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的母亲

寒梅独舞

<p class="ql-block"> 春节档热播的《你好,李焕英》,我并没有去看。我不知道,如果去看,我会不会哭。但每当我不经意间想妈妈的时候,就会默默的流眼泪。</p><p class="ql-block"> “子欲养,而母不在”,2019年二月十九,母亲病逝的时候,没有撕心裂肺的想念,但,不知道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就会在脑海里出现母亲的念头,泪水便瞬间涌上。我没有能力,去为母亲拍一部电影。而我的母亲也和千千万万平凡的母亲一样,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在生活的琐碎中,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的事迹,来宣扬。</p> <p class="ql-block">  昨晚,熄灯后,突然就心理一反各。眼泪又来了。逝去的人,日常中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再被心心念念。而只有</span>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才会被想起。<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突然感觉很害怕,母亲的身影,能够在脑海里回想的场景越来越少。更后悔,手机相册里那么多照片,而妈妈的却寥寥无几。我感觉对母亲的记忆好像越来越模糊。于是,我努力的去回想,去追忆,45年的母女缘。可我却始终没有童年时能够清晰可记的记忆。或许是母亲33岁时生我的时候不再年轻,亦或许是我的愚笨,脑海里始终没有闪现母亲年轻时的模样。所以,我曾经说过,如果想要孩子,一定要趁早,不是说身体不变形,而是,越早,这段缘分才越长!</span></p> <p class="ql-block"> 除了那一张年轻时的照片,妈妈在我脑海里最年轻的印象或许就是这张全家福里的照片了。正应了那句“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而我,能过真正觉得父母不再年轻,需要我们去照顾的时候,却在母亲生病之后。我真的很遗憾,后悔没有早几年明白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有五个子女,我们一差两岁。而我做为老幺,上面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原本就贫困的家庭,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可想而知,<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母亲忙于生计,对我们的照顾肯定是分散了很多。或许</span>我是在姐姐们的帮助下拉扯大的,所以,对母亲应该就没那么依赖。也便童年对母亲的记忆真的不那么深刻。</p> <p class="ql-block"> 但是,我知道,母亲非常要强。听大姐说,逢年过节,妈妈会带我们回娘家。妈妈不想让人家看不起我们,总会想法为我们添新衣。而我们的棉袄,棉裤,需要拆洗缝补,都是母亲等我们睡觉脱下时,去拆洗,然后就用炉火烤干,连夜在做好,这样,我们第二天就可以穿上干净暖和的棉服。母亲这一生,为了我们,劳苦一生。当我们不懂事,惹母亲生气时,母亲也会自己抱怨“真是多儿多女多冤家”,“跟你们操不完的心”,可转而,为了这一大家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母亲一直在努力,坚持。</p> <p class="ql-block">  生产队解体,终于可以分田地了,可是,我家四个丫头一个男孩,没有劳动力,大姐二姐心疼父母,或许初中都没毕业,她们担负起了很多很多。春种秋收,赶驴车,不输给男劳力。为了我们三个小的读书,妈妈也想了很多赚钱的门路。可以说我们上学的费用,大多是母亲养母猪,卖猪仔得来的。记得我初中时,妈妈还做过包子饺子到学校门口卖,除了我每天有了伙食,还能赚几元钱贴补家用。</p><p class="ql-block"> 后来,三姐上了中专,我上了师范,母亲又做起了小买卖。到集市上卖些生活用品,每年冬天特别是过年前天,都要早早去集市上把地方,好有一个好地段摆摊。大概一直持续到我参加工作,已经记不清了。就这样,靠着几亩地,一些小生意,把我们几个儿女养大成人。母亲的一生是辛劳的,当我们长大可以回报的时候,妈妈老了,又病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想起来,母亲为我们五个真的都操了不少心。其他人的我不写了,反正家家都有大大小小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而我,今天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的确都是母亲的功劳。虽然我没有什么大成就,没升官,也没发财,没光宗也没耀祖。但我想,我也是母亲值得骄傲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在我求学的路上,母亲一直都影响帮助着我。而我现在回想,我的求学道路还真是步步都有坎,还好,终都化坦途。</p><p class="ql-block"> 小学时候,赶上学校搬迁,从老校区搬到村部,缺教师缺教室。我,“有幸”体验了什么是“复试班”,四年级的我们和二年级一个教室上课。(具体的想了解更准确的“复试班”概念,可以去百度一下,篇幅有限,我不解释了)。妈妈一听,这种学习状态肯定不如正规教学啊,那不得把老闺女耽误了吗?于是,妈妈就打听,找人,带我去三里地外的其他学校上四年级,没想到,在妈妈的软磨硬泡下,竟然找成了。于是我四年级转到了莲花池小学。当时我觉得我妈,做为一个农村妇女,其实挺了不起的。</p> <p class="ql-block">  我上小学时,还没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所以初中,也有考不上的,就会留级复读。还好,我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顺利升入了初中。然而,初三时,由于我身体有恙,耽误了二十来天的课程,或许是自己真的不够努力,高中落榜了。复读一个月,我就放弃了继续上学,去和大姐做服装。只做了半年,妈妈觉得这样不是好出路,就带我去兴城职高,后来不知啥原因没去成。妈妈又给我找了一个小学代课老师的活计,做了半年。一个月80块钱的代课费,刺激到我了,就有了再读书的想法。妈妈一听,想读书是好事啊,于是妈妈又打听,托关系找人,自费上了二高中。</p> <p class="ql-block"> 知道,这次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比初中时懂得努力了。顺利考上了师专。毕业时,待业半年,分配到了前卫中学。我妈又不乐意了,女孩子这么远,一个人咋行。还是回到家门口好。于是,又一波神操作,妈妈竟然把我的调令,改到了我现在的工作单位,也是我的母校,更是离家只有500米。说实在的,我确实很佩服我母亲,她真的只是一个农村妇女。但妈妈非常的开明,也很有远见,把我调到身边工作,我上班少了奔波之苦,而最近几年妈妈生病,我也可以多陪伴母亲,少些牵挂。</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辛劳,平凡。但对于我来说却又如此伟大,帮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坎。从前,我一直没觉得,感觉母亲做的那些,都是父母该做的,能做的。可是,等我到了这个年纪,我才觉得母亲多么不容易。世界上最难还的便是人情,母亲为了我,舍了脸面去求人办事,那需要多大的勇气。而又有多少我不知道的为难。换做我,真的做不到。女儿从小学到大学,我没有找任何关系关照,都是顺其自然的分班,排座位。因为,我怕为难。所以,我才更体会到了母亲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为我们五个付出了一生。而我们都已成家,养儿养女只顾着小家,总以为父母还不需要我们的时候,他们却真的老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快两年了,我想留住更多关于母亲的记忆,可却越来越模糊……总的来说,母亲爱串门,爱唠嗑,</span>母亲还是热心肠,谁家有个为难遭灾的时候,母亲也会主动问询,帮助。</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的母亲——丁佩馥。(请原谅,打出母亲的名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