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军区军医学校往事--难忘学员队(楼小钢)

康乃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所学校,学生是当然的主体,教员只是主导,其他人员包括领导都应该是为“教和学”服务的。</p><p class="ql-block">在学校工作过的人都有印象,学校真正的节日,是新生报到和开学典礼。这时,你能接触到充满朝气的新面孔,看到所有人员带有喜气的忙碌,感受到火热、生动、向上的氛围,摸到学校动脉快节奏、有力的“博、博”跳动。</p><p class="ql-block">等到放假了、毕业了,学员一走,整个学校立马冷清下来,往日火爆的场面没有了,熟悉到习以为常的身影消失了,让人会立刻心生寂寞,频添感慨,难以适从。</p><p class="ql-block">福州医校有六个学员队,后来成立了学员大队,但对学员实施直接管理的还是学员队。学员队的编制等级为正营。</p> <p class="ql-block">年青学员在学校呆几年,他才不管校长、政委是谁呢,教员能记住的也不多,除非长相、打扮或教学上很有特点,机关干部就更不用说了,能让学员记下的微乎其微。但没有几个学员会忘记自己队干的姓名,不知道队干的特征和秉性,有的甚至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队干是学员的第一老师,这话一点不假。事事管、天天见,将队干和学员牢牢地胶合在一起。学员入学,从编班定位、一日生活制度到领书上课、开会活动,全是队干组织落实。尤其是招收初中毕业的地方学员后,队干压力更大,这些学员十五、六岁,从地方中学直接考进军校学习护理专业,年龄小,缺乏独立生活经验,不少没有远离过家门。队干就从剪头发、钉领章、穿衣戴帽手把手地教。有的小学员对部队生活不适应,产生退学思想,队干部耐心做思想工作,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她们,肯定她们细小的进步,鼓励她们战胜自我,成为一名合格的女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员队一般编一百几十名学员,多的二百四十多人。“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关键是学员有男有女,又正当青春年少,要保证不出问题,增加了管理难度。军医大专班男性占绝大部分,检验班、放射班、药剂班都是男女不等,护士班则完全是女生。但入学年度不同,很难完全按性别分队管理。队干部从早晨起床组织学员出操,隔三差五带班听课,队为伙食单位时还要养猪种菜抓伙食,直到晚上学员休息后查铺查哨,可以说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睡在床上,心还扑腾”,没有一刻得清闲。</p><p class="ql-block">学校军务科不允许女学员化妆、织毛衣,可小女孩哪有不爱美不喜欢折腾的,规定(龟腚)咱就当它是个“王八屁股”,明着不摸暗里摸。化淡妆的、卷头发的、钩花边的、织毛活的一时成风,队干男的多,休息时不能进女生宿舍,检查内务卫生时也不方便翻查女生床铺和抽屉。学校下决心,凡有女学员的队,队长、教导员里必须配备一名女性。这一下,问题解决了,女干部进女生宿舍,抬腿就来,抄得抄、查得查,奖得奖、罚得罚,三下五除二,垃圾堆里多出好些写着外国字的瓶瓶罐罐、穿着竹针的毛活儿和线活儿,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敢打马虎眼,搞“藏污纳垢”了。</p><p class="ql-block">军务科抓学员队的行政管理是极为严格的,丝毫不讲情面。军务科长赖维民,责任心极强,学员出发上课,他天天站在马路边,瞪着眼虎起脸,盯着学员列队行进。走路不整齐的、呼声不振奋的、歌声不嘹亮的,立马下令带回重走。走不标准,不能进课堂。学员对老赖恨得要死,背后发狠说,改日落在咱们手里,他不站完军姿、踢好正步,本小姐绝不给他打针输液,活活看着他打蔫嗝儿屁完蛋! 气归气,眼前还得老老实实服管,只能振作起来,挺直腰板、甩开手臂、扯开嗓子,走好、喊好、唱好。老赖这一手,不但对学员有压力,而且也促使队干们注意抓学员的日常养成和队列。为此,医校学员的军姿、队列动作和礼节礼貌,都提高了一大步,男学员挺拔如松,女学员玉树临风,一点不比野战部队出来的战士差 。</p> <p class="ql-block">学员队里,最较劲的是学校开展文艺、体育比赛。这时,每个队都暗地筹划、加紧准备,以期一鸣冲天,先声夺冠。医校里,还真不缺乏文体人才,唱的、跳的、说的、跑的、射击的、游泳的、打球的一应俱全,这方面好象与老卫校一脉相通基因遗传。<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队与队拔河时,人人鼓劲,喊声振天,加油的、看热闹的,里三层外三层,双方往往势均力敌,相持不下,还有把手腕粗的绳子生生拔断的。</span> </p> <p class="ql-block">篮球比赛,那更了不得了,男学员穿着号衣上场,潇洒倜傥。赛场周围密密麻麻全是女学员,虽然那会儿还没有什么“粉丝”、“篮球宝贝”一说,但那个气氛傻子都能感受出来。哪个小伙儿上场不使出真功夫、不玩命拼抢,你让他悠着点儿都绷不住。</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中期,学校组建了五十多名学员的女子军乐团,购置了全套军乐乐器,请专业老师精心指导,学员们刻苦练习,大家很快掌握了吹奏要领,合练效果也越来越好。以后,学校庆典、重要集会、大型演出,都能看见她们英姿飒爽的队列吹奏表演,听到她们吹出激昂悠扬的《解放军进行曲》、《歌唱祖国》、《人民军队忠于党》等+多首乐曲。</p><p class="ql-block">医校参加全国歌咏比赛、全军体育达标评比、军区文艺调演、地方文体活动,次次露脸,弄回来许多奖杯奖状。学校领导、训练部政治部领导,说起这些,就像夸自家的孩子,聊起来就停不下来。</p> <p class="ql-block">学员基础和专业理论课学完后,要去医院实习。一百多人分散到五省一市(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市)十几家部队医院,有时也在地方医院实习,从高度集中到高度分散,队干们开动脑筋,认真制定实习编组方案。要选好实习组长、成立各实习点党团小组,要注意合理搭配学员、开展纪律教育,要提醒学员带好教科书和笔记、搞好理论复习、准备毕业考试。学员下点后,队干定期巡查实习情况,听取院方带教老师意见,解决发现的问题,仍然忙个不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年学员有很强的上进心、荣誉感,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下,追求进步、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勇于实践,涌现出许多先进和典型。历年中,有近千名学员入党,一千四百多名学员受到各级表彰。</p><p class="ql-block">医校培养出的学员,广泛分布于五省一市的部队单位,其中,有的担任了行政领导,有的成为医院以及基层卫生队、所的骨干,还有的进入了中南海,成为邓小平、江泽民、李先念、陈云、宋任穷、薄一波、习仲勋等高层领导的保健护士。现在不少转业了,地方许多单位也时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发展快的,已开办公司创出了自己的事业。 </p><p class="ql-block">玉兰花虽然小,但浓缩往往是精华,它芳香持久,香气沁人肺脾,诱人醉人。用花中的玉兰芳香素制作茶叶、香皂、香囊、香水,与桂花、菊花、牡丹花、茉莉花截然不同,它的香味柔中寓刚、浓中见醇、厚重之中感觉高雅、华贵之间如见清逸。经过玉兰香气的熏染,平俗物品也能身价百倍,别的不说,您看看玉兰茶多少钱一斤就知道了。学员在校风正、管理严的梅峰6号院经过历练、打磨,是不是也像玉兰茶一样,不管走到哪,都会带有一股人见人爱的香味儿呢?</p> <p class="ql-block">多少年过去了,风华学员已成父母、已是领导,但聚会中见到以前的老队干,仍然先恭敬行礼后热情问候,紧握的双手久久难分,历经的往事会一件件浮现脑海,一句句溢出舌尖,动情之处,热泪盈眶;激昂之时,把酒高歌。</p><p class="ql-block">这时,每一位曾经当过队干的人,都会发自心底地感到:操心受累当队干,值!</p> <p class="ql-block">毕业30年后的相聚</p> <p class="ql-block">校领导与学员队干部、机关干部</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队领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