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文化园进门处</b><div> 左宗棠文化园位于湖南湘阴八甲,是2012年纪念晚清中兴名臣、爱国将领左宗棠诞辰200周年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集旅游休闲、文物保护、城市改造等功能于一体的重点景区。<div> 该景区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文襄公祠为基础扩建,占地面积280亩,包括左宗棠纪念馆、天地正气广场、左宗棠雕像、诗联碑廊、功德石柱、烽火台、年谱大道等部分,其中左宗棠纪念馆为核心部分,内设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媒体影视厅,集中展示左宗棠生平事迹。未来将按晚晴风格恢复建设八甲古街、文星塔广场、左宗棠书院等建筑。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div></div> <p class="ql-block">耸立在湘阴的左宗棠像</p> <b> <font color="#167efb" style="">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font></b> <p class="ql-block">收复新疆之版图</p> <p class="ql-block">简介</p> <font color="#167efb"><b> 左宗棠文化园外景</b></font> <p class="ql-block">左宗棠文化园广场</p> <b> 左宗棠文化园外景</b> <b> 左宗棠文化园外景</b> <font color="#167efb"><b> 左宗棠文化园外景</b></font> <p class="ql-block">左宗棠曾战斗过的烽火台</p> <p class="ql-block">左宗棠文化园简介</p> <p class="ql-block">左宗棠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左宗棠文化精华——-天地正气</p> <p class="ql-block">天地正气广场</p> <p class="ql-block">天地正气广场</p> <p class="ql-block">湖南首座景观型测量标志落户湘阴</p><p class="ql-block"> 湖南省首座新一代城市景观型测量标志已于2020年11月在湘阴县左宗棠文化园建成,成为当地一处新的热门打卡地。据了解,开展景观型测量标志建设,也成为了我省创新测量标志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p> <p class="ql-block"> 湘阴县B1916-1景观型测量标志占地面积9平方米,由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点标石、观景台、雕塑、石碑、标识牌组成,并在石碑和标识牌上详细介绍了测量标志的测绘和法律相关知识。石碑和标识牌上还分别印制了点位详情二维码和测量标志保护微信公众号二维码。</p><p class="ql-block"> 为了建好我省首个景观型测量标志,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了多位专家进行论证,省第一测绘院先后4次派出技术人员实地调查选址,坚持景观建设与测量标志使用功能相协调·致的原则,从筹备到施工完毕历时4个多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景观型测量标志集观赏性、功能性、宣传性于一体,可以为当地增添新的人文景观,实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相互融合,同时拉近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普及测绘知识、宣传测绘文化、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公民保护测量标志意识都有重要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市民在参观。</p> <p class="ql-block">测绘小常识</p> <p class="ql-block">外景</p> <p class="ql-block">左宗棠文化研究会</p> <p class="ql-block">文星塔简介</p> <p class="ql-block">左宗棠文化园背景资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是纪念左宗棠诞辰200周年文艺演出。</span></p> 2012年11 月25日 上午,纪念左宗棠诞辰200周年文艺演出在左宗棠文化园天地正气广场隆重举行,五千多人冒雨观看演出。<br><br>本台演出分文韬武略,方显英雄本色;热土潇湘,一方多情山水;中华脊梁,英才辈出时代等三个篇章。<br><br> 一场气势磅礴的开场舞《百年湘魂》拉开演出帷幕,爱国主义音乐剧《收复国土美名传》、独唱《精忠报国》、《万丈荣光》以雄浑的气势和优美的旋律将左宗棠文韬武略的英雄本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歌舞联唱、花鼓戏和导游秀等节目充分展现了我县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精彩的文艺节目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b><font color="#ed2308"> 左宗棠简介</font></b><div>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 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br><br> 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又主持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并推动新疆置省,其间他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1885年(光绪十一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清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br><br> 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在晚清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建国后又辑有《左宗棠全集》 。</div><div><br></div><h1> <font color="#b06fbb"><b> 先了解左公有关背景资料</b></font></h1> 左太傅祠,位于湘阴县界头铺镇新光村。<br><br> 太傅祠是左宗棠逝世后,左氏子孙为了左宗棠遗愿而修建的左氏家族学堂,始名“留青学堂”。<div> 左太傅祠位于湘阴县界头铺镇新光村文家垅组,是左宗棠生前曾嘱咐其子左孝同(子异),委托同宗左佑山于1911年主持修建的一所义塾,专供左氏子弟免费读书,祠坐西朝东,为泥木结构与三合土筑墙,小青瓦屋面。该祠为两进两厢,前进为太傅祠,后进为孔子堂,两厢为两层楼房,分设教室、礼堂,北边建有宿舍、杂屋,占地约有4000平方米。</div> 左太傅祠内部景色 <h1><font color="#ed2308"><b>湘阴左宗棠故居—柳庄</b></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b> 湘阴左宗棠故居—柳庄</b></font><div> 柳庄,左宗棠故居,位于湖南省湘阴县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南距湘阴县城20公里。1843年,左宗棠用教书所得积蓄约九百两白银在柳家冲置田70亩,并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座占地4.29亩、有48间房屋的砖木住宅,为砖木结构住宅。砖墙燕瓦,坐西朝东,传统民居格局。屋后是绿色的山冈,门前一汪清澈的池塘。因挚爱柳树不折性格,起名“柳庄”。从建成入住到1857年迁居长沙,左宗棠在柳庄居住14年,期间,他除研习农事、钻研农桑外,还广泛研究天文、军事、历史、时事,“读破万卷”、“心忧天下”,通晓治道,通观国事,为其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奠定了深厚基础。<br></div></h1> <h1>湘阴左宗棠故居—柳庄<br></h1> 湘阴左宗棠故居—柳庄 <p class="ql-block">长沙左宗棠墓</p> 左宗棠墓位于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从长沙县黄兴镇过东山大桥,南行约2公里, 即可见公路边的“重修左宗棠墓碑记”。从碑后登数十级石阶,“清太傅大学士属靖侯左文襄公之墓”跃入眼帘。墓前有石砌平台,配以石桌、石鼓、石香炉。两侧华表刻联语:“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 1885年12月10日,左宗棠葬于善化八都杨梅河柏竹村,即今日的长沙跳马区石门乡柏竹村,墓碑刻“皇清太傅大学士恪靖侯左文襄公墓”。1958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该墓曾多次遭到破坏,其中,1975年修建的战备公路除将墓地一分为二外,并且征用了墓地的部分石料。1977年当地为修建石桥,又将墓地中的石像生,包括左宗棠的雕像,尽行拆毁。一些盗墓者甚至打开了左宗棠棺木,左宗棠遗体也遭到扰动;守墓人黄志清重新收敛、安葬。 <br>1985年,左宗棠逝世一百周年之际,长沙市政府拨款重修了左宗棠墓,并于11月举行落成和百周年纪念仪式。墓碑字样则改为“清太傅大学士恪靖侯左文襄公之墓”。 <br>1996年底湖南省政府将左宗棠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p class="ql-block">左宗棠精神永远在在人们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