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鉴赏《三国演义》之千里走单骑

博文约礼

<p>  大家好,我是濮阳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七班的杨博约,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最近我正在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其中有好多脍炙人口的著名人物和故事,上次咱们聊了“官渡之战”,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武圣人”关羽的一篇极具英雄主义色彩的故事----过五关斩六将,也叫千里走单骑。</p> <p>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历了东汉末年黄巾军大起义的战乱与董卓篡权的内耗,昔日统一、稳定、强盛的大汉王朝已摇摇欲坠,各路军阀互相厮杀。其中,《三国演义》的正统主角刘备算是比较“可怜”的了,虽然自称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但现实中却是地地道道卖草鞋的草根一族。虽有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无奈兵少将寡,更无“革命根据地”,先投公孙瓒,后从吕奉先,好不容易有个小县城落脚,结果曹操大军一到就灰飞烟灭,四散奔逃。刘备逃往河北投奔了袁绍,关羽被围困在土山,曹操爱惜关羽,劝其投降,关羽为了保全刘备家眷,勉强答应曹操,但条件是一旦得知刘备去向,便要带着刘备家眷离开曹操,回归刘备阵营。</p> <p>  曹操答应了关羽的要求,但曹操认为自己只要对关羽授予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必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关羽必定会受到感动,为曹操效力。曹操对关羽那真是全心全意,封汉寿亭侯,赐豪宅黄金,还要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请关羽吃饭。关羽呢,也确实在后来曹军与袁绍的战斗中斩颜良诛文丑,阵前立功报答了曹操。但是,当关羽得到了刘备的消息,他立即挂印封金,就是把曹操给他的官印悬挂于厅堂正中,把曹操赐予他的黄金全部封存归还。由于担心曹操阻拦,他不辞而别,轻车简从,护送着刘备的两位夫人,踏上了回归之路。一路上,他先后闯过曹军五处关口,敢于阻拦关羽的曹将都在关羽钢刀起处,尸横马下。曹操尽管一万个不情愿,但仍然信守诺言,放虎归山。</p> <p>  这段典故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成为佳话,不仅因为故事描写精彩、情节跌宕起伏,更因为关羽、曹操等人物特点的刻画极为鲜明突出。先说关羽,首先值得称颂的就是关羽的“忠”,全力保护刘备家眷是“忠”,高官厚禄不动心是“忠”,前途未卜、千里险阻要回归是“忠”。“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典故就从此来。其次体现了关羽的“义”,他时刻不忘桃园三结义中“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铮铮誓言。当曹操大将张辽追来时,关羽“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自己单刀立马,阻挡来将。可见,关羽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证两位嫂夫人的安全,兄弟之义,跃然纸上。三是体现了关羽之“勇”。书中记载“两马相交,只一合,钢刀起处,孔秀尸横马下”,对阵孟坦,关羽“只一刀,砍为两段”,对阵韩福“关公手起刀落,连头带肩,斩于马下”,“一刀劈卞喜为两段”,对阵王植“拦腰一刀,砍为两段”,最后“只一合,关公刀起,秦琪头落”。这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无不体现关羽武功高强,勇武过人,而且艺高人胆大。最后我们还要知道关羽乃是知恩图报之人。当然这是后话,关羽后来始终念念不忘曹操的恩遇,在赤壁之战孔明智算华容道时,关羽率军阻截曹操残军败将,他感念曹操旧恩,于心不忍,在曹操生死存亡之际放曹操逃出生天。可见在关羽冰冷坚硬的钢铁铠甲之下,仍然有一颗温暖柔软的感恩之心。</p><p>&nbsp;</p><p>&nbsp;</p> <p>  当然,曹操也不愧为一代英雄,他“英雄惜英雄”,不仅恩遇了穷途末路、处于人生低谷的关羽,而且宽宏大量地优待了死敌刘备的家眷,更信守诺言任由关羽离开曹营。可见曹操虽然爱才惜才,但他并不强求于某一位人才,因为他不仅胸怀韬略,更有诸多英才相辅,这又何尝不是曹操强大自信的表现呢?</p><p>读完这段惊心动魄、气贯长虹的历史故事,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忠于国家,诚实守信,不忘初心,不畏难关,磨练自我,宽厚待人,克制贪念,懂得感恩,这不正是罗贯中先生要通过这一巨著传递给我们后人的精神内核吗?</p><p> 好了,今天的阅读鉴赏就到这里了,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让我们下期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