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1979 一个排长的日记

黑松唤雪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79年10月于穆棱镇。</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幸运保存至今的两本日记。</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老战友大家过年好! </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是我军对越作战的发起日。回忆四十二年前春节前后,和全连战友们一起,在祖国东北边境执行紧急战备任务,爬冰卧雪构筑工事,誓死防御苏军入侵,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国家的那一幕幕往事,心绪难平,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我利用闲暇时间,把1977年至1979年自已写的几本日记整理打印出来保存。今天,特将1979年上半年的部分日记制作成《美篇》,发到连队战友群,以便各位老战友能够更清晰地重温那段时期的艰苦经历,为我们在国防建设上曾经做出的无私奉献而感到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周晓宁</p><p class="ql-block"> 2021.2.18 于长春</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79年1月15日,全团新兵集训即将结束前,二营新兵连全体干部、班长于穆棱镇明新村合影留念(前排左二为笔者)。</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1月20日 </p><p class="ql-block"> 新兵连集训结束,回六连。形势紧张,老兵不复员。二十三军来了三、四百人,加上新兵,全团总人数增加了近两倍,扩编4个连队,二、五、八、通信。火药味儿越来越浓,要打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1月21日 </p><p class="ql-block"> 得知被调到五连,六连一、四、七班也全部调去。下午体检,22号到职,代理五连一排长,暂住下城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1日24日 </p><p class="ql-block"> 部队已全部进入战备状态,前边绥阳二团已进入阵地,后边磨刀石三团也进入坑道搞适应性演练,唯独一团动静较轻。估计目前象这种状态持续不了几天。 </p><p class="ql-block"> 中苏双方都在紧张地战备,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备,剑拔弓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新组建连队面对的困难自然很多,尤其是生活方面很艰苦,但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局面会逐渐会好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1月27日 </p><p class="ql-block"> 春节来到,年三十要在下城子山沟里度过了,大家只能围坐在收音机旁。</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图为1979年1月15日与六连新兵排各班新兵和班长合影(上图前排左三、中图前排居中、下图前排左三为笔者)。</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1月28日 </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突然接到团里命令,要五连立即拉到穆棱镇河南大队待命,来任务了,抢修工事,做战斗准备。军令如山,立即行动。晚6时全连到达指定位置,分住在老百姓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1月29日 </p><p class="ql-block"> 初二,师、团首长来给五连看地形。指导员、副连长和4个排长参加。师里唐政委、付副参谋长,团里田政委、赵团长、王参谋长、马股长和参谋十多人。首先看一排位置,在三叉采石场东北侧突出部。 </p><p class="ql-block"> 师团首长的表情看来并不很紧张,部暑很具体,班的位置他们都要亲自定。然后接着是二排、连指挥所和三、四排。全连的防御正面很宽,大约6、7公里,形式是有依托的运动性防御阵地。</p><p class="ql-block"> 任务很重,冰天雪地里,全连的野战工事要5天之内完成。现在不能讲困难了,索性将小命押在穆棱,把血洒在祖国的山上光荣。打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就把我埋葬在山岗,再插上一枝美丽的花。” </p><p class="ql-block"> 祖国内地的亲人们,当你们在新春佳节里尽情欢乐的时候,你可知道我们这些人在干什么吗?我们正顶着严寒,在那地势险要的山上挖掘自己的坟墓。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说,为了保卫你们的幸福,我甘心情愿死在这座山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1月30日 </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三开始构筑工事,明新村对面的杏花山,单人掩体、猫耳洞、炮阵地、交通壕……上级要求5天之内要拿下来,天寒地冻,一镐下去一个白点儿,咬着牙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1月31日 </p><p class="ql-block"> 南副团长来连队看大家。以前好象见过,但不认识。指导员作汇报后,副团长作指示:定好表尺,一切重头做起;希望搞好兴无灭资,树立正确人生观;学一点科学文化知识;连队建设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1日 </p><p class="ql-block"> 1日、2日、3日、4日、5日,连续在山上挖工事,早去晚归,午饭在山上吃。真锻炼人,我平生第一次在这么紧张的日子里度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6日 </p><p class="ql-block"> 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继续在山上构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16日 </p><p class="ql-block"> 团司令部通知:连队自行组织进行82无后座力炮实弹射击。之后,将工具全部带下山。杏花山构工经过十余天到此暂停。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形势缓和了?不见得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17日 </p><p class="ql-block"> 晚,连队开党员、班长会,传达团紧急战备会议精神、中央文件紧急战争动员令、军委关于对越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动员令。传达了团里关于前出红岩哈构工的命令。团首长决定,于20日前全团移防红岩哈。如此,感觉全团向中苏边境方向前出了50多公里,形势又告紧张。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18日 </p><p class="ql-block"> 凌晨2时30分接到团里紧急命令,要求各连全装备乘上午火车前往细鳞河执行任务。情况说变就变,弄得人很紧张。二营的位置在细鳞河,此处距绥阳镇不到10公里,距中苏边境大约30公里。四、五、六连和炮连上午10时许到达指定位置。这里也是两山夹一沟,地形比穆棱镇险要。下午全营干部看地形,沟两侧山上树很多,对打仗有利,可进可退。营的防御正面约7公里,四连、六连在前,炮连居中,五连在后,是预备队。听说师里老头子们要在20号先喝庆功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19日 </p><p class="ql-block"> 上午和六连干部看地形,因为五连一、二排配属六连构筑工事。师唐政委到,透露新消息:越南那边我们已推进去30公里了,苏修有可能要动手,二营随时准备拉到绥阳,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部队与地方的通信已经中断,听说连里有人把手表卖了喝酒,村子里有不少老百姓怕打仗跑回了山东老家。战气渐浓,真能打吗?这辈子不会到此结束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21日 </p><p class="ql-block"> 团司令部通知,21号至23号三天时间,连队组织40火、82无、重机枪和埋雷临战训练,给新发的武器除油,所有野战工事要完工。还通报了20日上午8时05分,二团在埋设反坦克雷时发生事故,造成一死一伤。战事未开身先亡!团长电报:准备暖洞过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26日 </p><p class="ql-block"> 细鳞河第一阶段构工结束。40火、82无阵地进度较快,比在穆棱那里有经验了,战士们的情绪也高。中午在山上吃饭,汽车拉上来的馒头和菜都冻硬了,没法吃,只好点堆火把馒头扔进去,待烧黑了一脚踢出来,戴着手套扒壳吃芯。渴了破冰取河水烧,浅黄色的,里面的小鱼也被煮熟了,大伙戏称为“鱼汤”。近两个月没洗澡,干部战士脖子上都有黑圈圈,军装一个比一个脏,有的兵衣服上刮了好几个大口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28日 </p><p class="ql-block"> 上午连队搞战备形势教育。下午全营干部会,廖副政委、冯科长、南副团长分别讲形势和战备问题。 </p><p class="ql-block"> 廖副政委:1、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认识问题。越南称霸东南亚的野心由来已久,到目前是恶性发作,搞印支联盟当霸主。我国曾经援越二百多亿美元。 2、继承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冯科长:开展战时杀敌立功竞赛,有许多高招。 </p><p class="ql-block"> 南副团长:下步工作,一是战备思想落实,构工要做到能打、能藏、能生活;二是搞好群众性练兵活动,看谁学得好、学得多、学得快;三是尽快提高干部的作战指挥能力。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29日 </p><p class="ql-block"> 搞了三天应急训练,40火、82无实弹打得不好,大部分射手技术不行,这样的状况是打不了仗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3日—8日 </p><p class="ql-block"> 到绥阳高炮营,参加师举办的连排干部临战短训班,主要内容是82无、40火、地雷、爆破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9日 </p><p class="ql-block"> 连队休息。晚上看了场电影《独立大队》,郭振清、钟叔煌主演。还能看电影,说明形势叫不紧张。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10日 </p><p class="ql-block"> 以班为单位进行第二阶段构工总结。</p><p class="ql-block"> 忽然收到大庆两个同学的来信,见字如面,一阵欢喜。外界通信恢复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18日 </p><p class="ql-block"> 连队撤回穆棱镇,仍住在河南村。居然活着回来了!开始时谁也不敢想、不愿想。紧急战备至此结束,1979,难忘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当年部分日记照片。</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29日 </p><p class="ql-block"> 团里突然通知,五连去红岩哈配属三团进行国防施工,打坑道。全团只有我们连去。这又是一项艰难并充满挑战的任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30日 </p><p class="ql-block"> 带三班跟连长去红岩哈设营。红岩在穆棱东约25公里,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帐篷设在靠近公路的林子里。周边友邻部队很多,已经知道的就有六十八军4个团、二十三军2个团,我们师有一个团和一个施工营。看样子好像要构筑师规模的永备工事。将来一旦发生战争,这里一定是两军必争之地。据说如果这地方失陷,向西一直到磨刀石都无险可守。因此,国家在这里下了很大本钱。我们连的任务是打一条连坑道,马蹄形180多米长,没有风钻,用手锤干,即便24小时三班倒,估计至少也要干到入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4月1日 </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紧急战备突击提拔的排长都下令了。这样,我开始在一条新的漫长的道路上跋涉。军旅之路要走多少年?不死的话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当兵的时候没打算在部队长期干,赶上紧急战备不让走提干了,心里既高兴又别有滋味。既然走了就走到底吧!父亲说:要脚踏实地干好工作,不能三心二意,不能为各种风向所动摇,加强学习最重要。我也是这么想,应该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这个目标需要克服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历史自己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4月5日 </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天准备,今天正式开工。开口是“八”字形。一组排炮过后,崩飞了植被,露出大面积黄沙砾,七、八十公分厚的冻土层很快就启开了,再往下就越来越硬。昨日的雪下得很大,气温下降了很多。早晨起来不得不重着棉装。那些躺在地上枯死的柞木干上,又新长出了一层木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4月8日 </p><p class="ql-block"> 全排的情况总的看正常,但应该注意的是个别人的病多了起来。这一方面与环境条件差有关,另一方面也有其内在因素。这个兵积极性的曲线总是呈很不规律的大波浪状,一时升得很高,一时又落入深谷,这种状态已持续了一段时间,我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如果任其发展,对其它同志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4月10日 </p><p class="ql-block"> 连里让我和四班长去牡丹江师部学习坑道挖掘技术,8天时间。上午八点半同三团的人一起乘车前往。牵引车坐20多人外加5个汽油桶很挤,没穿大衣吃亏了,被冷风吹了3个半小时,下车后手脚麻木脸紫青。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4月12日 </p><p class="ql-block"> 上午8时,师部礼堂。师长、政委来看望大家,赵副主任作动员。接着不知哪个单位的刘参谋当教员讲课。第一课:掘进。第二课:被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4月25日 </p><p class="ql-block"> 团里电话通知,让我去省军区学习参谋业务,28日到省军区教导大队报到,喜出望外!但突然撇下全排在山上遭罪的20几个弟兄,心里也挺难受。当了三个多月的排长,经历了紧急战备的生死考验,与全排及五连的所有干部战士同甘共苦,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79年6月于黑龙江省军区教导大队参谋集训队。</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