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位于青海省祁连山麓的托勒草原是我50多年前下乡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6年的3月到4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被马步芳匪军在河西走廊冲散以后,进入了青海祁连山麓,由李先念和程世才领导的西路军左支队于4月初,到达托勒牧场。其后,部队从托勒牧场出发,第三天黄昏走出祁连境域,到大鹰嘴山南麓甘肃的石包城,然后进入新疆。</p><p class="ql-block"> 托勒草原也迎接过中国工农红军,留下了他们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牧场场部。</p><p class="ql-block">1958年国家为了研制原子弹,把青海金银滩草原上的牧民大部分都搬迁到了托勒牧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1968年冬天,我和姜建国被分到牧场一大队放羊时居住的地方,那时这里只有一个羊圈没有房子,我们是住的牛毛帐篷,这些房子是后来陆续建立的,现在是成了定居点了。</p> <p class="ql-block">这一张照片是从网上截图下来的,被曾在牧场生活过的人们称为不长树的高原。中间画黄圈的地方是以前牧场的场部机关所在地,是一个苏联专家设计的四合院建筑,当时来说是条件不错,有天花板,有地板,双层玻璃。</p><p class="ql-block">牧场的人们也曾在四合院里试着种过小松树,但是都没有种活。</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场部机关和各大队的领导干部。</p><p class="ql-block">图片后面的背景就是以前场部的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牧场里老一辈的建设者们。</p><p class="ql-block">那时场部里专门建造了一座大礼堂,条件也比过去要好多了。但是当时也还没有太阳能电站,场部里用电只能靠每天晚上的柴油发电机发电三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这是牧场一大队的冬季草场,在阳山。我们那时队上的母羊群全部都在阳山,在五陵沟里有很多的野生动物,最多的就是石羊了,还有大头弯羊(盘羊),狐狸,狼和哈熊都是常见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朋友们发来的祁连山的雪豹图片。当年在一大队的五陵沟里,第二放牧组的组长樊万良就曾经下夹脑(捕捉动物的一种机关),一个冬天抓获了三只猞猁和一只草豹。</p> <p class="ql-block">这是曾经和我在一大队放羊时的伙伴。他叫更正,1969年曾经跟酒泉地质队的温家宝一起工作了一年,他那时候是帮助地质队赶牦牛搬帐房,后来温家宝当了国务院总理,他们还通过信。</p> <p class="ql-block">照片上的这个人是东知布。当年我经常住在他家里,教他汉话和中文。他当年放牧的羊群每年的繁殖成活率都是队里最高的,他是少数民族年轻人的佼佼者,那时在搬进冬窝子前都要在大河边上住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大河边上非常的寒冷,我和他的弟弟才保三个人住一顶白帐房,白帐房里不生火,没有取暖设备,被窝里是冰凉冰凉的,没办法往里面钻,我们就合伙盖着一件大皮袄,把我的被子再盖在皮袄上面,互相取暖。东知布后来担任了三大队的书记,也就是建乡后曲库村的书记。</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间穿白色T恤的是旦白,当时他在马群上是放牧组长,我们在一起放过马,在马群上夜牧的时候,他看见我穿的皮大衣非常单薄,就把他自己新缝制的老羊皮袄让给我穿了。后来他调到了海晏县同宝牧场当场长。照片中另外两人是我们在牧场一大队一起工作过的农事队的才元和杨兆林。2015年我去看望旦白场长,当我和曾经的同事打听到他家的时候,他和老伴儿当时已经睡下了,看到我来了,马上起床又煮手抓又是包饺子,请我喝酒,共话往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托勒草原上养鹿场的标志。过去养鹿场被称为野牲队,是把整个山用铁丝网围起来,把山里的野鹿圈养起来。这个标志是东知布的儿子东林设计的。东林现在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名气的藏族装饰设计家。</p> <p class="ql-block">夏天是草原上最美的季节,雨水丰盛牧草茂美。现在的牧民们都骑上了摩托车,再也不用骑牛骑马。</p> <p class="ql-block">过去草原上的交通主要靠骑马,现在牧民们都用摩托车来代替骑牛骑马去放牧了,只有在赛马会上才能看见奔驰的骏马。</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是一个野牦牛,那时候牧场里夏天在母牦牛发情的时候,常会有野牦牛跑到牛群中来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的牧民祖祖辈辈都离不开牛羊。特别是牛羊粪是他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在草原上的帐篷里煮饭取暖,全要靠它,家家户户都会储存有很多的牛粪饼。</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20 02年12月以后牧场整体撤场建乡,改名为央隆乡,现在属于祁连县管辖。</p><p class="ql-block">图片中间有一片蓝色的地方,那是2018年建立的太阳能电站。在这之前是一直没有电网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9年为托勒草原上建立国家大电网,正在施工的工人们。</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场部建立的,进入了国家大电网的供电站,在2019年12月28日正式通电。</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在的牧场场部。</p><p class="ql-block">在2019年国家投资专门在这里建立了电站,通了电网通了电话。</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在托勒草原上的冬天,月亮降落在西边的山顶上,天亮之前的时候,太阳就快要升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去年曾经在托勒草原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在省城西宁的一次聚会,虽然牧场撤销了,但是大家仍然怀念托勒草原,怀念这片草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各民族的儿女,怀念这一片草原曾经带给我们的欢乐与磨难。</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山花正开的烂漫,但是我要离开了,放上这首《离别草原》歌词表达我的心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难忘你的回首,难忘你那一眸。难忘草原的小路,难忘花落随风走。今日又在旅途,穿过都市高楼。不见天边的弯月,只听那喧嚣如流,想起草原的清秀,走过那小河溪流。记得你深情的挽留,不忘流泪的祝福。多想在草原久留,可挡不住这行程脚步,盼望还有相见的时候,让我们紧紧相守,盼望还有相见的时候,让我们紧紧相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