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我的母亲(童年及往事回想之一)

天梦YJ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font color="#39b54a">杨 继 荣 <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6%9D%A8%E7%BB%A7%E8%8D%A3/7129385?fr=aladdin&bk_tashuoStyle=topLeft&bk_share=wechat&bk_sharefr=lemma"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杨继荣 百度百科词条</a></font></b><br></h5> <h1><p></p><p>  <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前记:本篇小文是我数十年前在母亲六十大寿生日前夕写就的,当时大学刚毕业, 一人</b><font color="#b06fbb"><b>独自</b></font><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工作在四川,远离家乡及母亲,思乡思母心切,故此在母亲60大寿来临之前的某晚独自静坐于办公室内,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童年时发生在我与母亲之间的各种事情与生活场景一件件一幕幕像过电影似的浮现于脑海,让我感慨万千,激动异常!于是促使我提起笔来,一气呵成,便是今天呈现出来的“我与我的母亲”这篇小文。</b></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font color="#b06fbb"><b>文中饱含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发生在我、我的母亲及家人之间的生活趣事及一些刻骨铭心对我来说却是影响深远的往事,有写到自己童年少年时期的一些糗事,有写专属于我的高考故事,也有写家庭母亲及儿女兄弟姐妹,情节丰富,生动有趣!</b></font></p><p><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br></b></p><p><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文中记载的所有情节全部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这我可以以自己的人格担保。</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记得当时为了赶在母亲60大寿时能看到此文,我特意在母亲的阴历五月初六的生日之前一周写就此文,然后邮寄给我二哥,正好赶在了母亲生日前一天寄到,据说在母亲60岁生日当天,我的2个姐姐及3个哥哥齐聚在母亲身旁,由大姐将此纪念小文完整的念给我的母亲听,前后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当时大家特别激动,每每念到情深之处时,哥哥姐姐们都是泣不成声,热泪盈眶!这大概是给予我的最大补偿和安慰吧!</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本次在整理旧物旧作之时, 重阅此文,仍然感动得不能自已,故略加整理,并且还特意添加了一些儿时的关于母亲及我们的一些老旧照片(其中有些甚至是经过照片抢救修复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及部分反映我们子孙后辈在老人家</b><font color="#b06fbb"><b>福荫庇佑下</b></font><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幸福生活的新照片(因为我们现在所有这些美好都应归功于慈母)以使文章的纪念意义更强!现特记载在美篇上,仅供家人及好友阅读,以志对母亲永远的纪念!</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慈母名叫</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虢菊英</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虢,读音:[guó])<b>,</b></span><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早已于2007年8月离我们而先去天国,聊以自慰的是在母亲最后的这十几年里我可以一直在她老人家身旁尽力尽孝直至老人家临终的最后一刻。我永远记得母亲临终前看着我的那么充满慈祥关爱的眼神及恋恋不舍的神情!愿慈母在天之灵安息!(配乐选择的是著名的小提琴名曲《圣母颂》)</b></p><p class="ql-block"><br></p></h1> <h1><p></p><p style="text-align: left;"></p><p> <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font color="#ff8a00"> </font></b><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 </b></p><p></p><p style="text-align: left;"> <b><font color="#39b54a">早就想要放开我的笔,尽情地写出多时来一直藏在心底里的对我那历尽艰辛、饱尝茹苦、既平凡而又伟大的慈母的热爱和敬仰之情。</font></b></p><p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39b54a"><br></font><font color="#39b54a"> 现在,在慈母六十大寿之际,终于有了这机会,我为此感到特别欣慰!</font></b></p><p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39b54a"><br></font><font color="#39b54a"> 是的,每个人都有母亲,几乎每个人对母亲都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母亲是慈善的化身、是爱的源泉!</font></b></p><div><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p><font color="#39b54a"><b> 如果有人发问:在一生中什么孕育了你性格、思想的雏形?那我相信,一百人中会有九十多人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母亲!</b></font></p><p><font color="#39b54a"><b><br> 是的,母亲给儿女们的影响是无时不有的,它通过各种细微的事情潜移默化于儿女们的性格及思想中。</b></font></p><p><font color="#39b54a"><b><br> 啊,母亲,在您六十大寿之际,请接受您的儿子奉献给您的——心的赞歌!爱的鲜花吧!</b></font><br></p></h1> 早期的全家福照片(通过照片修复保留) 早期的我拉小提琴的照片 <h1><p><font color="#39b54a">  <b>对于童年,我有很多美丽的回忆,这些回忆有的很清晰、有的却很模糊、甚至是支离破碎。她们像一只只彩色的鸟,时时飞进我的记忆之笼,扰得我不能平静。其中关于母亲的回忆,占了很大一部分。</b></font></p><p><b><font color="#39b54a"><br></font><font color="#39b54a"> 每当夜阑人静,回忆着童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及轶事时,竟每次都能从中感受到很多东西,明白不少道理。</font></b></p><p><b><font color="#39b54a"><br></font><font color="#39b54a"> 记得在我开始能对周围的世界进行幼稚观察的时候,母亲给我的最初印象是:整天忙忙碌碌。天刚麻麻亮就起床买菜,然后就急匆匆吃早饭,忙不迭赶着去上班,下班回家后就忙着烧火做饭、洗衣服,晚上还要做针线活,一直到很晚才睡觉。看着母亲一天忙到晚,天天如此,我那时曾幼稚地想到:也许世界上所有做母亲的都是这样子吧。</font></b></p><p><b><font color="#39b54a"><br></font><font color="#39b54a"> 但我错了!几年后我发现其他的母亲并不都是像我母亲这样劳累,她们有的甚至很清闲,可以一天到晚打牌消磨时光。就因为我母亲生了六个儿女,家里家外多半是她一个妇道人家撑着,因此才只得这样……</font></b></p><p><b><font color="#39b54a"><br></font><font color="#39b54a"> 我不禁要感叹:母亲啊,您当时为什么要生下这么多儿女呢?害得您操碎了心、愁白了头,不然的话,您一定会过得比现在清闲、舒适得多?哪怕是少生一个,我这最小的儿子就不会出生。我宁可当初没有我的入世,可以换来压在您肩上沉重生活担子的些微减轻!</font></b></p><p><b><font color="#39b54a"><br></font><font color="#39b54a"> 反观现在,一些年轻的母亲为了一个、两个儿女就喊太忙、太累,她们可曾想到我那有六个儿女的母亲?如果她们听说了或想到了我母亲那时的艰辛,也许现在根本就不会这样叫苦连天了。<br></font></b></p><div><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p><b><font color="#39b54a"> 有人说,生活象地球一样有它的两极:苦与甜、不幸和幸福。然而人们往往只了解和习惯于其中的一极,这算不得完整的人生。只有既受到生活的折磨,同时又尝到生活的甜蜜,这才算得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人生。</font><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b></p></h1> <h1> <font color="#39b54a"><b>是啊,我每每在想,我的母亲已经六十岁了,这六十年里,她老人家的生活确实太苦了。苦,她是受够了。但甜呢?可能还没尝到或刚刚尝到。要让母亲的余生尝够甜,晚年过得幸福愉快,这才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职责!</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br> 很遗憾,虽然现在在我们家我算是书读得最多最高的,可字却一直是写得最差的。记得还在我读小学时,有一次我胡乱地做完了作业正准备去玩,突然母亲把我叫住了。“你呀,怎么搞的?字写得象鸡爬的?”母亲责怪我道。当时我感到很奇怪,母亲怎么会看出我的字写得不好?她又不曾上过学、识过字。“妈,你又不识字,怎么说我的字写得不好?”“谁说我不会识字?你妈还是读过几天书的呢!”说着母亲拿过我的笔示范似地写了好几个字。是哪几个字我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几个字个个工工整整,笔划竟真的是横极平、竖极直,我当时惊叹极了(后来听说母亲的毛笔字比钢笔字写得还好呢)。接着母亲又把我的课本拿在手上,凑在离灯极近的地方,眯缝着眼晴,有顿有锉地念开了课本。那认真的神态,至今还栩栩如生地映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始终不能忘怀。</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br></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br> 后来母亲告诉我,她小时候曾经上过学,但由于家里活多而经常缺课。尽管这样,在每一次期终考试时,母亲却仍然总是拿到前几名,这使得同学们特别是那些男同学们极为钦羡(关于这一点,后来我从我同学存见的父亲那里得到了证实),老师也刮目相看。可惜只念了不到三年,就因为家里太忙(当时外公家里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作坊)且缺钱而辍学了。说到这里,母亲的脸上一下子变得很失落,似在惋惜自己当初迫不得已的辍学,这同她讲到自己考试得第一第二名时那神采焕发、得意满足的神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甚至有一次母亲还挺神秘的悄悄告诉我,根据杨氏族谱上记载,我们杨家还是著名的杨家将后代,我就是杨家将里杨六郎杨延昭的第35代直系子孙呢!并且母亲的娘家虢家也很不一般,她也是名门之后,她们虢家原本是皇亲国戚,是古代虢国夫人的后代。(难怪呢,我从小就一直纳闷,怎么咱母亲的姓这么生僻,姓“虢”,这姓极少见。还别说,这姓也着实威武得可以,你看吧:一个豹字旁再加上一个老虎的虎字,一看就会给人有点威风凛凛的感觉啊!)<br>对于母亲说的这些,我当然完全相信——因为我还从未发现母亲何时骗过任何人。要知道,这些虽然无从确切考证,但当时我听后,是感到多么高兴和自豪啊!——为母亲!为家族!当然也更是为自己是这样的母亲的儿子!(后来当有机会时我竟真的去考证了一番,在我们常德杨氏祠堂的杨氏族谱上得到了验证,但这也不一定就确切,不过总可以当做一个美好的传说吧。有关杨氏族谱的记载照片附于文后)。</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br></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br> 是的,母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工人和家庭妇女,可是她的内心却多么聪慧啊!原来,母亲并不是生来就只能作家庭妇女的。如果她也象我们这一代人,生逢其时,或者出生在一个能供养她念书的富裕家庭,能从小学、中学一直读到大学(完全可能考上的),那么,我们的母亲就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富有造诣的人啊!林巧稚式的女教授一一不可以吗?居里夫人式的女科学家——未必不可能!哎,只是因为不幸的生活埋没了我那慈祥的母亲的智慧和才能。可惜啊!太可惜了!<br> </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br></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因此,从那时一直到现在,对母亲没能念成书的惋惜之情,一直深深的埋存于我心中!我想,可能一直会伴随到我老去吧!</b><br></font><br></h1> 早期咱们杨氏四兄弟河洑山上坐在一松柏树上留影 <h1><b><font color="#39b54a">  </font></b></h1> <h1><p><font color="#39b54a" style=""><b>  我要说,如果没有和母亲的这次谈话,我也许不会成为现在这样有点小出息的人。是的,这次谈话使我知道了:母亲原来是那样的聪明和有才干!女生……前几名……经常缺课……仍然是前几名……!多么带劲!这好了不起啊!童年的幼稚和虚荣心竟使我好多天里都一直为我的这个发现而陶醉和振奋,当时我比同小伙伴们打架打赢了还兴奋,还会在小伙伴们面前得意极了,做出一些很神气十足的举动来,并不时地向他们传说着我母亲的光荣成绩,因此引来小伙伴们不少的钦羡。<br></b></font><font color="#39b54a" style=""><b> </b></font></p><p><font color="#39b54a" style=""><b> 记得后来长大时甚至考上大学后,当很多旁人开玩笑地问我:你们一家人读书怎么都这么聪明,一定是遗传基因好吧的话的时候,我就会毫不犹豫骄傲而又响亮地回答说,当然啊,我们都是跟着我妈转的!有时还会把母亲那光荣的念书史摆谈摆谈呢!</b></font></p></h1> 早期全家福照片 <h1><p></p><p><font color="#39b54a"><b>  </b> <b>在此之前,我是很调皮的,成绩也并不见特别突出。但从此时起,我似乎忽然感到了母亲的读书时的优秀和出色对我的暗中鞭策。母亲能这样,我做儿子的难道就不行吗?既使赶不上,至少也不能差得太多而给母亲丢脸啊!我的好胜心是很强的,因此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母亲争气!觉得自己要再不能拿第一名,第二名,就不算是母亲争气的儿子了。也怪,从这以后,我竟然真的基本上可以期期拿第一或者第二第三名了。而每当这时,我就会第一个跑回家,俏皮地扮着哭丧的脸垂头丧气地告诉母亲:“妈,这次没考好,得了个倒数第一名。母亲听后就会有点生气地责怪我道:“没出息,还好意思说呢!”但没等母亲说完,我就会“啪”的一下,飞快地将成绩单往母亲手里一放,得意地大声告诉母亲:“妈,您的儿子有出息得很呢!不是倒数而是顺数第一!”</b></font></p><p></p><p><font color="#39b54a"><b> </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通常我是当着母亲车间的工人同事们的面报告喜讯的,因为我觉得这样更带劲!这时,母亲总是先认真地眯缝着眼睛看看成绩单,然后乐呵呵地看着站在她面前得意洋洋的我说道:“好,有出息!中用!”仅仅简单几个字的夸赞,然后是喜滋滋地望着我,一边听着周围同事们“不错,你儿子真有出息”!“虢三妹啊(母亲在家排行第三),你看你这个儿子真争气!”之类的夸赞,一边客气地回答着:“哪里,看有什么出息”之类的客套话。</b><br></font><font color="#39b54a"> </font></p><p><font color="#39b54a"><b> 每当这时候,我总要乘机撒撒娇,提点小要求,做母亲的这时候也一定会高高兴兴地满足争气了的儿子的要求的。后来当初中、高中,我先后当上了学校的大队长、学生会主席等“官职”时,我每次都这样告诉母亲:“这是全校学生中最厉害的呢!”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母亲就会用手指头轻轻地点着我的头,直说:“小骄傲鬼!”但我却把头一偏,反击道:“我有骄傲的资本,别人还没有呢!”“真是骄娇二气严重,看我告诉你老师去!”每当这时我只得赶快求饶,怕真的告诉到老师那儿去了。结果母亲得意地一笑:“下次还这样骄傲,一定不包庇你了!”但记得后来终究因为我那立进姐告了密,老师还是知晓了,害得我挨了学校一次比较严重的批评和处罚。</b></font></p><p><b></b></p></h1> 我的一双儿女梦梦天天姐弟情深 <h1><p></p><p> <font color="#39b54a" style=""> <b>儿时,我们家居住在常德市武陵区的</b></font><b><font color="#39b54a">河洑镇,当时的河洑镇可是常德的工业重镇,有好几万人口,数十个著名的工厂企业都在此扎根,比较有名的就有常德昌明锅厂,常德机械厂,常德无线电元件厂,常德化工机械厂,常德粉末冶金厂,常德玻璃厂,常德沅水局工区,常德竹木局,常德林科所等等。著名的国防三线厂红光仪器厂(后改名为华南光电仪器厂)就着落在镇郊几公里外,这里是依山傍水的好所在,自然环境优美,镇的前边就是著名的沅江,镇的背后就是绿草幽幽树木成林的武陵山脉的分支河洑山。</font></b></p><p><b><font color="#39b54a"> </font></b></p><p><b><font color="#39b54a"> 因为是文化大革命尾期,所以经常会开会。记得有一次,学校推选我在全镇万人大会上发言时,台下竟有好多人在打听这是谁家的小孩,还挺有水平,胆量也真不小。以至于这以后好些天里,镇上的广播也在接连播放我会上发言的录音,一些认识我的大人碰见了我后都称赞我或善意地调侃和笑话我。母亲也总是拿笑脸对着我。吃饭时夹最好的菜给我,甚至邻居串门或到舅舅那儿去时每次都带着我。</font></b></p><div><font color="#39b54a" style=""><b><br></b></font></div><p><font color="#39b54a" style=""><b> 那时候,我最爱“赶脚”跟着母亲一起到舅舅那儿去了,我爱坐着听大人们“扯白话”,似懂非懂的,挺有意思。更吸引我的,还是每次去了都能被舅舅舅妈当做“小客人”招待而吃到一些好吃的东西。记得每当得奖和得第一名后,我总会两只小手撒娇地吊在母亲的脖子上,问道:妈,这么久没去舅舅那儿了,今天晚上我陪你去,好吗?这时,母亲先是假装不同意,但最后却总会同意去。去了后,照例母亲和舅舅会把我夸奖一番,这时我就会感到很满足,觉得这是为母亲和舅舅争了光。</b></font></p><p><font color="#39b54a" style=""><b><br></b></font></p><p><font color="#39b54a" style=""><b> 记得有一次,我听别人说舅舅就是妈妈的哥哥后,赶忙回家问母亲:“妈,别人说舅舅是妈妈的哥哥,对吗?这么说,大舅舅就是你的哥哥了?””是啊!” “那怎么你要和大舅舅大舅妈分开住呢?看,我就没有和哥哥姐姐们分开住啊?”“说傻话,你还没有长大呢!长大了你们也要分开的。”我对此似懂非懂,弄得好些天都在担心会和哥哥姐姐们分开住。 </b></font></p><div><p><font color="#39b54a"><b> </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记得还有一次,母亲正和邻居好友聂家姨妈坐在屋外阶沿上讲白话,我竟坐在旁边听开了。听来听去,我听明白了,原来她们是在说某人结婚之后怕老婆,由此对自己的妈妈也照顾得不好了。这时我激动的插话了:“如果是这样,那我今后就不找老婆了!”“真的?” 聂家姨妈大笑着不相信的问道。“不信你们今后看!”此时,聂家姨妈一边笑也一边说:“好,你记住你今天说的这话,到时候我可等着看啰!”</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母亲对我总是非常慈蔼的。当然,偶尔也有打我的时候,但多数是笑着轻轻地打几下,一点儿都不痛,以至于我好多次曾笑着说打轻了,象是给我抓痒一般。有几次甚至嬉笑着恳求母亲再打重点。这时母亲一边说着:“看我不打死你!”一边似乎就很重地打了下来。可是奇怪,落到我身上的手一点也重不起来,还是那样轻;这时我就更加得意地高声说:“还是不痛呢!”母亲就会边说:“好,不痛!看我这回拿扫帚抽你!看你疼不疼!”就去寻找扫帚。但没等她拿到扫帚,我却早已一阵风似地溜之大吉了。</b></font></p></div></h1> <h1></h1><h3> <font color="#39b54a"> </font></h3> <h1><p></p><p> <b> <font color="#39b54a">但有一回母亲却第一次重重地打了我。记得那是在有一天晚上继世哥不知因为什么事责怪了我,我就和他顶了起来。大概是因为在家数我最小,母亲总是护着我,所以我的好胜心很强。当时继世哥打了我几下,我竟拿着教练用的木制假手榴弹朝他的脚砸去,当时我本想只吓吓他的,没想到结果不小心却真把他的脚趾砸出了血。当看着他弯腰捂住脚时,我慌忙跑开了,心里很是害怕。晚上玩到很晚才敢回来睡觉。结果刚刚脱衣上床,母亲就从床上把我拉了起来,巴掌落在我的小屁股上。不知怎的,我这时才第一次感到母亲的手原来竟可以打人打得这么重的……。<br></font></b></p><div><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p><font color="#39b54a"><b> 初中毕业后,我为转学读高中做了一件傻事,得罪了学校领导,为此不但转学不成,还险些丢了学生会主席的“官职”。当时全家人对我是群起而攻之,纷纷指责我。连平时不多说话而我却十分信赖依靠的大哥也指责我,而且还提出了干脆不让我上高中的“提案”(那时候只有大约50~60%的初中生可以上高中),不知是故意要用激将法来激我还是吓我?全家人对此竟纷纷表示赞同。我当时那委屈劲儿,真是够那个的了,只觉得鼻子一酸,泪珠儿扑嗽嗽地落了下来,我委屈啊!我在校几乎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学校里老师谁不夸我聪明,就连全镇的人都知道,你们没看见听见吗?在刚上高中几天学校就选我做学生会主席,这是全校第一呢?你们呢?大哥你别神气,你读书时才做到中队长呢!当时还被比你小的当大队长的小哥管着呢!我从小就最佩服小哥的“厉害”了,听说他刚读三年级的时候就写了一篇长长的作文,棒着呢!还拿去比赛了。可是小哥也没有我厉害啊,他只是小学时当了个大队长,上初中时(当时考上了湖南省重点中学常德市第一中学,那个时候一中设有初中部)就没有了。我呢?……</b></font></p><p><font color="#39b54a"><b><br></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那时的我真是满身孩子气,幼稚得厉害。越想越委屈,越比越气,竟索性大哭了起来,大喊着“我要读书!我要读高中!”一个人冲进了里屋,趴在床上、伏在枕头上尽情地哭了。过了一会儿母亲走过来,轻轻地劝说着:十二、三岁的小大人了,还哭鼻子好意思?我立即发泄我的愤怒:“他们为什么不让我读高中?” “你以为他们说的是当真的吗?哄你的呢!就算是当真说的,还有我这当妈的在啊!我当妈的说了算!既然你这么想念书,那就让你继续念吧!”啊?我的好妈妈,您真好!可我听到母亲说的这些话,没有马上破涕为笑,反而更加情不自禁地大哭了起来。</b></font></p><p><font color="#39b54a"><b><br></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我知道母亲吃了没有多念书的苦头,我相信母亲绝不会让他的儿子、孙子继续吃这种苦头的。多么好的母亲啊!我不能设想,当时如果母亲也不让我上高中的话,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或许是个不错的钳工,也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电工、车工、铣工……。但不管怎么样,却绝不会象现在这样!</b></font><b> </b></p><font color="#39b54a"><b> </b></font></h1> (在现在已成马路的老屋宅地前的留影,后倚武陵山脉分支的河洑山,正对着还有一天然的防空洞,屋前则是著名的沅江及犀牛岩,是处依山傍水的好所在) 老屋前沅江的犀牛岩 <h1 data-find="_12"><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光阴似箭,转眼我的中学时代就过去了。由于我书读得早,当时还远不够知青规定的年满17周岁的下放年龄,因此,准备先在家待着。但哪知毕业没多久,正好恢复高考制度了,我是既喜又忧。当时由于没分配工作,我在爸妈所在的电子厂干点杂事,又想复习又怕请假,因为如果请假复习,到时候万一考不上那怎么办?岂不丢脸吗?问母亲她也拿不定主意。后来幸亏我们未来的大嫂(当时也是我所在中学的英语老师)知道了这件事,她极力鼓励我请假复习迎考。当时母亲也就放下心来,对我说道:“既然请假复习,那你就一心复习奔你的前程吧,如果能考上大学也好为家里人争光!家里的其他事情你都别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这样,我来到了立进姐家里,安心地复习起来。立进姐脾气有点不好,这也难怪,她的一生真够坎坷的。母亲告诉我们,立进姐受了很多的苦,她能有今天全凭她自个儿闯,做父母的没怎么为她操心过。生活过度的艰辛使她得了好几种病,但她却有一颗极善良的心。待人颇有点“你敬我一寸,我就回敬你一尺;你若负我一尺,我就杀你一丈”的性格,当然这是对外人。对我这个与她相差十几岁的亲弟弟就不是这样了,而是很宠爱。我至今还记得小学时,我老盼着放假,因为放假了就可以到立进姐工作的浦沅工程机械厂去住,在那里可以天天吃上好可口的面包花卷、还有各种花样的饭菜,这对我来说是够有吸引力的了,更何况姐姐还会给我买几件帅气的衣服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在立进姐那儿静心地复习一阵子后,有一天,大哥来叫我回去,说是继光哥的母校——当时比较有名气、也是上高中时我闹着要转学去的学校已经来信要继光哥返校复习,顺便也可带我一同前往,那天没吃中饭就同大哥上路了。顺便到市煤店拖一车煤给未来大嫂家送去。我的天!那一车煤可真够呛的。光是掀煤上车就用了近个把钟头,我此时和大哥早已是满头大汗,手上、脸上全是黑色,又没有一个可以洗手脸的地方,没办法只是用毛巾胡乱地擦一下。当拖到电影院旁边,大哥说停下来,吃点东西再走,我们就走进了旁边的一个小吃店。因为急着天黑之前赶回家,所以大哥买了菜牌后就直接走进灶房,准备自己端出,我也跟了进去,里面下面条的小伙子大声呵斥:“还没好呢,出去!”我和大哥不情愿地出来了。哪知我们刚走到门口,只听到那小伙子却对旁边打下手的小妹说道:“真讨厌!一身黑,像叫化子!”接着还一起大笑起来。啊!似电闪、如雷劈!我当时气昏了,直想冲进去赏他们两个耳光!是的,从生下来我一直都是受到别人的赞扬和钦佩的,从来还没像今天这样受到这么大的侮辱!我不知道走到前面的大哥听到了没有?反正,当时我听到后似乎呆木了。我自小就有的强烈的自尊心深深地被伤害了!我要说这无异于在我心口扎上了一刀,扎出了血!是的,可能当时我们确实手上、脸上有些没擦净的煤灰,有点煤黑,可是、可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有位作家说过:一个人往往一生中会发生几件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及思想和行动起决定性作用的事情。这确实不假!那天发生的这件事情,对我的内心振动太大、太大了!可以说,我的认知社会、感悟人生实际上是从这天、甚至于这件事才真正开始起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在回家的路上及以后复习的日子里,我愤愤地想到:哼!你个卖饭的小子别神气,今后我不报仇雪恨、我就不姓杨!我一定要出这口气的!从这件事里,我悟出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奋斗!再奋斗!一定要努力做生活的强者!强者!!!否则就可能遭别人的白眼,受别人的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这以后我每每复习遇到了困难,就会想起这件事,因此而暗暗给自己鼓劲!一股要做生活强者的信念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毅力!我自信我的能力,我坚信我的奋斗,我更相信我的决心和斗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结果,依靠我的努力,我真的以较小的年龄应届考上了大学,而且成绩蛮不错,考上的还是一所令人羡慕颇有名气的建国以后全国确立的首批重点大学——湖南大学!这非常不容易啊!要知道,这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招生考试,全国大中专学校的平均录取率仅仅只有百分之四左右。也就是说,每100名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只会录取4名考生,重点大学的录取率还要比这低得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p><p class="ql-block" data-find="_12"><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当时,同时一起参与竞争考试的积累了被文革耽误了的十来届高中毕业考生,而且七七级考上的绝大多数都是往届大龄考生,特别是文革前老三届考上的居多,我们这种六十年代后出生的考生考上的很少。这相当不容易,因此历史上素有“金七七银七八”之说。记得大学里我们班只有2、3名应届考生,比我们大十多岁的有好多个,平均年龄都要大我们5、6岁。我在班上只能算是倒数第二的小萝卜头。对此我是多么地得意和满足啊!是的,通过我的奋斗,我终于迈上了做一名生活强者的道路!(其实,当时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就是我参加了第一天的考试后,感觉非常好,觉得这次肯定有较大的希望,因此内心非常激动,以至于晚上一直睡不着觉,到了转钟1点多还在床上辗转反侧,因为第二天早上9点就要参加考试,这时越想睡但就是越睡不着,脑子里好像翻江倒海,身上热血沸腾。那时困难,我们家的几张床都在一个直筒屋里,我的这些情形母亲也是看在眼里。看到这种情况,母亲非常着急,很耽心我的第二天考试,她随即提议让父亲将他平时准备急用的安眠片拿了出来,并且让我服了一整片。服后过一会儿就我不知不觉间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这里还得提起一下我小时候的一个良好习惯,本人从小就有那么一点坚强的毅力,从小学3年级开始,我每天自己设定闹钟,坚持早上6点钟准时起床,花半个多小时爬河洑山锻炼身体,还边跑步,边收听早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以随时了解当天的国内外大事要事。然后再花半个多小时在爸妈所在的电子厂的公共浴室练习小提琴(因为浴室的隔音及回音效果好,是较为理想的练琴场所,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了我上大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话说当晚服用安眠片后,人是昏昏沉沉的睡下了。哪成想当早上六点我设定的每天准时起床跑步锻炼的闹钟响起来后,我只觉得头昏脑胀,根本不想起床,但是,在自己平时练就的坚强意志力支持下,我还是坚持着爬了起来,穿衣穿鞋,然后冒着大雪寒风晕晕乎乎的到马路对面的公厕去上厕所,话说这公厕同马路之间有一条排水小沟,中间用两根圆木搭接当桥。由于那天下着大雪(我们那届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高考,也是中国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桥上有结冰,比较滑,再加上我这从没有服用过安眠片的一下服用了一整片,才4、5个小时,还处在比较强烈的药效中,因此,整个人昏昏沉沉的,不听使唤,我清楚的记得当我走过小圆木桥时,整个人就像喝醉酒了似的,摇摇晃晃,差一点点就摔倒在沟里,吓出我一身冷汗!因此那天上午的考试我都是在昏昏沉沉的状态下进行的,可想而知,对我的考场发挥影响有多大,起码少考了一二十分,以至于我当时都因此对自己考不考得上都几乎失去了信心。还好,下午的考试我发挥正常,考得还非常出色。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设想当初假设没有发生这个小插曲的话,我可能是不是会考得上更好的学校呢?这可真说不定啊!不过,如果那样的话,可能我的人生道路就会完全不同,我也就不会是现在的我了,很可能完全是另一种命运。哎,人生啊!人生!太奇妙了,她充满着多少的不确定性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话说回来,当时,一股报仇雪辱的强烈心理在我心中升起。当一期大学生活结束,我放假回家后,立即邀了几个朋友,别上大学校徽,大摇大摆地来到了昔日曾经使我那般受气的那所小吃店。正好,那一男一女还在店里。啊,久违了,可气又可怜的伙计们!我们的说说笑笑,伴着被我们不时白眼、使唤似的他们的进进出出;我们的颇具傲慢的神情,伴着他们望着我们胸前的校徽的羡慕的神情……啊,这一切,当时使我感到有些飘飘然,似乎有一种报复似的的满足!我觉得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我似乎雪了耻、出了气!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们当时终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现在每每想起这些,早已没有当时的得意。细细想来,觉得也许是我对他(她)们不应这样的,也许我本就不该恨他们的,倒还应该感谢他们——因为正是他们教会了我真正开始懂得生活。试想,他们的生活也很不容易,可能还不时会受到一些别人的嘲笑和轻视。我们仅是因为偶然的拉车才经受了这仅有的一次,而他们却可能会是十次,百次呢!这恻隐之心的升起,或许正说明我也开始成熟一点了吧。但不管怎么的,我毕竟是起了这恻隐之心。后来,我几次都想对母亲诉说这段经历,但终于没说成。直到现在,这件事我一直未对任何人说过。是的这是我的少有的一次遭人轻视。但母亲呢?她老人家呢?长期生活的困苦和艰辛难道没有使她受到过旁人的轻视吗?比起母亲受的苦来,我这是微不足道的。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中,我要多向母亲学习!</b></p></h1> 抱着女儿坐在她外公特意为她画的油画前留影 <h3></h3><h1><font color="#39b54a">  <b>以前我总以为大人是从来不哭的,只有我们这些小孩才哭。上小学时,有一次,我偶然发现母亲的眼圈很红,后来竟偷偷地用衣袖擦眼泪。大概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母亲也会哭的。当时,正好是立军姐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我感到很奇怪;这本是一件喜事啊,为什么母亲反而要流泪呢?我怯怯地跑过去,拉着母亲的衣角问:妈,姐姐要结婚了,你怎么还哭啊?母亲似乎吃了一惊,赶快用手擦擦眼睛掩饰道:谁说妈哭了?我哑然了。过了一会儿,妈才对我说道:你还小,不懂事!你们这些儿女都是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妈舍不得!特别是你立军姐,从小没照顾好。(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在立军姐7、8岁时,因为当时我们一家有七口人,但却仅仅只能依靠父母的微薄工资生活,家中经济十分困难,其实主观上也是为了立军姐可以生活得更好一些吧,因此被短暂借给一位当时没有生养的远房亲戚抱养过,但两年后一当知道对方已经生育子女时爸妈马上就毫不犹豫的将立军姐接回了家中。)<br></b></font><font color="#39b54a"><b> <br></b></font><font color="#39b54a"><b> 我当初对这些话理解不了。可是现在想来,这短短的话语里饱含了多么深沉的母爱啊!<br></b></font><font color="#39b54a"><b> 是的,对立军姐,妈舍不得,我也舍不得!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立军姐,据立军姐自己回忆,当时父母将她接回时,正好我才刚出生几天,她看着我胖嘟嘟的,非常喜欢,经常爱不释手的抱在怀里。那时,物资短缺,连母亲坐月子要用的红糖都是从一刚结婚的名叫杨子唅的小伙子那里品借来的。<br></b></font><font color="#39b54a"><b> 小时候,当立军姐在台上扮演《红灯记》中的卖花姑娘以及跳舞唱歌时,我就很为她感到骄傲。立军姐待人总是很温柔,直爽而且聪明!由于特殊原因,她是我们家读书读得最少的,她自己为此常常叹息,我更是她不幸的同情者,我一直到现在还认为,她如果一直念书的话,一定会跟我们几兄弟姊妹一样取得好成绩的。<br></b></font><font color="#39b54a"> <br></font><font color="#39b54a"><b> 我发现立军姐的性格及外貌长相都与母亲相似,其他人也有类似看法。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就在立军姐结婚的前一天,一早,她就悄悄地有点神秘地对我说:毛弟(我的小名),今天跟着我上陬市玩去吧!我高兴得忙不迭地回道:好!好啊!当到了街上后,立军姐就对我说:“毛弟,今天你想要吃什么、玩什么,只管说,姐姐我全都满足你的要求!”天哪,这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真是有点受宠若惊。我大睁着眼,吃惊地望着她。这时,我才发现,立军姐打扮得比平时漂亮好看,脸上喜盈盈的,总带着笑,而且笑得真甜!……。这一次我收获不小,带回几多好吃的东西,为此我非常感谢立军姐,以至于我上大学分配工作后带了立军姐的小儿子傲傲去陬市,以同样的方式给了他想要的所有东西,算是对立军姐的感念和回报,当然,存于心中的感激是永远不会消失的!</b></font></h1> <h1><p></p><p></p><p></p><p> <font color="#39b54a"><b>家里的哥姐们总是说母亲特别宠爱着她的小儿子——我,对此我感到很得意。最多发出这意见的好象是继世哥,他心直口快,在家里,大不大、小不小,似乎是可有可无,难怪他要发出这感慨了。不过他的聪明、灵慧以及各方面的知识修养在我们家里来说却是“名列前茅”。我要说:我最初的知识启蒙可能都是从他那儿开始的。从小爱上音乐和文学,七八岁就跟着他拉小提琴,大量阅读他借回家来的中外文学名著,学着写诗歌、散文等等,他的思想、他的观点深刻地影响着我、引导了我,以至于我在今天还在为儿时的我能得到这样一位知识虽算不得渊深但却很全面丰富的兄长的引导而颇感幸运!如果说我现在算得上一位既对本专业,又对文学、艺术、音乐诸方面都有一定修养的比较全面的人才,那我以为首功应归于我的这位兄长。他心地的聪慧、善良伴以多愁善感,时显深沉、时现童稚的思想和性格是那样深深地留在我的印象中。</b></font></p><p><font color="#39b54a"><b><br></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我参加高考准备填报专业时,其实我本意是想报考文科的,因为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文学,从小就大量阅读了中外文学名著,还自认为自己很具文学天赋,颇具诗人气质,在学校语文成绩遥遥领先,还经常会舞文弄墨写点小说诗歌散文的,作文也是经常作为全校的范文传阅讲评。但是由于当时的大环境影响,再加上父母本身一辈子都在工厂企业工作,因此,哥哥姐姐们一致强烈建议我填报理工科专业,而我则犹豫不决,最后又是母亲出面,帮我分析道:依妈看,你现在读文科可能没有理科好,因为你看看,文革中学文科的有多少人一不小心就会容易犯错,被打成反革命,结局悲惨。但是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啊!再说,我们国家现在文革后百废待兴,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振兴国民经济,那当然学理工科就好就业好找工作啊。经母亲这一分析和劝导,我遂定下心来,填报了理工科专业,还好,当时我的理科成绩也在学校名列前茅,甚至还在学校老师中间为我到底是应该报考文科还是理科发生了较大分歧和争论,因为我文科及理科成绩在学校都非常突出,为了自己所教学生的升学率及面子,那当然各课老师都会争抢我这个香馍馍啊。</b></font></p><p><font color="#39b54a"> </font></p><p><font color="#39b54a"><b> 如果说继世哥经常是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我,那么大哥却是常会以比较严厉的方式训导我。大哥生性直爽,办事比几个弟弟坚决果断得多,同时脾气也要暴燥一些。(我甚至曾想,如果生逢战时,我的这位兄长一定可以成为一位蛮不错的果敢的威风凛凛的将军的,他在中学时,还真的是当过当时所在中学红卫兵组织的“作战部”部长呢)。不可否认,大哥的目的只是为了我好,并且确实也部分地达到了这种目的。可是,这严厉的方式反而不如小哥对我的轻言细语的方式管用(这也许应是大哥今后教导孩子时应注意的),因为我的自尊心太强,硬的我不怕,你硬我更硬!记得有一次过年的晚上,全家聚在一起,由于不注意,我说话总带个骂人的尾字。为此,大哥硬是逼我当着全家人认错,我却坚决不从!结果他竟把我一个人拦在了黑洞洞的挨厕所的小屋,并且宣布:今天不认错就不让进屋!尽管呆在黑洞洞的外屋很害怕,但我终于强忍着坚强的没有认错。<br> </b></font></p><p></p><p></p><p><font color="#39b54a"><b> 确实,我太好强了!儿时的好强还体现在与继光哥的打架上。继光哥学习和工作有一股灵劲,这是大家公认的。以至于后来他本来同我一起考上了大学(预录),但是因为已经进厂工作,厂里要培养他最终自己放弃了这个上大学的机会,不过后来靠他自己的努力,工厂不但保他带薪上了职工大学,还重用他当上了我爸妈一生工作的常德无线电元件厂的技术厂长,(当时与他搭档的这个厂的正厂长陈君文后来当上了常德市市委书记)。继光哥的冷冲模及塑料模具的设计技术在当时整个常德市都是数一数二的。记得读小学三年级时学校要我写一个讲用报告,我写后请他替我修改。结果,我拿着它在讲台上讲完后,校长大加褒奖,说写得有水平,要在全校做个好典型。为此我深深地感激着继光哥!<br> </b></font></p><font color="#39b54a"><b> </b></font><p></p><p><font color="#39b54a"><b>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小时候会那样经常地与他吵架甚至打架,可能是由于年龄太相近了吧。每次打架,失败者当然是我,但事后我不是向母亲告状,就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今后长大后一定要打赢他!但长大了,这个仇也记不得要真去报了。现在每每回想起这些,就不禁觉得哑然失笑!<br> </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是的,我从小自尊心太强,好胜心也太甚。从上面几例足可见其一二。这可能与母亲对我的宠爱迁就有关。但我想,也许大部分在于我天生就存有这种气质吧。有时我以为,这好强心或许对我有些好处,例如在学习上、事业上,它使我不甘落后,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为此我还多多少少应该感谢它呢!当然,在待人接物方面则是应该慎重对待的。<br></b></font></p><p><b><font color="#39b54a"> </font></b></p><p><b><font color="#39b54a"> 每次过年我们家在整个镇上来说可说是最热闹的了。全家一共十来口人聚在一起,围在炭火圆炉边,有说有笑,非常热闹。这时母亲总会眯缝着眼睛满足地听着儿女们的说笑打闹声,挨个儿地看着儿女们的张张笑脸,神情是那样的满足和幸福,每当这时,做儿女的就会开几句很有分寸的玩笑以使母亲高兴,母亲也就往往真的笑开了,笑得那样舒畅,此时母亲也似乎回到了她的青年时代,跟儿女们一样年轻了。最后全家人跟母亲一起幸福地笑了起来。笑声溢满房间,传出屋外。目睹这情形的左右邻居们对此都很羡慕,有的甚至当着母亲的面开玩笑说:“瞧,虢三妹,你多幸福,儿孙满堂啊!看来还是多生几个儿女好啊!”<br></font><font color="#39b54a"> </font></b></p><p><b><font color="#39b54a"> 确实多几个儿女是要热闹些,可是这些人想到过没有:为这多生的几个,我们的母亲花费了比普通常人们多得多的精力和代价啊!</font></b></p><p><font color="#39b54a"><b> </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在和母亲朝夕相处的十六七个年头里,她老人家给予我那么多的慈情和母爱,可我却只顾享受着这爱,而并没有那么多地回报这爱。记得有几次我竟对着母亲说道:“妈,你就没有爸爸那样关心我;爸一听说我有病就急忙送我到医院去看病,你就没有。父亲长期在外公事出差,难得几个月回家一趟。小孩嘛,不懂事,总觉得难见面的父亲更有吸引力,而对身边更加珍贵的慈爱却习以为常了。“物以稀为贵”嘛,更何况正处于儿时的我呢?记得当时母亲听说后,竟没有责怪我,反而几次开玩笑似的对着别人说:你看,他人这么小,还知道怨我,说我没他爸那样关心他呢。每当这时,我就会调皮地一笑,摇着母亲的手撒娇道:就是嘛!但我哪里知道,我将为此无比后悔。</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从我真正懂事以来,我一直都在为我说过的这句话感到悔恨。恨我那时的无知和不懂事!我曾为此暗暗祈求母亲的原谅!我不知道当时我这句话是怎样地伤了慈母的心?难道几十年来这有六个儿女的大家子不是靠着几乎是母亲——一位勤劳、善良、智慧的妇道人家——一个人日日夜夜的含辛茹苦、日战夜累、做零时工,后来才是正式职工每月挣三十多元的工资养活的吗?是的,现在儿女们都大了,而且一个个都有了出息,结婚,生儿育女,几乎人人是坐办公室,爱人尊敬羡慕。可是所有的一切,难道不是我们平凡而又伟大坚强的母亲做出了太多的惊人的牺牲换来的吗?!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哭了!为我那伟大的母亲而哭了。泪是热的,心更加热!我相信如果是她老人家的子女们看到这里也一定会落泪的。这时候,母亲的音容笑貌竟像过电影似地在我眼前一一闪现,一场场、一幕幕是那样地亲切、感人!</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b> </font></p><p><font color="#39b54a"><b> 啊!我的慈母,您留给我一一您的爱子的美好的慈爱和关怀、言语和事情是那样的多,太多了!以至于我这一辈子恐怕都说不完!我只得对您简短地说:在您的一生中,您吃尽了苦,受够了累,您牺牲自己的太多,给予我们儿女的爱太深!对于这样的慈母,我们尊一生“伟大”有何不可?!难道您还够不上“伟大”二字吗?既使外人对此不以为然,您伟大的形象也会树于儿女们的心上!母亲,您信不信,假如哪一个该诅咒的日子您不幸与我们永别(但愿这个日子永远不会来到,既使不可幸免也要像我所期望的,曾几次当面说给您的一百岁后),那我以及其他儿女、孙儿女们一定要在您的墓上立上一块墓碑,碑上写明:献给我们伟大的慈母!以志永远的纪念!这是我的一个夙愿!<br></b></font><font color="#39b54a"><b> </b></font></p><p><font color="#39b54a"><b> 是的,母亲太辛苦了!我常想:我们这一家子六个子女哪一个的茁壮成长离得开我们这位慈母的辛苦劳作与悉心照料!当今天我们这些后辈儿孙们</b></font></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舒适地坐在高雅的沙发上,吃着点心,悠闲地欣赏着音乐,看着电视,或散步在花园里、攻读于电灯下的时候;当我们这些儿女带着自己的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儿女骑着玩具车、嬉笑于娱乐场的时候,我们又可曾想到过我们的母亲、孩子们的祖母或外祖母呢?是的,她老人家又何尝不渴望着这些呢?但她老人家没有享受过这些!没有!而是失去了,永远的失去了,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母亲的昨天——青春的欢乐,中年的安闲——都为我们的今天而失去了,永远地失去了!对此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是无论如何也补不过来了。但母亲还有一个晚年,她可能会,相信也能够活到一百岁,那么还有余下的四十年,这是我们做子女的应该感到欣慰的地方,而且是唯一可以为那失去得太多了的慈母补救的机会,我们一定要让母亲的晚年幸福、快乐!以偿还对母亲所欠下的那数不清的债!</b><p><font color="#39b54a"> </font></p></h1><h1><font color="#39b54a"> <b>善于观察生活的人都会发现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一个人当真正失去了自己平时以为再平常、普通不过然而又少不了的事物时,那事物先前不为他所看重的绝大价值这时便充分的显现出来,可是此时觉悟就已经太迟了!这是多么地发人深省,给人启发啊!<br></b></font><b><font color="#39b54a"> <br></font></b><b><font color="#39b54a"> 是的!当与母亲朝夕相处时,我们可能并没深深地感觉到母亲的慈爱和对于我们的不可缺少。但是,我们想到过吗?当母亲真有一天离开了我们时,我们会觉得怎么样?如果直到那时方坐下来静静地回想自己的母亲多么伟大、慈爱,才觉得母亲的一生给予我们儿女们的数不清的母爱以及她老人家吃的千辛万苦……面对这些,才开始来追悔自己于母亲在世时没能明白这些,没能尽心地孝敬、报答她老人家,没能尽到儿女们应尽的义务……我想,那时候的忏悔及内疚可能都是多余的了,因为那太迟了!那么为了到那时候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能扪心自问,毫无愧疚,我以为从现在起就必须更努力地去行动!为了母亲,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br></font></b><b><font color="#39b54a"> <br></font></b><b><font color="#39b54a"> 远离故乡,远离亲人! 我思念故乡,我眷恋亲人,特别是母亲!因此在母亲六十大寿之际,匆匆一气呵成此篇小文,以寄托对慈母的美好祝愿,抒发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br></font></b><b><font color="#39b54a"> <br></font></b><b><font color="#39b54a"> 亲爱的妈妈,请收下您的儿子献给您的生日礼物吧!<br></font></b><b><font color="#39b54a"> <br></font></b><font color="#39b54a"><b> 您的小儿继荣 <br></b></font><font color="#39b54a"><b> 写于1983年6月12日凌晨<br></b></font><b> <font color="#39b54a">于四川德阳 中国第二重机厂军工分厂</font></b></h1><p><font color="#39b54a"><b> </b></font></p><font color="#39b54a"> </font> 梦梦与爷爷爸爸在曾经工作过的宏伟的中国第二重机厂厂门前留影 父女情深! 做高级访问学者时儿子天天与老爸在清华园留影 送走一批又一批学子高徒 欧洲技术考察期间在德国蜡像馆留影 常德杨氏族谱 常德杨氏族谱上记载父亲杨松林,母亲虢菊英,及我杨继荣,妻子张倩,女儿杨韵,儿子杨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