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重游故宫

华良

<p class="ql-block">生在北京,离故宫很近,从小到大来过多次,最近的一次是三十三年前。今天,大年初八,有幸重游故宫,游人很多,车水马龙!</p> <p class="ql-block">感慨万千,感叹时间过得太快,感叹以前的游览都是走马观花,这次来如同第一次来,感叹故宫精美的建筑,真正体会到金碧辉煌,感叹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感叹中华民族历代人的聪明才智,也许是这个年龄才能真正感受到!</p> <p class="ql-block">孩子带着我和亲家和他的小孙子共同行,其乐融融!我们在午门集合,哇,好大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p><p class="ql-block">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p><p class="ql-block">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nbsp;</p><p class="ql-block">当然,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罚的为数颇多。</p> <p class="ql-block">随着人流走进午门,首先来到了太和殿</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是整个宫城的建筑主体和核心空间,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为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殿前设有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整个宫殿气势恢宏,是整个宫城的主体建筑和核心空间。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遗失</p><p class="ql-block">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它面阔十一间, 进深五间,长6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殿前最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p><p class="ql-block">其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 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第一个饰物是一个骑凤仙人,相传原是南朝齐明王,后修道升仙。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只是九个小兽。</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乾清宫</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游览故宫之时,有一处地方自然是不能错过的,乾清宫。作为后三宫中的第一座宫殿,它可谓是十分得宠,明朝十四位皇帝乃至清朝的顺治、康熙帝都以其为寝宫,即便是雍正帝移居养心殿,这里也是后代诸位清朝皇帝批阅奏文的办公之地,无数的政令都是从这里发出。</p><p class="ql-block">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据记载,明代乾清宫有暖阁9间,分上下两层,共置床27张,后妃们得以进御。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测。皇帝虽然居住在迷楼式的宫殿内,且防范森严,但仍不能高枕无忧。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万历帝的郑贵妃为争皇太后闹出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做皇而移居仁寿殿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p><p class="ql-block">清代康熙以前,这里沿袭明制,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p> <p class="ql-block">最后准备去珍宝馆,这是我没去过的地方,太精美了</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吸引了我,在北海见过</p> <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珍宝馆1958年开馆。是故宫博物院重要的常年开馆的陈列馆之一。与钟表馆一道以展示清代宫廷文物珍玩为主,并同书画、陶瓷、青铜、珍玩为主,并同书画、陶瓷、青铜、工艺等各馆共同组成故宫陈列体系,等各馆共同组成故宫陈列体系,与古建筑原状群展示相互辉映。故宫珍宝馆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部,设在故宫东北角的皇极殿西庑、养性殿、乐寿堂和颐和轩里。珍宝馆是一座宝库,有各色宝石,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珍珠翡翠,还有金丝凤冠、象牙玉雕,各类珍宝举世无双;最为突出的是有一座镐多塔,重达5000公斤的大型玉雕。故宫珍宝馆自1958年开馆以来曾经进行过四次大规模整修,这次修整前,馆内设施陈旧、采光不足,展柜密封不够,尘土对展览的效果和文物保护都造成严重危害。据介绍,新的珍宝馆,从皇极殿和宁寿宫搬迁到了皇极殿西庑、养心殿、乐寿堂和颐和轩,但和原来的珍宝馆同在一个大院子里,观众们很容易找到。新馆面积大约220平方米,展出了440多件文物,其中有221件文物是老馆没有展出过的。</p> <p class="ql-block">还边走边拍摄了我喜欢的珍贵物品</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到四季民福烤鸭店聚餐,很难忘的一天!我脑海里涌现几个词:历史,文化,传统,地位,艺术,回味,珍惜当下,祝我们年年有余!</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中,把看到的景点一一查找资料,了解历史与文化,有机会再去故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