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 言</b><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为了实现这一初心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南航发展65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牢记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初心使命,南航档案馆精选中央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馆藏90件档案文献和南航档案馆馆藏的10件珍贵档案举办这次档案文献展,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及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始终秉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以此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为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七场硬仗,确保安全态势平稳,争取更好经营业绩,加快推进重大战略和重点改革任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企业而努力奋斗。</span></div></div></h3> <b>第一部分——探求真理</b><br><br>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r> ——习近平<div><br><div><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br></div></div>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是《共产党宣言》草稿仅存的一页,其中头两行字为马克思夫人燕妮所写。(德国波恩艾伯特基金会图书馆馆藏)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 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指出:“几十万、几百万共产党员要领导几千万、几万万人的革命,假使没有学问,是不成的,……要领导革命就须要学习,共产党员不学习理论是不对的”。(中央档案馆馆藏) 1958年11月9日,毛泽东在主持第一次郑州会议期间,给县级以上各级党委委员写信,建议认真阅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以统一党内思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央档案馆馆藏)<div><br><div><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br></div></div> 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主持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担任所长,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干部。图为毛泽东讲授《农民问题》时的学员笔记。(中央档案馆馆藏) 1930年5月,毛泽东在《调查工作》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第一次阐述了“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中央档案馆馆藏) 1937年9月,八路军总政治部印发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实践论》《矛盾论》是其中的两节。“两论”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经验所作的一次更深刻、更系统的哲学总结,是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在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央档案馆馆藏) 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最早提出“毛泽东思想”一词。(广东省档案馆馆藏) 1945年4月20日,扩大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结束,《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中央档案馆馆藏) 1945年5月,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央档案馆馆藏) 1956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他指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原则。”(中央档案馆馆藏)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致开幕词: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央档案馆馆藏)<div><br></div><div><b>第二部分——坚守初心</b><br></div><div><br></div><div>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br> ——习近平<br></div><div><br></div><div><b>理想信念</b><br></div> 1921年7月23日开始 ,中共一大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7月30日晚,会议因遭法租界暗探和巡捕的骚扰而被迫中断,代表们分散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在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宣言,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央档案馆馆藏)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通过的宣言提出: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更进而谋世界革命解放全世界的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中央档案馆馆藏) 毛泽东题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央档案馆馆藏)<div><br></div><div><b>志存高远</b><br></div>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口头政治报告时指出:“党是人民中优秀分子的结合,大家是自觉地愿意受约束,就是承认党纲、党章,服从党的决议案,愿意自我牺牲。”(中央档案馆馆藏) 1942年11月21日,叶挺在狱中写的《囚歌》。1946年3月,中共中央营救叶挺出狱。出狱翌日,叶挺即向中央申请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中央当即批准叶挺入党。 (中央档案馆馆藏) 1959年9月24日,钱学森在自传中写道:“要中国能得救,要世界能够大同,只有靠共产党。”(中央档案馆馆藏)<div><br></div><div><b>矢志不渝</b><br></div> 1945年6月17日,中共七大代表及延安各界代表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举行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毛泽东主祭,并献挽联“死难烈士万岁”。公祭结束后,毛泽东发表演说:“我们有这样的信心,一定要把黑暗的中国从地球上除掉,建设一个光明的中国。这个光明的中国是烈士们长期奋斗的目标,他们虽然没有成功就牺牲了”。“烈士们是已经离开我们了,他们的责任交给了我们,我们要完成这个责任。”(中央档案馆馆藏)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烈士夏明翰满门忠烈,为了革命理想,弟弟妹妹三人献出了年轻生命。这是一份写给帅大姐(即帅孟奇)的简要报告,薄薄的纸张上,简短的文字就记录着夏明翰及其七弟夏明霹的英雄事迹。(中央档案馆馆藏) 广州起义失败后,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周文雍与陈铁军假扮夫妻在广州从事地下工作,1928年2月,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就义前在刑场上举行婚礼。周文雍年仅23岁,陈铁军年仅24岁。 1929年2月,由邓颖超记录、邓小平旁注的苏兆征遗嘱。苏兆征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长期抱病工作,积劳成疾,临终前叮嘱同志们:“大家齐心协力起来,一致合作达到我们最后成功。”(中央档案馆馆藏) 1931年,瞿秋白起草了党的第一份文件管理办法。他在总注中写道,“如可能,当然最理想的是每种两份,一份存阅,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表现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中央档案馆馆藏) 高恬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省第一个女党员。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任中共江西省委妇女部部长。1929年12月被捕。面对敌人的诱惑、威逼与酷刑,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年仅31岁。1926年3月,《妇女之声》刊发高恬波撰写的《段祺瑞屠杀北京爱国同胞》,揭露段祺瑞勾结帝国主义的卖国嘴脸,号召“一切的革命的民众联合起来向反革命势力进攻”。图为高恬波照片、妇女之声杂志,以及由毛泽东签发颁给高恬波家属的光荣纪念证。(广东省档案馆馆藏) 1935年1月,方志敏被捕后,在狱中写下《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大量文稿,在《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中央档案馆馆藏)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英勇就义前给幼子的遗书中写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中央档案馆馆藏) 1941年秋,日伪军对狼牙山地区进行大扫荡,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五名战士将敌人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弹尽枪绝后,高呼“咱们是光荣的八路军,八路军是不做俘虏的!”义无反顾地跳下悬崖。这是一份晋察冀军区1941年反扫荡战役总结,其中记载有五壮士革命事迹。(中央档案馆馆藏) 1942年,廖承志(时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张文彬(时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等先后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关押于江西泰和县马家洲集中营,这一组档案是被策反的狱中看守姚宝珊带出的他们写给党组织的信和廖承志在监狱里画的漫画。信中所称的胡公,指周恩来同志。(中央档案馆馆藏) 毛岸英,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1950年11月25日牺牲于朝鲜战场。1951年1月2日,周恩来将志愿军司令部关于毛岸英牺牲的电报送毛泽东阅看,并写信给毛泽东,信中说:“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当时我因你们都在感冒中,未将此电送阅。”(中央档案馆馆藏) 黄继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特级英雄”。1953年1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上甘岭战役总结中曾记载,“继光同志此时已身负四伤,继续匍匐前进至机枪口前,以肉体将敌火口堵塞,部队迅即攻占零号阵地”。(中央档案馆馆藏)<div><br></div><div><b>第三部分——勇担使命</b><br></div><div><br></div><div>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br> ——习近平<br></div><div><br></div><div><b>浴血奋战</b></div> 《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首次发表于1922年6月15日,主张和国民党等革命党派以及其他革命团体,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此件为1926年版本。(广东省档案馆馆藏) 1925年6月23日,广州发生震惊全国的“沙基惨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在《关于沙面惨杀案之宣传大纲》中,号召“吾人为求解放而抵抗,更非不分省界,不分阶级,联合一气,共同奋斗不可”。(广东省档案馆馆藏) 南昌起义是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了反击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而发动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时期。左图为1928年7月7日刘伯承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上所作《南昌暴动始末记》的报告。(中央档案馆馆藏)右图为起义军发布的《告本方面军全体官兵书》号召和鼓励广大官兵不怕牺牲,克服困难。(广东省档案馆馆藏)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里面取得的。(中央档案馆馆藏) 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初步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存在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中央档案馆馆藏) 为了便于领导革命斗争,发展苏区民主集中制,1931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划分行政区域暂行条例》,明确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广东省档案馆馆藏) 为支援革命战争,发展苏区经济,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成立,这是在1932年7月至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期间,该银行发行的面值一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战争公债券,以及1分、5分铜币。(广东省档案馆馆藏)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敌军设在湖南汝城和广东仁化之间的第二道封锁线。11月3日,中央军委关于监视汝城敌人的活动及行军前进之部署。5日,朱德关于我军通过汝城到恩村的行动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半条棉被”的故事就发生在汝城县沙洲村。(中央档案馆馆藏)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过了岷山,长征即将取得胜利,毛泽东作了《七律·长征》这首诗。(中央档案馆馆藏) 1940年夏,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打破其“囚笼政策”,华北八路军(不含山东)所属部队乘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故称“百团大战”。这是1941年1月26日,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关于百团大战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中央档案馆馆藏)<div><br></div><div><b>革故鼎新</b><br></div> 1943年8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指出:“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广东省档案馆馆藏)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批准公布《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法大纲的建议》。随后,各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亿万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中央档案馆馆藏) 1951年,习仲勋在庆祝建党30周年时讲话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取得这样的伟大胜利,是由于有了毛泽东同志英明领导,……跟着毛泽东走,就是胜利。”(中央档案馆馆藏)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同时派遣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向中国领土台湾海峡出动,公然侵略中国领土。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以及祖国安全的需要,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对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作出部署。(中央档案馆馆藏) 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共同签署的《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中央档案馆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