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春晚始于1983年,其实1956年的《春节大联欢》才是新中国最早的春节联欢会。当时电视在中国大陆还没广泛普及,家家户户都用被称为“话匣子”的收音机收听晚会。节目由赵丹和白杨担任总导演,张骏祥担任执行,林农担任导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5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年头。为了庆祝1955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1956年春节,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几大媒体联合主办,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春节大联欢》的录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过来这都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了,朴实的语言、朴实的笑容、朴实的社会,没有物欲横流,更没有纸醉金迷,人们全身心地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从张张笑脸中都能看到发自心底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侧耳听听“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队伍出发要上前线,放心吧别挂牵,真金不怕火来炼…”彭丽媛唱起这经典又久违了的熟悉旋律,把人们带进了50年代的遐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还没有节目“主持人”这个行业,当时的节目主持人统一称作“报幕员”,西方社会叫“司仪”。男报幕员是大家都熟悉的郭振清。当时不到30岁的郭振清凭借他出演的游击队队长“双枪李向阳”红极一时。女报幕员是与王晓棠、田华齐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八一厂曾经演过赵一曼的电影演员</span>安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著名艺术大家梅兰芳与京剧大师周信芳同台,1955年对于两位艺术家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是他们演艺生涯五十周年。梅兰芳演唱了《宇宙锋》,这是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梅派代表作。梅兰芳常说《宇宙锋》是他功夫下得最深的一出戏。在这次大联欢中,26岁的郭兰英演唱了《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5年,第一部全国性的交通法规出台,相声演员侯宝林、郭启儒在《夜行记》中生动的表演,给观看春节大联欢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由地摊艺人转变为相声大师的侯宝林一直致力于改进旧相声,编写新相声。《夜行记》在原作品进行了多处加工,以生动幽默的方式展示给观众,让人们在欢笑的同时更不忘遵守公共秩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些经典节目,还有不少全国各界杰出人物和优秀代表都齐聚在这台《春节大联欢》上,有表演艺术家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吕瑞英、周信芳、新凤霞、白杨、赵丹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的中国百废待兴,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钱学森、华罗庚等许多享誉世界的中国科学家,他们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历经重重困难,坚持选择归国效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0年这台晚会后,没有继续拍摄这种春节联欢会的影片。直到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正式举办春节联欢晚会,这种利用联欢晚会除旧迎新的文艺形式才被确定下来。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陪伴中国人年夜饭的一道特殊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本文照片及视频源于互联网,背景音乐《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由彭丽媛演唱,笔者关于1956年春节联欢会的介绍文字,编辑于2021年2月19日下午17:00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