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是1950年秋季12岁才上小学,入小学四年后进入江西师大附中,初中毕业保送到本校高中,1960年高中毕业时被学校作为留苏预备生,因中苏关系没有去成而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书(原为北京航空学院),1965年底分配在南昌工作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出生于1938年农历9月下旬,正是日本发动芦沟桥7•7事变后16个月。1939年的3月间日本侵占了南昌城。那时,我家住在南昌近郊的紧靠一条通往南昌城东的道路(现为解放路)旁 。在日本侵占南昌前的二个月,我们家就逃到鄱阳湖边的的亲戚家避难,待回来时,整个村子变成了一片废墟,房屋和家俱、生产工具及其生活用品全被日本強盗烧毁,本来生活就贫寒,这就更是雪上加霜。我能记事时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记得那时我家7口人拥挤在用毛竹和稻草搭成的人字型矮小的棚里,靠几亩田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份南昌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让我们穷人翻了身,我也有机会于次年的秋季入学,读着“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游戏”。一直唸到大学毕业,都是靠国家助学金来扶助我走完这段学生时代的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党和毛主席的恩情深深地印在我心里,决心在学校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工作中做个竞竞业业,埋头苦干的劳动者来报答祖国的恩情。我一直是这样的要求自已,不能忘恩,不能辜负祖国的培养,将来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是1998年4月27日正在旅途中的我,还有半年来的时间将步入人生的最后一段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华如流,岁月悠悠,青春年华早已成了过往的烟云,为事业奋斗、为家庭忙碌的时光也不复存在。人生苦短,一生一世,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欢乐还是痛苦、盛衰还是荣辱,都如行云流水一去不返⋯⋯但无论如何,我们经历过,为之奋斗过,都是我们人生路上留下的的足迹,都是值得留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小学、中学时期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我大学时期容貌。站立在天安门前的全身照是我首次来北京的影像,目视远方,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p> <p>中年时期的相貌</p> <p>老年时期的面相</p> <p class="ql-block">初中毕业时全班同学和老师合影。第三排左7为本人。</p> <p>高中毕业时全班同学同老师合影。后排右5为本人。</p> <p>我班男兰球队常与南昌其他单位进行球赛。后排右5为本人。</p> <p>大学毕业时全班同学和老师合影。后排右7为本人。</p> <p>北航教学区由主楼和两翼各二栋付楼组成,在付楼前留影。</p> <p>与同学在校园漫步,右侧是我</p> <p>全班同学在颐和园游园并表演了节目,最左边后排拉风琴的是邱瑞林同学,靠他左手后排的是我。</p> <p>在颐和园昆明湖畔,静心观赏昆明湖上荡漾的游船和颐和园的旖旎风光。</p><p><br></p> <p class="ql-block">1964年冬季,我们奉命到河北省隆化県.张三营石洞子大队搞“四清”运动。这是一场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其目的是防止修正主义出现,并从思想上挖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根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同上级派来的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群众访贫问苦扎根串联,模清情况和发动群众,初开始是清工分、清帐目、清倉库和淸财物,后期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历半年来的时间于次年春末夏初返回学校,能参加这样的社教运动自身是个很好的锻练和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这二张照片就是我们工作组在察看当地的地域环境时留下的纪念。头张站在最后一排最右边的是本人;次张照片后排左第4位是本人。</p> <p>后排左4是我。</p> <p class="ql-block">社教返校后,我们就开始毕业设计,我分到《摆式陀螺罗盘》的设计小组,负责总体设计和各系统的协调工作,并编写有关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摆式陀螺罗盘》是用于开挖隧道的“盾构掘进机”寻找前进方向用的,是根据当时我国的需要而选择的设计课题。设计完成后并在南京一家工厂进行生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不同地区的地磁状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千差万别,要在地下开挖隧道就不能用类似指南针一样的原理寻找掘进方向,用无线电探测又会因电磁辐射的干扰而难以成行,它必须是自主式的依赖自身的特性能在地下独自寻找前进的方位。《摆式陀螺罗盘》无论在大山下、铁矿区或无线电強辐射区都能自动的找到地球的北极方位,只有它能承担这个重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中我正在讲解《摆式陀螺罗盘》的设计情况和原理。站立着的右第2位和左第1位是我们同学孙书祺和麻仁君,亦是课题组成员;左第3位是我们班的教导员亦课题组的领队余老师;右第1位是本人,其余3位是负责生产的工厂领导和技术人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摆式陀螺罗盘》课题设计组成员和设计指导老师(前排左3)在闲暇时间游览南京中山陵。后排左1是本人。</p> <p>1984年春,在成都参加J7-M飞机设计鉴定会。后排左5是本人。</p> <p>1992年初,我参加由航空工业部主持《飞机设计手册》编写工作,这是首次在无锡召开的编委会议。这项工程意义重大,任务繁重,而且都是利用业余时间進行编写,历时15年才完成出版。</p><p>最后排二人,左为本人。</p> <p>《飞机设计手册》根据不同的系统分别成册,这是飞机的特种设备系统的编委在杭州召开的编委会议时的合影。</p><p>后排左3是我。</p> <p>在《南昌航空学院》参加的一次(学术论文交流)会。</p><p><br></p><p>后排左3是我。</p> <p class="ql-block">我厂的强五飞机为适应空军需求,要在飞机机头最前部安装雷达,为不影响雷达的正常工作及性能,需将安装机头顶端的《总、静压受卧器》亦称《空速管》的支杆缩短。由此,飞行中的压力场影响空速管的测量准确性产生较大的误差。如飞机在高度500米以巡航速度飞行其误差有250米左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此大的误差危协着飞行安全,影响着飞机性能,而作为强五飞机的重大问题被提出。 为尽快解决这重大问题,我们不断探究,前后经历近10年的努力,设计出我国首支气动补偿空速管,彻底解决了强五机的空速管的测量误差问题。如飞机飞行高度500米,以巡航速度飞行其高度误差只有10米左右,完全达到规范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项研制荣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贰等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炮兵部队的官兵请来协助我们测量強五飞机原机头空速管的误差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间的为本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我国大西北戈壁沙漠中的我国试飞基地,由部里牵头空军第一研究组织的“強五飞机补偿空速管的飞行试验”时我在戈壁沙漠中的留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试飞,证明了《强五补偿空速管》性能完全滿足了飞机的性能要求。</p> <p class="ql-block">它是我国国家军用标准《补偿式总、静压受感器通用规范》讨论会,我(左1)同西北工业大学屠兴教授讨论情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制此规范由空军提出。空军牵头、厂、所四个单位共5人组成规范编制小组。</p> <p class="ql-block">经几番组织有关空军、院校、厂所专业人员的讨论、审核通过,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国军标《补偿式总、静压受感器通用规范》在1990年3月22日发布,当年的10月1日实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号:GJB836一9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照片是烟台参加该规范审查会的人员。前左2是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规范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p> <p>这是参加我厂新研制的JL8飞机首飞试飞小组人员在西安闫良的合影。后排左2是本人。</p><p><br></p><p>这次试飞工作中,本人荣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叁等立功奖励。</p><p><br></p><p><br></p> <p>我室的职称评定小组成员在进行讨论。</p><p><br></p><p>右1是我。</p> <p>1986年夏季因工作到意大利法国,有机会游览了意大利的都灵、罗马、维尼斯和那不利斯;法国的巴黎。</p><p><br></p><p>阿尔卑斯山中的勃朗峰上,意大利和法国的分界标志。</p> <p>罗马城中的雕像。</p><p><br></p><p>提到罗马,就会想到罗马帝国,那时,它地垮欧、亚、非三洲,地域广阔,繁荣昌盛。历史的变迁,后来有一部分地域成为了现在的意大利,成为现在的德国、法国、英国⋯⋯在古代,罗马对欧洲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p><p><br></p><p>罗马城是比北京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在是意大利的首都。</p> <p>梵蒂冈是罗马城中的袖珍国家,面积只有北京故宫的五分之三。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中立国家。</p><p><br></p><p>信仰天主教,每年有无数的天主教信徒来瞻仰这座上帝之城。</p><p><br></p><p>图中梵蒂冈卫士在值勤。</p> <p> 威尼斯是世界上著名的水城,由众多小岛组成,条条运河纵横交错如蛛网一样密布其间。小岛运河用各式各样的桥梁缀接相连 ,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和海鸥齐飞是这座著名水上城市的特有生活情趣。</p><p><br></p><p><br></p> <p class="ql-block">站在威尼斯的小桥旁,身处这美丽的水城,注视着运河流动着的碧水清波,她像是漂浮在碧波上的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p> <p>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背景是地中海。</p><p><br></p><p>那不勒斯是意大利的第三大城市,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无论何时到这里,这里的人们都会热情的款待客人,让你体会到人世间的友情温暖。</p> <p>巴黎的埃菲尔铁塔</p><p><br></p><p>提到法国,自然就会想起埃菲尔铁塔、想到艺术殿堂卢浮宫、想到富有法国浪漫气息的世界上最大的花园式皇宫凡尔赛宫,当然也会想到巴黎圣母院和凱旋门。</p><p><br></p><p>有着300高的巴黎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战神广埸,直插云端,它是巴黎现代建筑的标志,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造型新颖独特,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这里观光。</p> <p>卢浮宫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誉为艺术殿堂。从古至今,世界诸多国家的艺术精品: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分门别类、馆内珍藏到40多万件,尤其是世界最珍贵的三件宝物《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亦珍藏在此馆中。</p> <p class="ql-block">法国的凡尔赛宫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园式皇宫,外观宏伟壮观,内部更是富有艺术魅力,豪华富丽,金碧辉煌,随处都是陳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致的艺术品⋯⋯让人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巴黎应该来这里观赏这座皇宫才不觉得不负此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是巴黎天主教的主教堂,是一座用大石头建筑的独具特色的哥特风格的教堂,是世界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历史价值无与伦比。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象征.而古代巴黎的象征是巴黎圣母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室内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它彰显出法国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凱旋门是一座战争胜利纪念碑,是为拿破仑在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而建的。今天已成为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标志,每逢国庆游行队伍都要穿过凱旋门。</p> <p class="ql-block">每当我们新机种问世,需要编写大量的文件资料,还需要对空勤、地勤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懂得理论、使用、维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对巴基斯坦的空、地勤人员仪表系统培训小组成员合影,右2是我。</p> <p class="ql-block">1993年夏季在成都开完会后乘火车到重庆,然后乘轮船经长江到武汉,这是途经三峡大坝选择的基地的留影。</p> <p>刊登在《航空科技》杂志,1981年第7期上的《某型飞机机头空速管位置误差的气动补偿》论文片段。 编号:HK8104</p><p><br></p><p>文中简述了空速管位置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和采用气动补偿方法来补偿位置误差的原理;讨论了对补偿空速管设计的主要要求;空速管物面上压力系数的近似计算方法;机头空速管位置误差的估算方法。文中还给出了头部补偿空速管的理论计算、风洞试验和试飞结果。</p> <p>刊登在1995年的《中国航空科技报告》:《惯性导航系统精度闭路飞行校准》。 编号:HJB951357。</p><p><br></p><p>20世纪80年代,我厂为滿足空军需求,对强5飞机改装,增加了许多新的机载设备,其中就有国外生产的惯性导航系统。军机上装惯性导舵系统在我国还属首次。</p><p><br></p><p>这么重要的设备必须要验证它的精度。通常情况下需要在专门试飞机场才能解决,这样要花费大量物力、财力和时间。为节省办事,我们采用闭路飞行方法来检查惯性异航的精度。此方法在我厂就能进行,无需其它辅助设备。</p><p><br></p><p>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特征,得出闭路飞行校验惯性导航系统误差的理论基础;给出了飞机在闭路飞行中的每一个航段飞行员要完成的特技飞行的动作;飞机起飞前和着陆停机时所要空、地勤人员要完成的任务;列出了试飞数据及数据处理方法。</p><p><br></p><p>采用闭路飞行校验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得到外方专家的认可。</p> <p>《飞机设计手册》编审是航空航天部组织领导,由空军和全国各厂所院校组成的专业技术人员历经15年的业余时间编写而成。我参与编写飞机仪表系统设计方面的有关内容。</p><p><br></p><p>这是《航空航天工业部飞机设计手册总编委会》于2007年颁发的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强五飞机补偿空速管的研制》于1983年荣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贰等奖。 编号: 831006。</p> <p>参加编制國军标GJB836一90《补偿式总、静压受感器通用标范》工作,于1992年荣获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证书号: 920958。</p> <p>在新机JL8飞机的首飞工作中,荣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个人立功叁等奖,这是1996年九月颁发了个人立功叁等奖证书。</p><p><br></p> <p>这是《航空工业总公司》颁发的荣入叁等功奖章。</p> <p class="ql-block">为表彰自己在《飞机设计手册》第八分册《成品汇编》工作中所做的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于1988年3月颁发的《航空标准化科技成果》证书。 编号: 8887</p> <p>为表彰在新机《教8》设计鉴定工作中所做出的成绩,于1994年受到单位的个人立功嘉奖。</p> <p>这些是在《江西省航空协会电子分会》交流会上发表过论文证书。</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是暮年生活的开怡,应该是美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去秋来,潮起潮落。我们要怀着颗宁静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宽容,享受时光的静谧;闲看云雾,静听风雨,观花赏月,可谓是优哉游哉,其乐无穷。要尽情的走好人生的最后一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