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就是当年我们看电影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到乌兰镇看电影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老年大学放假了,班长请我们看电影《过路人》。回城这么多年,有了电视后真的是很少进电影院。我们走进南京际华影院,宽阔的影院里,座椅软包舒适,音响混厚好听,影院设备都是顶级超前的,另外还有镭射厅,大小包间,真的是豪华大气。小青年边看电影边吃零食怡得自在,真羡慕现在的年青人生活是多么优越。这让我想起在内蒙插队时,到乌兰镇看电影《红色娘子军》的一件往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兰镇是鄂托克旗所在地,“乌兰”汉语是红色的意思。是我们旗的中心。离大队有九十多里地。我们那时19岁,刚从南京到大队不久,就感到大队相当冷清,除了秃秃的一片沙梁,每天只能看到几个蒙人。什么都听不懂,没有商店、没有广播,当听到邮递员小许说旗里今晚要放《红色娘子军》电影时,我们八个女知青,也不管真假,想也没想的就上了路,为看这场电影却让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们从大队出发,蓝天碧云一望无际天气不错,可没多久天空却飘来了朵朵的乌云。雨点随之而来,我们没有雨伞,就硬着头皮向前走,好在雨很快就停了。我们就继续向前走。那时我们不知应穿多大鞋子,37码的脚套在40码的棉鞋里走在沙地上重的像两个大秤陀,走都走不动,我只能脱掉鞋,把鞋扛在肩上轻装上阵,好不容易走到公路边,穿上鞋坐在光秃秃的路边等搭便车到旗里,眼看十二点已过,才等来了公社察汉淖大队的一辆大马车,那辆马车在如搓衣板的马路上,把我们的混身筋骨都抖散了。颠到察汉淖大队只好下了大车,前面近四十里路还得自己走。我们走在大路上,边走边回头看有无汽车开来,但人家看到我们这么多人,谁又肯带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乌兰镇,已是傍晚五点多了,旗广埸上真的拉起了白色的大幕,我们很兴奋,赶了九十多里的路,总算没白跑。我们赶紧买了一块面饼充饥,找了几块砖一片小木板,占了一个好地方,等着看电影。天黑了人们陆续涌进了广场,放映机果然放的是《红色娘子军》电影,当“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音乐响起,我们兴奋地站起来鼓掌。刚开始我听着音乐看着电影还很有劲,可渐渐地眼皮不听使唤了,坐也坐不住了,混身难过及了,我也管不了干净不干净了,就倦在小木板上强睁着眼看,渐渐地什么也听不到了。就这样睡着了,后来感觉有人在推我:“散场啦,回家吧。”回家?头脑一下真转不过弯来,看到人们都在向外走,才知道电影已散场了。回什么家?看万家灯火哪一间是我们的家?想想真的好累啊!跑了九十多里路看电影,却跑到这里睡了一觉,想想都心痛自己,住旅社又没钱,回大队还要再赶九十多里,我们几个人楞了一刻,一咬牙一跺脚转身走向回大队的夜幕之中。大家都不说话了,也不想说话了,默默地顺着来的方向走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幕中的大漠寂静无声,看不到人看不到住户,只听到远远的狗叫声,通向东胜的公路边没有路灯,两边全是蒿草沙堆,疲劳、饥饿、口渴、真的很无助。走着走着我们中间不知是谁叫了一声“探照灯!”我们几个人吓的立刻蹲到地上,只看到从东边远处的沙梁上如柱的光亮放射性的四射,真像探照灯啊。我们几个人立刻警惕的散开,喊到:“有情况!”跑到马路边的沙蒿丛中躲了起来。因大队当年做过这方面的宣传内蒙是边境地区,要注意阶级斗争新动向,等了半天,却看到来了一辆拖煤的大卡车,从东向西 老牛拖破车似地缓缓地开了过来。原来是卡车照明用的车头灯。我们几个忍不住哈哈地大笑起来,这一下精神好了许多。我们继续向大队走,朝着东面走,慢慢地感到东边有了亮光,天要亮了我们还没有走到大队,亏了看电影时睡过觉了,不然真的是坚持不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回到大队,想想为了看场电影,我们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饥渴不说,更不敢想如果碰到狼、野狗等情况啊!今天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小青年听,他们认为是编故事,但这确实是我们当年的亲身经历。今年9月大队八个女知青聚会时提到当年的那段经历,仍让我们大笑不止。我相信以后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事再发生了。现在我们大队的人想去旗里看电影已不是难事,家家都有汽车很方便。其实,现细细地想来,当年为看那埸电影想走就走,不计后果的冲动,这就是年轻的资本。现在再叫我们来回走百十里去看电影,绝对不想走,更是走不动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年十九岁的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