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江畔的千年古渡,即将旧貌换新颜,你知道它现在的样子吗?

楚语乐游记

<p class="ql-block">宁波市余姚江上曾经有很多渡口,每天有很多船只往来于这些渡口之间,把余姚江两岸的居民运送到对面去。沿江的人喜欢称呼对岸的人为“对江人”。这些对江人就是通过这些渡船到达对岸的。</p> <p class="ql-block">据说越王勾践在姚江之北筑城的时候就有了渡船和渡口。这是有记载的史料,也许真正渡江的历史还要早一些。</p><p class="ql-block">因为历史的原因,余姚江畔的许多渡口,在我们还没有看到它的样子时就已经消失了。有些还在坚守着使命,每天在江面上摆渡。</p> <p class="ql-block">这些渡口里,有一个渡口前两年还在摆渡,因为造桥的需要,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渡口就是西洪渡口。西洪渡口也是一个古渡口,据说在越王勾践那会儿就有了。西洪渡口南面正对着高桥村,北面就是西洪村,摆渡人是西洪村的,“调度室”也设在姚江北岸。</p> <p class="ql-block">西洪渡口还没有消失之前,渡船非常繁忙,成了附近两岸居民往来的“交通要道”。每天天刚亮,船家就开始摆渡,两元钱一个人,有时候一家三口渡江只收五元钱。船上除了载人,还载自行车、电动车,甚至大个的三轮车。渡船不限员,船靠岸人上完就走,有时候就一个人,一样开船。</p> <p class="ql-block">西洪渡口的北岸码头边有一棵高大的树,看样子有些年头了,夏天枝繁叶茂,正好方便等船的人庇荫乘凉。周边的女人们会把衣服拿过来,站在码头的石阶上用江水洗涤。男人们会光着膀子,腰上拴着救生圈,在江里游泳。</p> <p class="ql-block">我有一段时间常去江对岸看风景,常在西洪渡口坐船。有时候站在江边的码头看渡船悠悠驶来,犹如一幅带着诗意的古画。坐在船上,看江水轻轻腾起细浪,岸上的风景渐行渐远,又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p><p class="ql-block">然而这种情形在8月28日戛然而止,因为这里要造西洪大桥了。于是西洪渡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前两天我故地重游,想一睹西洪渡口最后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西洪大桥的进度还算是快的,南北两岸的钢构组件已经架设到江面深处,看样子再开工很快就会合拢。江水里竖立着两块牌子,一块写着“桥梁施工,净高7M,净宽110M”,另一块写着“西洪渡150M”。这两块牌子,一块指向历史,一块通往未来。</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码头还在江水里浸泡着,码头边停泊着的,不再是那只曾经熟悉的渡船,而是一艘比它大很多倍的作业船。那面没在水中女人们经常洗衣服的平台,静悄悄的。岸边的那棵大树光秃秃的,没有一片叶子。枝头上生长着许多豆粒般大小的橙色的果实。防护堤边的“调度室”现在成了修筑大桥的员工考勤通道。</p> <p class="ql-block">江边的一切都在,然而却变了模样。曾经的西洪渡口再也回不去了,成了真正的古渡。也许我们再来时西洪大桥已经建成,西洪渡口将彻底被车水马龙的新桥取代。然而,渡口那艘悠悠行驶的小船,将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里。</p> <a href="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732510319281982928%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bd.baid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