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川沙古镇(2021.2.18)

三平园主

<p class="ql-block">  原川沙县位于长江口南侧,东临长江出海段,西靠黄浦江,南和原南汇县及原上海县接壤,东南端水域为长江与东海的汇合处。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川沙县的建制撤销,成立了浦东新区。</p><p class="ql-block"> 而川沙古镇号称“浦东第一镇”,有句俗话说“浦东的文化看川沙”,意思是当你来到川沙之后,就能感受到浦东这个现代新区背后所蕴藏的深厚历史沉淀。</p><p class="ql-block"> 在朋友圈看到几张川沙古镇古城墙、古镇、鸣鹤楼的照片,一时就来了兴趣,趁着寒假的最后一天,和老婆一起驾车前往一游。</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到川沙古城墙公园,公园就在古镇停车场边,没几步路就到了,大门口是一座很简朴的歇亭式大门,上有一匾“川沙古城墙公园。</p> <p class="ql-block">  进门就是一个斜坡,上有一亭。这个斜坡就是古城墙的一个横截面,上面的亭就是岳碑亭。</p> <p class="ql-block">  城下左右各有一块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左边的是古城墙保护石碑。</p> <p class="ql-block">  右边是岳碑亭保护石碑,石碑的旁边有台阶可上城墙。</p> <p class="ql-block">  岳碑亭内有青石碑一块,刻有宋朝名将岳飞的七绝诗一首,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为碑亭书写了“岳碑亭"横匾。岳碑亭多次修复,形制也多次改变,80年代初重修时为两层建筑,后因城墙不堪碑亭的重负出现开裂,所以80年代末再次重修时降为一层现在的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  亭柱上刻有一副对联:精忠报国挽狂澜,保大宋江山半壁;片石书碑题绝唱,存忠臣武穆孤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青石高165公分、宽82公分,是岳飞应商丘狂学士李梦龙之邀,而书于河南开封舞剑阁的七言绝句:学</span>士高僧醉似泥,玉山颓倒瓮头低。酒杯不是功名具,入手缘何只自迷。碑面具有“岳飞草”,并盖有“岳飞”、“鹏举”两印章。诗文前两句又以气愤的心情,责备那些只图个人享受而不思国家安危的人的行为,谴责之中赋以规劝,批评之余带有痛惜。</p><p class="ql-block"> 岳飞的好友李梦龙,大学士,能文能武,见南宋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国将灭亡,于是整日解酒消愁,后在浙江天台山出家当了和尚。</p> <p class="ql-block">  碑的背面刻有《碑亭记事》一文,简单记叙了碑亭重修的经过,看碑文日期应该是1988年重修碑亭时后刻的。</p><p class="ql-block"> 岳飞、李梦龙两人均没到过川沙。那么,岳飞的诗迹又怎么留在川沙呢?这里有段曲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明朝嘉靖年间,传说有位叫王潭的医生,出身于九代世医家庭,医术高明,被皇帝聘为御医,发迹后,在家乡川沙北门城外建造了一座家庙,取名“种德寺”,为了表示身份,请来了当时有名的天台山了心和尚做主持僧。而了心和尚是李梦龙再传弟子,他随身带来了李梦龙传下来的岳飞诗帧墨迹。</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川沙厅同知郑其忠在种德寺发现了岳飞的手迹。为防止文物湮没失传,就把岳飞的诗文摹勒于石,立于种德寺内。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种德寺毁于大火,石碑倒于荒烟蔓草之中。后来石碑被川沙厅知事陈方瀛(浙江海盐人)发现,移到城内观澜书院(现观澜小学前身)荷花池畔草地上,并为石碑建了座小亭。1913年,小亭因年久失修而倒毁,石碑便移到书院东侧的文昌宫,砌与墙壁之中。1929年7月,学校第23届毕业生又把石碑移到城墙上,重新建亭保护,并取名岳碑亭。</p><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经学校师生尽力保护,碑亭才得以保存,但碑刻还是搞得刀痕累累,有些字迹已难以辨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碑亭又重新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对碑亭进行过几次修缮。1982年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为碑亭书写了横匾。1987年,邑人陶伯育出资重建碑亭,为现状。1995年新区文管部门对碑亭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又被列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基地。</p><p class="ql-block"> 岳飞诗帧流传至解放后,原由邑人张志鹤保管,经黄炎培商议,1953午交南京博物馆保存。现在的这个石碑不知是否仍是当初的那块石碑,字迹清晰和石碑背后记事文的日期,看起来像是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不过,经宋史专家考证,李梦龙是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晚于岳飞时代,所以故事纯属虚构。但岳碑亭已成川沙著名古迹,邑人蔡经纬作诗云:“岳碑亭久历沧桑,片石长留翰墨香。民族英雄忠义气,龙蛇笔势共舞光。”</p> <p class="ql-block"> 川沙古城 建于1557年,是当时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古城墙建时有2千米长及4座城门,现仅尚存城墙近80米,城门1座。</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川沙古城墙破败不堪,移居香港的川沙籍人士陶伯育来到古城墙时,觉得十分痛惜,于是出资20万港元将古城墙修缮一新,并将魁星阁、岳碑亭这两座被毁坏的建筑重新修建。</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上树木葱郁,树枝掩映中,一座白塔耸立在城墙上。</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上屹立的飞檐翘角的三层阁,即是魁星阁,乃文昌宫旧物,上海地区仅存两座,另一处在南市文庙。魁星,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二十八星宿中的奎宿,“主文章”。据说,魁星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可点定中试人的姓名。一般文昌宫中还有焚化炉,写过字的纸片不能随便丢弃,只能在这里烧毁,显示了在古代社会里文字的神圣地位。昔日的川沙魁星阁大概也是如此吧。</p> <p class="ql-block">  塔上悬挂"魁星阁"的匾额,这座塔看上去颇新,没有了历史的沧桑感,好像是城墙重修时基本上重新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塔旁有两块碑,这两块碑应是原物,横着的这块碑尚有几个字可辨。</p> <p class="ql-block">  竖着的这块玻璃罩着的碑,字迹已模糊,已无法辨认字迹。</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上还有一个炮台,下面是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  还置有一门火炮,口径不大,估计当初这门火炮的威力也不够大。</p> <p class="ql-block">  再看这城墙,上面还种植了绿化树木,如今已没有了战火的硝烟,更像是人家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城墙的右面有一处台阶可从城墙上来,一墙之隔就是观澜小学。</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下和观澜小学一墙之隔,还有一座敬业堂,大门紧闭着,廊柱和门旁各挂着一幅对联,分别写着“何士祁建书院造福一方子弟,黄炎培办学堂培养四方人才”“先哲建堂观澜累代培桃李,后生敬业学子连年出英才”,歌颂何士祁、黄炎培创办观澜书院和川沙小学堂培养人才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绕着城墙再行一圈,城墙看起来也已没有了历史的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依附在城墙边的树木,似乎还在向游人述说着它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川沙古城墙公园很小,没多少时间就已逛完。从公园出来沿着新川路向川沙老街方向走,不远处就是黄炎培故居内史第。正值中午已闭馆,我们决定先到古镇上兜兜,下午再来游览。</p> <p class="ql-block">  继续沿新川路往前走,行不多远就到了川沙古镇的南市街,街口有一块标有各景点方向的牌子,想不到这川沙古镇上有三十多处的人文景点。</p> <p class="ql-block">  南市街和其他古镇相差不大,狭窄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小店铺,刚过完年还有许多店铺没有开张。春节后已开始复工,因此街上游人也不多。</p> <p class="ql-block">  行过百多米,就到了和南市街相交的中市街,街口一幢独特的两层建筑,转角处墙上用稻穗浮雕围绕的“稻香"两字分外醒目,顶上一个五角星下“1956”的红色浮字,虽然有些褪色,但标明了这座建筑也有将近七十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  在南市街和中市街两边都有“稻香食品商店"的大字,过去许多食品商店都标有“稻香"两字,也许是过去沪上的知名品牌“稻香村"太出名了吧!</p> <p class="ql-block">  中市街的街口立有一座雕花石牌坊,上书“彪炳千秋"。这座牌坊虽然是2013年重建的,但看上去还保留了原来的风格,蛮古朴的。</p> <p class="ql-block">  另一面顶上有“恩荣”两字,这是一个由地方政府出资建造的二等牌坊。下面是"御冦功赐"四个大字,再下面横梁下刻有“奉政大夫乔镗"几个字。左右石柱上刻了一副对联:大丈夫功在社稷赴缓急,七尺躯利及桑梓不虚生。一看这个牌坊上的文字,就知道这是表彰乔镗抗倭和建筑川沙城的功业。</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在沿海入犯。朝廷征集诸路兵马数十万抗倭,因不熟地理水性,遇战必败。乔镗则向幕府(军事机构)建议,堵塞倭寇出入的川沙洼口,并在老护塘外开挖深壕,以阻隔倭寇。幕府采纳,并让乔镗负责督办。浚壕时,乔镗亲备畚锸,与民同甘共苦,深壕终于挖成(此壕沿老护塘外侧,南自南汇一团镇,北至九团黄家湾,全长90余里,称为御冦河)。倭寇前来不能迳自渡濠,而护塘以内的军民得以准备,故倭寇每次空手而归。幕府看到乔镗是个能人,又同意他操练乡兵抗倭。他筹资招募民勇千名,早晚部署,勤加操练,出战“无不以一挡百”,斩杀倭寇无数。乔镗因军功受五品诰身(这是朝廷褒奖的虚职)。</p><p class="ql-block"> 嘉靖三十六年乔镗受命领筑川沙城,不但捐出黄金若干斤,而且亲自肩挑土石,身先劳役。乔镗广召当地父老子弟,严督版筑。地方权势者妄图逃避负担,而乔镗以身任都督责,一切无所假贷,毫不徇私。川沙城堡九月始筑,十一月竣工。城周共四里,高二丈八尺,址阔三丈有奇。有东南西北“镇海”“迎瑞”“太平”“拱极”4个城门、4座吊桥、372垛雉堞、12座炮台。城墙外,一条36米宽、5米深的护城河,把城堡紧紧围住,更增添了川沙城的雄伟气势。</p><p class="ql-block"> 乔镗筑城时,诽谤非议之声日增,有人捏造流言蜚语诬陷乔镗,他秉公执法,严督乡赋,即使长辈违反也不宽恕,遭至怨家诽谤中伤。乔镗积劳成疾,加上愤怒,病了三日,竟然去世。与此同时川沙筑城竣工。</p><p class="ql-block"> 乔镗冤死后,其子乔木为替父申冤,发奋读书,于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进士及第,曾历任安吉知州、福建参议等职。乔木及时为父申冤,朝廷追封其父乔镗为奉政大夫、福建参政,其母为太宜人。至此,乔镗冤屈方昭雪天下。</p> <p class="ql-block">  在稻香食品商品的旁边,还有一个民丰酒酱南货商品店,这也是一个老店了。这两个店现在都大门紧闭,没有恢复营业,看来另作他用了。</p> <p class="ql-block">  中市街要比南市街宽敞得多,街上大多是酒店和饮食店。两边的建筑也与南市街不同,南市街的建筑参差不齐,而中市街的建筑看上去比较整齐,但两边的风格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  右边的建筑是清末、民国时期那种江南小镇风格的两层建筑。</p> <p class="ql-block">  左边的建筑则带有西洋风味,比较气派,很有些现代感。过去这条街上,开了许多家钱庄、银行、典当行,所以气派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  而左边的建筑样式也多一些,看上去都比较洋气、现代感很强,感觉像现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  有个小弄,弄口的牌坊也较洋派,上有“场署街"几个字,后来才知道从这里进去就是那座川沙教堂了,第一圈没找到,老婆又不愿走回头路,所以没有再找。</p> <p class="ql-block">  从网上找张照片,弥补缺憾。川沙天主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即耶稣圣心天主堂。这座教堂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早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法籍神甫费致和来川沙城厢镇,购得财神庙地基,拟建造天主堂因故未成,后由继任法籍神甫康治泰兴工建成,定名为“耶稣主心堂”。后本堂神甫黄重裳之亲戚,海门郁兰生先生示愿独资改建大堂,遂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五月二十四行奠基礼,是年冬季竣工,十二年十日行落成礼典,且更名为“耶稣圣心堂”。</p> <p class="ql-block">  砖石铺成的街道和其他的古镇差不多,街道的砖石应该还是原物。</p> <p class="ql-block">  中市街不长,只有二百来米,尽头就要东城壕路,在街口的建筑上有“中市街"三个字。</p> <p class="ql-block">  东城壕路边就是东城河,上有一桥为东门桥。从古城墙公园到这里,也不过四、五百米,川沙古城周长才两千多米,原来的古城也真不大。</p> <p class="ql-block">  看街口的路标指示牌,中市街左转有一个财神庙。于是走过去一探,过去不远,庙门紧闭,失望而返。</p> <p class="ql-block">  返回中市街,已到饭点了,就在街上寻找美食。看到这家老镇菜饭的小店,门口的广告上说上海电视台美食节目曾经采访过,不少顾客在排队等候,于是也去排队等候。</p> <p class="ql-block">  店面很小,只有五张桌子十八个座位。等了一会终于等到了座位,点了两碗菜饭,一个狮子头,一碗三鲜汤。店里的菜饭有五、六个品种,但今天只剩下草头菜饭了,菜饭有些干没品尝出什么特色口味来。狮子头也比较一般,个头还比较小。唯有三鲜汤还可以,里面有笋干、咸鸡肉、肉元和肉皮,浦东三林堂的肉皮很有名,所以这个三鲜汤才是这个店最大的特色吧!几乎每位客人都点了。两碗菜饭,一个狮子头,一碗三鲜汤,花68元钱。</p> <p class="ql-block">  吃好中饭从中市街出来,继续往南市街逛,我对两边的小店没什么兴趣,前面突然出现了国营工农饭店,墙面已经破旧斑驳,楼顶上还保留有文革时期的标语: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虽然如今看来如此的不协调,与时代已格格不入了,但保存到现在也算是时代的印记,也成了古镇的一景了。</p> <p class="ql-block">  门楣的梁上有“创建于1905年”的浮字,<span style="font-size: 18px;">据说这是古镇上最老牌的房子,建于1905年,原名万兴馆餐馆,曾诞生本帮名菜“三黄鸡”和“扣三丝”。而后来的工农饭店经历了公私合营、再改为国营,在上世纪90年代倒闭。现在这家饭店改回原名私营后,又恢复了生机,成了老街上生意最红火的饭店。</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南市街的尽头,有一家煎萝卜丝饼的小店,10元钱三个。读中师时学校不远的街口也有一家煎萝卜丝饼的小店,这是我最喜欢吃的美食,每次和建平兄一起逛街的时候,我们总要买一个品尝。看到这小店勾引起了我的食欲,于是买了三个,但现在的萝卜丝饼吃起来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口味,也许这个口味只保存在记忆中了。</p> <p class="ql-block">  兜完南市街,再往北市街走,北市街的街道已变成了马路,街的南侧还基本保存着原老街的建筑,北侧都已经改建过了,因此整条街已没有了老街的风味了。</p> <p class="ql-block">  “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位于北市街,主要展示沪剧在川沙的起源、发展和传承进程。</p><p class="ql-block"> 沪剧发源于吴淞江、黄浦江两岸,是上海独特地方戏曲,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风土人情和上海人的乡愁情怀。川沙作为上海的戏曲之乡、沪剧东乡调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沪剧是在清朝乾、嘉年间发轫于浦东乡间,称东乡调,也是当今沪剧的基本调。2006年6月,沪剧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录。</p> <p class="ql-block">  门口的两块牌子,可惜大门紧闭不能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  北市街和新川路口有一幢典型的20世纪初上海石库门老洋房风格的建筑,那就是川沙营造馆。这幢建筑原系川沙中市街丁永泰绸布店店主丁云石于1935年所建,当年又被称为丁家花园,里面的建筑风格也值得一观,可惜大门紧闭不得入内参观。</p><p class="ql-block"> 网上查了一下,川沙营造馆是一座介绍川沙籍泥工、木匠、建筑施工营造业主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上海市区承建了一大批结构精良、风格迥异的优秀建筑,营造出了上海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壮丽景象,为上海市容与建筑物装饰业做出了巨大的营造贡献的专业博物馆。馆内由展厅和公共空间两部分组成,通过“一把泥刀走天下——川沙营造业溯源”“‘浦东鲁班’一代宗师——近代上海营造业领袖杨斯盛”“筑造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名建筑与营造企业家”等三个部分,以视频、实物、史料等较全面地展示了川沙营造业的形成、发展的历史、在上海市建筑界的地位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没能入内参观很是遗憾,留待下次来弥补吧!</p> <p class="ql-block">  川沙城隍庙找了好久,原来在西市街上。川沙城隍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主要供奉城隍神广扬卫指挥昭武将军威灵公。文革十年动乱中,川沙城隍庙被一扫而空,于2014年开始重修复建。川沙城隍庙现在还在整体修复中,现城隍金身暂居川沙关帝庙原址中,待城隍正殿修复完成便请神归位。</p> <p class="ql-block"> 因此入内后感觉奇怪,大殿内供奉的是关帝像,询问工作人员后才知城隍老爷是借居在此。再问这位城隍威灵公姓甚名谁,工作人员答不上来。网上查资料,川沙城隍庙至今四百多年,由于历经战乱,当年供奉的“川沙城隍”是谁,目前无法考证。城隍庙两神供一庙,因此香火很旺,但老百姓的信仰真的是有些盲目,连供奉的谁都不知道,照样参拜。</p><p class="ql-block"> 川沙城隍庙并不太大,开放的共四殿,城隍殿、慈航殿、财神殿为单一神殿,另外边上还有一殿,文昌帝君,福、禄、寿,戊戌太岁姜武大将军均在此殿。因为老婆对庙不感兴趣,没有入内,所以我也匆匆一观而离。</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沿着北市街走到城南路,到川沙公园去游玩。川沙公园是一座江南古典式园林。1983年筹建,1985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时值投资151万元,占地3.5公顷。1991年扩建,建造江南明珠鹤鸣楼,1993年6月6日开放。</p> <p class="ql-block">  鹤鸣楼是一幢仿武汉黄鹤楼的仿真建筑物。楼有五塔七层,高54米,总面积42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鹤鸣楼上用琉璃盖顶,下砌玉石平台。画栋四廊,连80立柱,飞檐翘角,系60金钟,宏伟壮丽,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  楼题鹤鸣,蕴意有三。一是楼仿于武汉黄鹤楼。唐诗人崔颢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一去千载空悠悠”。二是浦东滨海一带,古代产盐,地名下沙盐场;又多沼泽,产鹤,地名又称鹤沙。宋代科学家沈括称此地所产鹤为下沙鹤。浦东尚有鹤坡里,鹤窝村古地名。三是《诗经》有“鹤鸣于九臬,声闻于天”句。鹤鸣楼之建,象征浦东开发,名闻天下。</p> <p class="ql-block">  鹤鸣楼其形制规模,与武昌黄鹤楼相仿佛,而细部做法益加改进,巍巍然之独特建筑。</p> <p class="ql-block">  鹤鸣楼五塔七层,四遂翘角,垂系60金钟,风吹鹤鸣有声,金黄琉璃,画栋回廊,风光旖迤,海天旭日,物华地宝,欲穷千里,声闻于天。</p> <p class="ql-block">  四遂翘角的工艺还是非常美观的,虽然是现代的建筑,但保持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感和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60金钟悬挂于翘角之上,风吹钟响,声响远播,犹如鹤鸣之声。</span></p> <p class="ql-block">  可惜今天风和日丽,金钟静止,没有听到金钟悦耳清脆之声。</p> <p class="ql-block">  川沙公园并不大,只有奉贤古华公园的三分之一,园内除了鹤鸣楼和一个湖外,也没有什么特色的景点,没多少时间就把公园兜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  川沙公园外还有一条烟雨长廊,穿过长廊就到了新川路了。</p> <p class="ql-block">  烟雨长廊边的西城河很是宽阔,川沙古镇的东南西北四条城河保存完好,有的河段还很宽阔。</p> <p class="ql-block">  再次返回内史第黄炎培故居,门口挂着两块牌子"黄炎培故居""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p><p class="ql-block"> 1988年,“内史第”除了当时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黄炎培故居外,内史第被拆三分之二,仅剩下最后一进黄炎培故居,面积为733平方米。2004年浦东新区正式立项修复。2009年,浦东新区启动“内史第”复原工程,直到2010年4月才正式动工。建筑面积复建至1800平方米,与历史原貌相比,由于现在门前是新川路主干道,“内史第”被迫让路,其门面向里缩进约5米,并少了一堵门墙。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内史第是清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内阁中书、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画鉴赏家沈树镛(1832—1873)祖上建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0余年历史。黄炎培故居在第三进内宅楼。这个内史第大概是国内出名人最多的宅院,原国务院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黄炎培诞生在此处。原国家名誉主席、国父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也诞生于此处。著名音乐家黄炎培的侄子黄自也在此出生。著名水利专家黄炎培的儿子黄万里也在此出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也曾借住过此处。</p><p class="ql-block"> 故居大门口有古典精致的仪门,飞檐翘角,正面有“凤戏牡丹”砖雕,中间镶有“华堂映日”四字,仪门背后有“德厚春秋” 四字,下端基石盘龙石刻。</p><p class="ql-block"> 黄炎培先生的童年及青少年读书时期,都是在这里度过。因为沈树镛的一个妹妹就是黄炎培的奶奶。黄炎培十多岁时父母先后病殁,其少时学问、道德以及爱国思想,多受其姑父沈肖韵引导。黄炎培21岁中秀才,23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老师是蔡元培、张元济等一流的名家。之后南洋公学解散,其参加江南乡试中举。</p> <p class="ql-block">  宋嘉树与倪桂珍夫妇携子女于1890年—1904年在此生活了十余年。“内史第”西南角沿街房屋为“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南厢房为宋庆龄以及宋美龄、宋子文等宋氏家族成员的诞生地,宋嘉树1890年成为上海川沙地区的传教士,借住“内史第”沿街坊,直至1904年迁至上海虹口。宋庆龄在“内史第”生活了11年,宋子文在“内史第”生活了10多年,宋美龄在“内史第”生活了7年,宋家三姐弟的少儿时代可谓是在川沙度过的。据考证,宋庆龄1893年诞生于“内史第”第一进宅院西侧沿街房内。</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房内陈列了宋氏家族活动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1891年12月17日,胡适在上海大东门胡家合伙经营的“瑞馨泰”杂货店出生。1892年2月,父亲胡铁花奉调往台湾,行前将少妻、稚子安置于内史第。随后胡适在此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因此内史第沿街的另一边厢房是介绍胡适的展馆。</p> <p class="ql-block">  胡万和茶庄的复原场景。</p> <p class="ql-block">  介绍胡适生平功绩的展室。</p> <p class="ql-block">  “立本堂”是沈家大院的祖厅,正梁和壁梁上镶着各种精致的图案。大厅高大轩敞,正面对联上书“天地有正气,园林无俗情”。</p> <p class="ql-block">  立柱上书:立本立言叱咤风云斗士,求真求是方圆规范人生。”道出了沈家做人的根本准则。原为沈家大院祖厅,取名用意为:做人要有根本的准则。</p> <p class="ql-block">  "立本堂"后面就是"黄炎培故居纪念馆",黄炎培铜像座落于正楼门前,上悬陈云同志手书“黄炎培故居”匾额。</p> <p class="ql-block">  右边的两间厢房,一间是仿照黄炎培北京的办公室进行布置。</p> <p class="ql-block">  另一间是黄炎培父母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正屋的柱子上挂着一副对联:八十年间勋业如满月清辉,一席窑中宏议若半部论语。</p><p class="ql-block"> 在1945年与毛泽东在延安就政权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的讨论,成为美谈。建国后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黄炎培故居陈列共分四个大部分,分为:黄炎培的生平事迹、黄氏子侄、宋氏家族在川沙、浓厚的历史积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一大部分黄炎培的生平事迹分为七个部分,先是介绍黄炎培的出生和家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一部分:少年时期:勤奋好学、立志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二部分:青年时期:参加同盟会、参与反清斗争,立志教育救国。</span></p> <p class="ql-block">  参加同盟会,反清斗争。</p> <p class="ql-block">  办图书馆、办媒体、修方志。</p> <p class="ql-block">  走上二楼,首先是内史第的真正主人,黄炎培的舅公沈树镛的塑像。他博学多才,长于考订碑版文字,嗜金石书画,精鉴别,收藏甚富,所藏秘籍珍本极丰,尤富于书画金石碑帖,建造有“内史第”别墅,中曾经藏有计汉碑、六朝造像、唐石、宋石等众多文物精品。学者俞樾曾称:“沈家收藏金石之富,甲于江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生平收藏书画、秘籍、金石甚丰。尤对碑帖,考订精辟。同治二年(1863年)获得宋拓《熹平石经》,有尚书盘庚篇五行,论语为政篇八行,尧曰篇四行共127字。名流翁方纲、毕秋帆、王念孙等均有跋语。沈树镛得后不久,又获孙承泽研山斋藏《熹平石刻》残字。遂将其书斋命名曰“汉石经室”(即今黄炎培故居)。</span></p> <p class="ql-block">  二楼黄炎培的全身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三部分:倡导职教:培养为促进生产力而准备的有用人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创办川沙小学,办学开启民智。</span></p> <p class="ql-block">  1933年,位于当时属江苏省浦东地区的中河镇办起了方圆数十里唯一的学堂,是年9月的一天,有几个身穿长衫的“读书人”来到中河小学。学校董事长一看,来者竟是黄炎培先生。原来,辛亥革命后任江苏都督府教育司司长、闻名全国教育界的黄炎培先生在回川沙老家省亲时,听说这里新办了一所乡村学堂,欣喜万分,步行数十里赶来祝贺。临别,校董事长恳请黄先生为学校题写校训留念。黄先生欣然答应了。只见他手起笔落,写下了“学做人”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四部分:抗日爱国: 积极投身抗日,坚持团结抗战。</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五部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黄</span>炎培是中国民主同盟创建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  黄炎培还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建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六部分:中共挚友:拥护共产党,与党密切合作。第七部分:人民公仆:参与筹建新中国;人民怀念:继承遗志,精神永存。</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大部分:黄氏子侄。先是黄炎培次子黄竞武烈士的生平介绍,展厅内立着黄竞武的全身塑像。黄竞武生于川沙,清华大学毕业后,去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获经济硕士学位。民国18年(1929年)回国,在湖南沅陵任盐务稽核所所长时,因拒与盐商通弊,被停职。抗战期间,投身革命运动,曾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总部组织委员兼国外关系委员会委员。国共和谈时曾一度任周总理的翻译。抗日战争胜利后回沪,担任中央银行稽核,加入民主建国会。民国37年冬,黄竞武被推为上海民建常务干事,开展秘密活动,他日夜收集蒋介石“四行两局”的金融情报。民国38年4月,上海临近解放,国民党政府妄图盗运中央银行金库财物去台湾。竞武为保护即将归于人民之财物,组织公众罢工抗运。之后又积极配合共产党地下组织对国民党汤恩伯驻浦东某部进行策反,同时为竭力保护民建组织不遭破坏,把全体会员名册及重要文件转移到安全处。5月12日,被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保密局特务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忠贞不屈,严守机密,在5月18日凌晨被秘密活埋杀害。</p> <p class="ql-block">  黄炎培的第三子黄万里,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他早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后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是第一个获得该校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曾因反对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而被错划为右派。黄万里一生主要反对过两项水利工程,一是三门峡工程,另外是三峡工程。2001年8月27日病逝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  黄炎培的侄子黄自,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1938年5月9日,黄自因患伤寒病逝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终年34岁。</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大部分展出的是宋氏家族在川沙的史料。</p> <p class="ql-block">  宋氏家族全家福照片。</p> <p class="ql-block">  宋氏三姐妹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大部分展出的浓厚的历史积淀,介绍川沙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杰出的历史人物。</p> <p class="ql-block">  川沙光复的历史介绍。</p> <p class="ql-block">  沈毓庆,沈树镛的儿子,川沙毛巾业的开创者。清末,洋布在中国大量倾销,充斥城乡各地,川沙土布滞销,沈遂提倡改制毛巾,在上海虹口向日人购得两架毛巾织机,聘一技工,教全家和亲邻妇女习织。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城中创办经记毛巾厂,招收女工,并附设漂染工场,后把织机全部分赠职工,使之各自在乡村联合经营,漂染工场则作为公营,从此川沙毛巾成为主要家庭工业。城乡机户林立,销场亦广。惜因病早逝,年仅35岁。著有《尔雅释亲注》。</p> <p class="ql-block">  川沙是浦东地区文化的发源地,虽然建制已撤消,但历史文化底蕴却很深厚,作为上海人应该了解一下身边的历史,熟知身边的文化古迹,川沙之行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