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从和爱人结婚后,三十多年的年味就被丈母娘的那碗扣肉所占据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成家后第一次去丈母娘家拜年,吃的第一顿饭,自然是满满的一桌子的菜,鸡🐔、鸭、鱼🐟自不必说,在最后一个菜端上桌时,家人的脑袋同时凑过去了,几双筷子几乎同时伸向这碗菜!哦,原来是碗扣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只见一个大碗堆着一个冒着滚滚热气的“小山包”,“小山包”的表面有微微的褶皱,闪着酱红色的光泽。当夹起一块时,整块扣肉是分出六个层次。最上层的皮层是酱红色的一条线,两层暗红色的瘦肉将肥肉隔成三层。被分隔的肥肉呈凝胶状,晶莹闪亮。整块扣肉简直就是一幅图画。</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自小就不吃肥肉,有点望而却步。然而家人们却眉飞色舞,津津乐道:最好吃,也是最抢手的是上面的皮层,既脆又柔,既有一定的韧性有嚼劲,又酥软爽口易吃烂。肥肉吗肥而不腻,含口即化。老婆帮我剔出一块瘦肉,放入口中!嗯,味道太美了!没嚼几下,满口生香,忽溜就咽下去了!扣肉下面的梅干菜像肉质一样鲜美,扣肉下面的汤汁融入了整碗扣肉的精华,冷却后变成鲜美的凝胶。梅干菜、凝胶则成了我每年的最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自此,丈母娘的这碗扣肉就成了每年过年期间餐桌上这台“大戏”的“保留曲目”,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压轴好戏”!所以,春节前夕,丈母娘得忙碌几天,准备十多碗这样的扣肉,一饱家人们的口福。 </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揉进了丈母娘的勤劳、淳朴、善良以及对家人深深的挚爱,这碗扣肉才那么的鲜美可口,成为家人们每年过年期间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 丈母娘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她是在老岳父远远的偷看了那么一眼,从十六岁嫁入岳父家,由此就和老岳父厮守一生,走过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老岳父说起这段往事,仍记忆犹新:当时,岳父的老娘给自己算了一卦,说自己时日无多。于是,便要十七岁的儿子尽快完婚,以了心愿。老岳父前往自己的外婆家偷看一下媒人说的媳妇。旧时日,可不像现在,可以携手并肩,花前月下,谈情说爱。他们不到完婚时,是不能有任何接触的,所以只能远远的偷看。</p><p class="ql-block"> 当时姑娘家的丈母娘正在晾晒衣服,高挑的个子,匀称的身材,五官端正,两条大辫子垂至腰间。从此,这两条大辫子一直留存在老岳父的记忆里。老岳父默许了!</p> <p class="ql-block"> 丈母娘的父亲是乡下的教书先生,所以丈母娘也略懂文墨,尤其是乡谚俚语随口就来。或许是传统的家教,也许是临川古韵深厚的影响,丈母娘一生相夫教子,任劳任怨,拉扯了两男两女四个子女。加上老岳父是个读书人,身体羸弱,向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丈母娘更是里里外外,粗活细活全部包揽!早些年,起早贪黑,种菜买米,挑水劈柴,浆洗缝补……无一列外!春节期间,十多个人吃饭,丈母娘不须任何人插手,锅盆碗灶全部一个人。大家在桌上吃的正欢,她一个人还在忙碌。待大家吃完喝完她才上桌。那时,年轻人也不懂事,下桌时,已经所剩无几。可丈母娘还是乐滋滋的,尤其是那碗扣肉被风卷残云,她更是满心的欢喜。</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切似乎是当然,这一切似乎应当是永远!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丈母娘渐渐的丢三落四了,渐渐的语无伦次了,渐渐的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可是,就是这样的状态,春节期间,她仍不忘给家人做上十几碗扣肉,满足大家的念想!直到二零一七年九月底,丈母娘不慎摔断了髋关节,她就再也不能下床操持家务,就更不能在春节期间,亲手做家人们心心念念的那碗扣肉了。</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这一辈子的辛劳要以这种方式补偿。她从此吃喝拉撒全在护理床上,再也没有下过地!就是在这样不是很清醒的情况下,在春节前夕,仍然会念念叨叨要老岳父做扣肉。渐渐的,她不认得人了。不认得亲人、不认得儿女,连相濡以沫一辈子的老伴也不认得了。渐渐的,话语不多了。先前,还会“老黎、老黎”的呼唤一下老伴。而如今,要在不断地呼唤她、带动她,她才会无意识地回应一下。她这一辈子实在是太累了!</p> <p class="ql-block"> 好在生活就是本教科书。年近九旬的老岳父学会了网购,学会了买菜做饭。临近春节,也学着做扣肉,他想延续家人这份念想。不管老岳父如何努力,大家似乎也吃得很香,但他做的这碗扣肉好像就是少了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当吃年夜饭时,老婆给丈母娘喂饭。夹了一块扣肉喂丈母娘:“妈,好吃吗?”丈母娘躺在护理床上,微闭着眼睛,没牙齿的嘴巴机械地蠕动着,用浓重的临川乡音回应到:“好恰,好恰!”看到这场景,内心不免隐隐伤感。真不知,她老人家是否真的能品出这扣肉中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文字: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摄影: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二0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于高安市政府二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