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空军一路走来,创造奇迹!

花仙子

<h3> 今天的人民空军如此强大,但人民空军的创建和成长,可以说是创造了无数奇迹!<br> 父亲在回忆录里记述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决定在东北创建一所航校,为建立人民空军培养人才,并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早年在苏联留学的常乾坤和王弼等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杨尚昆等领导还专门接见了常乾坤和王弼。刘少奇说:东北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主要基地,估计应该有很多航材,这对我们来说是兴办航空事业的一个有利条件。任弼时说中央决定派航空干部去东北,设法培养一些种子,你们赤手空拳去创办航校,有许多想不到的困难,要多请示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br> 王弼和常乾坤接受任务后,于1945年9至10月间率领三十多名航空技术干部分两批从延安出发,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1945年底才到达东北(路程都如此艰难,创办航校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在他们一路跋涉期间,东北的航空技术人员刘风、蔡云翔等同志已经积极地开展工作,他们从辽东地区收集了十余架飞机和器材,并接收了一个以林弥一郎为大队长的日本航空大队的投降(东北民主联军派人向他们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欢迎他们帮助我们创办航校,该航空大队于1945年9月归降东北民主联军,时任民主联军参谋长的伍修权为了表示诚意,当场把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把勃朗宁手枪赠送给林弥一郎作纪念,使他们深受感动,表示愿意为创办航校出力),遂经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这个航空大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后经扩充,于1946年1月将航空队改编为航空总队。<br> 王弼、常乾坤一行人到达东北与航空总队会合后,立即投入航空学校的筹备工作,他们冒着严寒跑遍东三省,通过各种办法搜集到各型破旧的飞机一百二十多架,发动机二百多台,仪表一百多箱,油料近千桶以及其他的航空器材,在各地人民政府和群众的帮助下,用肩膀扛,马车拉,把所有物品运到通化。经过了半年左右的艰苦工作,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于1946年3月1日在吉林省通化市宣告成立,校长是朱瑞,政委是吴溉之兼任,白起任副校长,顾磊,黄乃一任副政委。(党中央、毛主席是何等英明,在还没有取得全国的胜利,条件还万分艰苦的情况下,就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父亲在晚年的时候,经常提起老航校的艰苦,航校多次被国民党的空军飞机狂轰乱炸,到处搬家,所到之处应属密山时间最长,父亲学机械时,都是在密山,全校从上到下所有人员都吃一个灶,吃的都是玉米茬子粥,玉米面窝头,盐水煮白菜、土豆等,周末才能吃上一顿面粉做的馒头;学员晚上也要站岗;寒冷的宿舍,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嘴巴都跟棉被冻在一起了,但就是那样,也没人放弃。没有飞机,技术人员拆东墙补西墙,从这个飞机拆个机翼,那个飞机拆个轮胎、起落架,用现在的话就是攒了一架飞机,就开始训练了;没有航油,自己提炼高纯度的酒精代替,大家自己动手修跑道,建机窝,盖宿舍,没有初教机、中教机,直接上九九高教机……这样的航空学校,全世界绝无仅有!父亲从1946年6月被分配到东北老航校学习机械,于1947年4月20日毕业,之后进入飞行班二期学习飞行,父亲说,改学飞行,是他人生的转折,没有初级和中级教练机,直接上高教机,先后飞了九九高练、九七高练、九九袭击机和隼式战斗机等四种机型,飞行时间100多小时,于1949年8月13日毕业。老航校的飞行学员,比后来成立的六所航空学校的飞行学员飞行小时数多了不少。<br> 1947年1月,刘善本被任命为东北老航校副校长。说到刘善本,不能不提及1946年6月26日跟他一起驾驶当时最先进的B-24轰炸机“美玲号”起义到延安的机组成员,他们是:唐玉文,张受义,唐世跃。他们四人都是留美学习飞行的,据唐玉文的儿子唐铁威大哥说,当时毛主席还几次在家里请他们四人吃饭,跟他们说希望他们去东北老航校工作,后来他们都去了老航校工作,唐玉文是到东北以后再没离开的唯一一位。同年2月,在抗日战争初期被选送到新疆,学习航空的方子翼等29名红军干部,也从延安到达丹东(当时叫安东),被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同年9月,经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由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刘亚楼、东北军政大学副政委吴溉之分别兼任航校校长和政委,常乾坤、王弼分别任副校长和副政委、薛少卿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随着领导班子的加强,航校的培训规模也有所扩大。<br> 1949年1月8日,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并向全党发出的关于《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指示中,正式提出:1949年及1950年,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从而把建立人民空军摆到了重要日程。建立空军,首要的任务是培养飞行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当时有两条途径:一是送到国外培养,二是自力更生,自己开办航校,请外国专家来华协助,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是后者。当时,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在苏联访问,中央于7月26日即电告刘少奇与斯大林会晤提出:为了尽快建立中国的人民空军,需向苏联购买一批飞机和装备,并请苏联专家来华协助创办航校。苏方表示同意,随后,我方即派出刘亚楼率王弼、吕黎平等人去莫斯科商谈具体事宜。最后达成协议,由苏联帮助中国创办六所航空学校(二所轰炸机航校、四所歼击机航校),卖给中国各型飞机434架,派出专家848名来华协助工作。<br> 1949年10月6日,中央军委批准了创办六所航校的方案,至此,东北老航校完成使命。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很快选定校址:<br> 第一轰炸机航校在哈尔滨,<br> 第二轰炸机航校在长春,<br> 第一歼击机航校在锦州,<br> 第二歼击机航校在沈阳,<br>  第三歼击机航校在济南,<br>  第四歼击机航校在北京。<br>  鉴于东北老航校尚有一批日籍航空技术人员和飞机、器材,决定在牡丹江成立一所运输机航校。为了统一序列,经中央军委批准,又将上述航校依次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至第七航校,七航校的前身就是东北老航校。航校建立之快之多,可谓奇迹!<br>  在创办航校的同时,空军领导机关也很快建立起来了,它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机关和中央军委航空局的机构为基础组成的。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时年39岁,1910年2月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1929年19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1936年在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由一名红军战士一步步升任到师的领导岗位。1939年奉命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即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于1946年回国,参加解放战争,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等职务。(刘亚楼司令员的一生很传奇,很伟大!因为有一个好养父,有一个好老师是他人生转折的起点,有勇有谋,英勇善战深得毛泽东主席的厚爱,所以我觉得毛主席早就决定让刘亚楼当第一任空军司令,也只有刘亚楼能胜任。刘亚楼即会打游击战,又会打正规战,把游击战和正规战充分结合,发扬光大,征得中央同意,在陆军的基础上成立空军是创举,用陆军的作战经验总结出空军的空战战术,使得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中一鸣惊人。刘亚楼司令员和他那一代空军领导为人民空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br>  首任空军政治委员萧华,1916年出生,江西兴国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央红军。<br>  担任第一任空军副司令员的常乾坤,是航空技术专家。1925年在孙中山创办的广东航空学校学习飞行,1926年去苏联深造,继续学习飞行,后学航空工程。曾任苏联红军独立航空队准校领航员、大队长等职。1938年回国,倡议并创办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受命创办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并担任校长,后任中央军委航空局局长,具有丰富的航空知识,编写和翻译过《飞行原理》、《飞机学》、《领航学》、《射击学》、《空气动力学初级教程》等书籍,为空军航空技术教育、理论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br>  空军第一任副政委王弼,也是一位技术专家。20年代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27年改学航空技术,先在列宁格勒空军地勤学校学习飞机维护,后到茹考夫斯基空军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飞机、发动机设计制造,毕业后在苏联空军任准校工程师,总检验师等职。1940年回国,与先期回国的常乾坤一起倡议并创办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常乾坤一起受命创办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先后任该校政委和中央军委航空局政委。<br>  首任空军参谋长王秉璋,也是老红军,参加过万里长征。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十七军军长等职。<br> 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致电各军区、各野战军,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从此,人民空军正式诞生!<br>  空军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集中力量办航校,当时的口号是"一切为了航校",在上下(不光是空军)的一致努力下,各航校于1949年12月初,相继开学。为了加速完成各项训练任务,空军领导指示:将原在东北老航校学习,已经有一定技术基础的89名飞行学员、20名空中领航员学员,分配到各航校组成速成班,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学习苏制作战飞机(在此之前学习的都是日式飞机的驾驶)的改装训练(父亲就是1949年底到位于沈阳的四航校速成班学习飞苏式飞机,同去的还有邹炎叔叔。他们俩从山东临沂革命大学就在一起,后又一起于1950年7月被分配到第四混成旅,直到父亲与1950年底调到成立于1950年10月1日的空三师才分开)。同时将老航校107名地勤学员和刚从陆军选调来的460名地勤学员,分配到各航校组成地勤学员速成班,与速成班同时开训的还有从各野战军和各军政大学等单位挑选来的一期甲班学员2366名,其中空勤学员930名(抗美援朝时父亲的僚机焦景文叔叔就是那时候选入位于北京南苑的第六航校学习飞行的。1950年初冬,他就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空三师。在航校时,他们学习苏式初教机,没有经过高教机训练,直接改装米格--15。),地勤学员1436名,学制一年。<br>  195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混成旅成立后,飞行员是从各航校分配来的。父亲就是当年7月从第四航校速成班分配到11团29大队任中队长的,飞的是拉--11活塞式歼击机。8月,又被调到10团学习驾驶米格--15歼击机。1950年10月17日,在陈毅市长的主持下,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兼第四混成旅旅长聂凤智等人一起,在部队驻地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正式接收了帮助上海地区执行防空任务的苏联空军巴基斯基部队的飞机装备。10团的飞行员,驾驶刚刚改装的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进行了飞行和特技表演,受到了各界的称赞!此时,飞行员平均在米格飞机上飞行16小时25分钟。<br>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创建和飞行员及各种技术人员的培养,到后来入朝空战,在世界航空史上绝无仅有,堪称奇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