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款《蔡襄七言绝句》鉴析

张S建

看到一幅唐寅款蔡襄诗作,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唐寅的真迹<div><br></div> 释文:桥畔垂杨下碧溪,君家元在此桥西。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br><br> 这是著录在蔡襄编著的诗文集《端明集》36卷的一首七言绝句,原诗为:桥畔修篁下碧溪,君家元在此桥西。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修篁”是修竹或长竹,待鉴作品中用的是“垂杨”,从修竹改为垂杨,诗意也无伤大雅。那我们来探究看看这个作品的真实情况。我们先来了解下唐寅。<div><br></div><div><b>唐寅简介。</b>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位少爷,生卒时间(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伯虎是他的字,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被后称为吴门四家。</div><div><b>书画特点。</b>他的书法师学赵孟頫,也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略微松散;结体偏于长方,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粗,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山水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唐寅的书法书体比较单一,多为容易识读的行书,几乎没有隶书,篆书和大草的书貌也并不可以求变。其书法的核心形式,1)天真任性,重神轻形。2)以画入书,非常画家的书法。3)通俗之美,不精心着重结字,貌似东倒西歪,点画缩张不羁,内心深处却是宁静的。很好的总结如下。</div><div><br></div><div>见肥壮者,谓学颜鲁公;</div><div>见瘦硬者,谓学《圣教序》;</div><div>见厚重者,谓学徐季海;</div><div>见欹侧者,谓学李北海;</div><div>见秀美者,谓学赵松雪。</div><div><br></div><div>我们来看几幅唐寅的其他作品</div> 图1【唐寅行书自书词卷】局部一,故宫博物院藏 图2【唐寅行书自书词卷】局部二,故宫博物院藏 这个作品笔画婉转流畅,风格俊秀潇洒,结构严谨,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了劲骨于内、美形于外、缜密流便的独特风格(摘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3藏于苏州博物馆《落花诗册》,行书,纵二十三点五厘米,横四百四十五厘米。全文共有诗三十首,是唐寅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想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抒发了心中愤慨之作。 图4行书旧作诗卷——《中国法书全集》明2 图5醉璚香谱 ——《中国法书全集》明2 图6雨花台感昔诗页——《中国法书全集》明2 图7唐寅《自书联句诗》故宫博物院藏 综上六幅有著录的唐寅作品总结,我们得出有以下风格:1)俊秀;2)外美优雅并内在雄强;3)布局有序,字字浓淡轻重有节奏感,特别是图1、2、5、6、7 唐寅书法师学赵孟頫,也受李北海影响。他们之间书法师承影响关系是:“元人冠冕”赵孟頫追学李邕笔意,从而达到“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尤其是姿媚的结体与点画。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卷】故宫博物院藏。此卷《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通篇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div><br></div><div>我们再看看这幅《蔡襄七言绝句》,很明显的行中带草,行字快速强劲,结字紧密,以侧取势,和上文所列举的唐寅及赵孟頫的行书风格差异较大。最后看“唐寅”落款与上文列举的有落款的差异较大,尤其是“唐”字的书写风格。</div> 综上,唐寅款《蔡襄七言绝句》没有唐寅行书风格,应非唐寅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