,散文集《品读哈尔滨》《岁月无痕》,长篇报告文学《巴兰颂歌》《工作队在依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集《调研思考实践》《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萃》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