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博物馆北魏司马金龙墓“陶俑阵”

朱先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北魏司马金龙墓“陶俑阵”</span></p><p class="ql-block"> 大同市“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墓”中的“陶俑阵”,全部由釉陶制成的俑阵共有6种人物构成,共展出238尊。据专家介绍,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北魏时期阵容最大的俑阵。</p><p class="ql-block"> 这组陶俑阵,分为8列,高度约在30厘米左右。按照当时贵族出行的仪仗规制,有序地排列着导骑俑、骑马仪卫俑、步行仪卫俑、步行戎装俑、侍从俑、甲骑具装俑。头戴兜鍪(北魏时期一种头盔)或者鸡冠风帽的陶俑,有的跨马勒缰、有的躬身听命、有的呈手举兵器状、有的呈严阵以待状、有的呈肩扛手执旗罗伞盖状,表情生动,气势恢宏。为了更好地衬托俑阵的观瞻效果,展厅设计了一个三角形的狭长坡道,陶俑列队其上,更显王家气象。</p><p class="ql-block"> 资料介绍,陶俑阵所属的司马金龙墓,是北魏贵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妻子姬辰的合葬墓,位于大同市城东南7.5公里处的石家寨村,1965年农民打井时发现。司马金龙是西晋皇室后裔,其父司马楚之原系东晋贵族,后受南朝刘宋的迫害而归顺北魏,因战功卓著封琅琊王。司马金龙子承父爵封为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等,于公元484年去世。当年墓葬被发现时已被盗掘过,但出土器物仍然达450余件,其中有300余件陶俑。因为残损比较严重,市博物馆先后在2005年和2010年组织过两次大规模的修复,最终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和墓葬壁画的描述场景,完成了目前的阵容展示。</p><p class="ql-block"> 在皇家或者贵族墓葬中采用俑人代替活人殉葬,始自春秋战国时期,西安的秦陵、咸阳的汉陵、邺城的北齐陵、大同的宋绍祖墓,都有石质、陶瓷或者其它材质的俑人出土。但像司马金龙墓中这样数量庞大的俑阵,在北魏朝还前所未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