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对小麦的危害及预防

力耕现代农业科技

<p class="ql-block">小麦在过了“立春”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此时若再有比较强烈的寒潮来袭,将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或拔节后的最低温度在5°C左右,而发生的春季冻害或冷害,即俗称的“倒春寒”。倒春寒对小麦危害,既有和冬季冻害一样对群体、对穗数有影响的死茎、死苗和叶片的伤害,又有表现不太直接、不能通过直接的表现来发现的“隐形”症状;而有些时候,它还和小麦的管理不当或栽培方式不合理的症状表现混在了一起,譬如说穗子的“缺位”、“秃尖”、空壳等,来影响最终小麦产量。</p> <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小麦倒春寒发生的越晚,对营养器官造成的危害就越轻;但对幼穗发育的影响和伤害却越大,最终影响的是穗粒数和穗部特征。小麦进入拔节期以后,幼穗发育进入雌雄蕊形成至药隔期,此时是小麦幼穗对低温最为敏感的时期,此时即使是5度左右的较低温度,也同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冷害现象,包括可能出现的穗子虽然完整,但穗粒数严重欠缺的现象;同样是这个时期,也是小麦水肥效应对小麦穗粒数影响的关键时期,幼穗的抗低温能力和对其它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都很低,遇到低温、干旱或缺肥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时,都会出现“混搭”的相关表现。譬如“哑巴穗”——幼穗干死在旗叶叶鞘内;“白穗”——抽出的穗子只有穗轴,小穗全部发白枯死;“半截穗”和“秃尖穗”——抽出的穗仅有下半部分结实;“掉牙穗”——穗子缺位严重,像是掉了牙一样;“全瞎穗”——就是我们说的完全不育穗,最终导致减产或严重减产。</p> <p class="ql-block">图1 花期表现花药少,花药小,不外露的类型。</p> <p class="ql-block">图2 表现挂花到顶的开花类型</p> <p class="ql-block">图3 倒春寒造成的“哑巴穗”、“白穗”和基部退化严重类型。</p> <p class="ql-block">图4 接受外来花粉能力强的类型。</p> <p class="ql-block">图5 “掉牙”类型。</p> <p class="ql-block">小麦预防倒春寒的技术措施</p><p class="ql-block">为防止或减轻小麦因倒春寒造成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做到提前预防。一旦小麦受到了倒春寒的危害,很多的危害症状都是不可逆的,特别是对穗部性状的伤害。因此,要密切关注春季的天气变化,并在寒潮来临之前,做好倒春寒的预防管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在倒春寒天气到来之前,及时浇一遍水,增加土壤墒情,有助于土壤的导热能力,从而能够达到适当提升地温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二,合理控制小麦营养生长。对于播种早或者是小麦初春有旺长现象的,可以采取人工镇压的方法,或者是春节后及早喷洒抑制剂,防止小麦生长过旺。建议在寒潮来临前的小麦起身后至拔节初期,每亩喷施15%多效唑40--50克,加溶πᵀᴹ磷钾至尊50--100克或溶πᵀᴹ磷钾传奇(闪溶磷酸二氢钾)100--200克。</p> <p class="ql-block">三,寒潮来临前加强营养管理。在小麦起身期——拔节期,根据小麦长势及时追施速效性氮肥, 提高小麦对低温的抵抗力,可以每亩追施索迈塔ᵀᴹ金锻ᵀᴹ(含锌稳定性脲胺氮肥)10-15公斤。</p> <p class="ql-block">四,寒潮过后,应该加强小麦冻害或寒害的营养调节。每亩用溶πᵀᴹ磷钾至尊(含矿源黄腐酸磷钾肥)50--100克或溶πᵀᴹ磷钾传奇(闪溶磷酸二氢钾)100--200克,加0.01%芸苔素内酯10--20毫升,加25%吡唑醚菌酯20毫升间隔7---10天连续喷施2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