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美食记录之一《客家小吃“肉粄”》

芳子

<p>  春节,又是制作客家小吃的最好时节,做“肉粄”是我近些年家里春节必不可少的“任务”,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当然口感越来越好!因为家人喜欢吃,所以俺就乐彼不此的做了一次又一次,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工序繁杂而且必须具备井然有序的耐心,但是收获心得经验和分享美食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p><p> </p> <p>准备大葱,除去叶青,取葱根白和茎。</p> <p>猪肉,可以选择五花肉,前腿肉,槽头肉,不要全部瘦肉就可以了。</p> <p>花生要选个大完整,不会分片的,这样炒起来就不会黑乎乎的烧焦。</p> <p>芋子蒸熟捣烂,要蒸熟才选剥皮的那种芋子更好!</p> <p>才6岁的侄子小宝也参与进来,这认真使劲挥捶的样子实在可爱极了!</p> <p>捣烂后,放凉备用。</p> <p>葱白切好等下锅爆炒,葱茎直接放到捣烂的芋头里。</p> <p>猪肉要去皮,而且切肉需要耐心,因为要切成1-2厘米大小的角块,吃起来才有肉感。</p> <p>花生入锅小火慢炒至皮焦,待凉后把皮搓去,再捶成两片分开。</p> <p>把肥肉先下锅炒熟至开始出油时候,倒入瘦的那部分一起翻炒至熟,然后调味起锅置放待凉。</p> <p>加适量油爆炒葱白至香,倒入肉拌匀,继续待凉。</p> <p>把捶好的花生米切成黄豆粒大小,倒入捶好的芋子泥里。</p> <p>煮好的肉凉好,也一起倒进芋子泥里,加上适量的胡椒粉,拌匀,这时可以试试味道来改进咸淡。</p> <p>最后加入适量比例的木薯粉和地瓜粉拌匀做成型。(据说加焦芋粉口感更好,下次尝试做做)</p> <p>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制作过程,春节前后8天我就做过4次,每次的口感和味道都有所不同,那是跟取材和比例息息相关的,家里的“书记”特别鼓励我要记住每次的经验,其实是希望我能做出越来越好的味道,满足他那越来越挑吃的嘴!</p> <p>  写完这些文字,忽然我感觉可以搞个副业来充实退休后的生活啦!赞同、支持的友友们有想法的欢迎建议留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