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浑元迎手鞭杆是中国武术九段、中华武林百杰张希贵先生钟爱的一套鞭杆。鞭杆亦称短棍,长约一米一二左右。鞭杆短而无刃、无锋,梢把并用,单双手互换。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长短适中、技法独特。练招走势,要求身械协调,走鞭换手,长短倏忽;伸屈呑吐、刚柔兼有;起伏转折、身灵步活;闪展腾挪、干净利落;纵横交错、进退自如。手不离鞭、鞭不离身;时而轻巧敏捷、时而雄健有力;攻防明确、伸缩自如;表现出鞭如蛟龙缠身、身似猿猴攀纵、眼如狸猫扑鼠、步似雄鸡斗勇的风格特点来。主要特点是:重复姿势少,放长击远,气势磅礴;前后连贯,形神合一,招招实用。既能单练,也能对练,脱鞭还可以练鞭拳。具传统性、健身性、观赏性、竞技性和实用性。</p> <p class="ql-block">张希贵先生浑元迎手鞭杆</p> <p class="ql-block"> 张希贵先生,1937年出生,中国武术九段位,高级教练,国家级武术裁判,原任山西省体工队武术总教练;当代中华武林百杰、 傅山拳法非物质化遗产传承人、中华浑元武术创始人。自幼习武,先后师从郝学儒老师、申子荣先生;得到布学宽、宋铁麟等老拳师的指点,受到形意拳名家李三元、李桂昌、赵永昌、王鸿、杨吉生及沙国政老师的指导。精长拳、短拳、形意、太极、八卦、傅山拳法等,兼练螳螂、翻子、通臂、劈挂、南拳等拳术和器械。对武术散手、推手等竞技项目亦颇有研究。综合专业与民间武术内容,集百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形成具有技击、健身、养身、表演、竞赛为一体的新派武术,创立“中华浑元武术”,继承传统,承前启后。</p> <p class="ql-block">张静浑元迎手鞭杆示范</p> <p class="ql-block">张静浑元迎手鞭杆示范</p> <p class="ql-block"> 张静,中国武术七段位,国家一级裁判,国家级段位考评员,山西省武术名家,山西省形意拳名师,山西省高级教练员。任山西省武术协会常委,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中华浑元武术研究会秘书长,“傅山拳法”(子午太极拳、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傅山武学研究会副会长。从事武术教学工作近40年,参与编著大悲拳、八翻手、浑元武踪、傅山太极拳(剑)、山西迎手鞭杆(拳)等书。自幼随父张希贵习武,擅长形意拳、八卦掌、浑元太极拳、傅山太极拳、鞭杆、长拳、短拳、八翻手、散手拳、螳螂拳、炮拳、刀术、剑术等,为衣钵传人。参加国际、国内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协助父亲组织国际、国内、省级比赛并长期担任竞赛裁判长及副总裁判长等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