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

國繁

<p class="ql-block">  1,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统称为“白人"。他称有民家、那马、勒墨、勒布等六十多种。过去汉族称之为“民家",以与“军家"相别。元、明史籍称之为“白人"或“僰人",纳西语称之为“勒布″、“那马"、傈傈语称为“勒墨",藏语称之为“勒波",彝语称之为“娄哺″、“洛本"、“罗基颇",贵州一带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罗苴″、“龙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称呼。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1月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p><p class="ql-block"> 白族属于氐羌系统的一支,其族源是多元的。白族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世代居住于洱海地区的土著居民--洱海人和昆明人。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其外西自同师(今保山)以东,北至叶楡,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徒,毋常外,毋君长,地方可达数千里。皆氐类也。″嶲即嶲唐,楪楡即叶榆,即洱海地区,可知秦汉时期洱海地区的居民是昆明人,处于尚未定居的游牧社会。其远祖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僰人。</p> <p class="ql-block">  2,唐代初期出现了乌蛮、白蛮,它包括了洱海区域哀牢、昆明、西洱河蛮、云南蛮、僰人等众多部族。汉、间,大姓 爨氏兴起于南中。 爨氏又分为西爨白蛮与东爨乌蛮两部分,南诏罗凤时期,徙二十余万户西爨白蛮于洱海地区;明代碑刻中仍可见到,寸、王、赵、杨四姓都认为在南诏以前,他们的原籍在滇池地区,原籍“西爨故地″。由此可见,洱海地区的白族人民与西爨白蛮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公元八世纪,南诏统一洱海区域进而建立起包有云南全部的強大政权,加速了白族共同体的形成。</p><p class="ql-block"> 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南诏酋龙卒,子法(隆舜)立,自号“大封人″。“大封人″这个专用名称的出现,标志着白族的形成。从中可以看到,从秦汉洱海人、(西洱河蛮)昆明人、东汉僰人、晋代上方夷、下方夷、唐代白蛮、封人、白人到白族,白族的族源是多元的,主要以土著的居民洱海人、昆明人为主体融合了僰人、哀牢人西爨白蛮等成分,甚至融合了一部分汉族,最终于公元八世纪形成为白族。</p> <p class="ql-block">  3,秦代,中央王朝开始在西南夷地区设立郡县,洱海地区同祖国内地关系日益密切。汉代,汉武开边。但在洱海地区遭到了昆明蛮的阻挠。公元前109年西汉在此设立了叶榆、云南、比苏、嶲唐等县,属益州郡管辖。公元67年东汉在此设置“益州西部都尉″。管理哀牢地区和洱海区域。两晋南北朝时期,洱海地区设置的县时分时合,但基本上因袭了两汉县制。中原王朝开设郡县、移民实边,加強对当地的治理,又带去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铁器。促进了洱海地区经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唐代前期,对云南地区实行羁縻统治政策,洱海地区归姚州都督府管辖。公元七世纪,唐朝和爨氏为争夺对滇池地区的控制权,矛盾趋于激化,此时,六诏兴起于洱海地区,位于六诏之南的蒙舍诏在唐王朝扶持下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地方政权。南诏国时期洱海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南诏是乌蛮与白蛮建立的地方性政权,即彝族先民和白族先民共同建立的奴隶制政权,白族先民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南诏政权建立后,约250年间,同唐保持着密切的臣属关系。</p><p class="ql-block"> 公元1253年,蒙古大军击灭了大理段氏政权。1256年,设立了大理总管府,下辖大理上万户府、大理下万户府。明代实行卫所屯田,改土归流。清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继续因袭明制,在边远地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用来管理白族人民。</p> <p class="ql-block">  4,白族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生产水平基本与周围汉族相同。</p><p class="ql-block"> 在苍洱新石器遗址中已发现沟渠的痕迹。而在剑川海门口铜井遗址中发现居民已从亊饲养家畜和农耕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己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前。白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封建地主经济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在一部分山区,还保持着封建领主制、奴隶制以至原始公社残余。</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白族主要聚居的大理中心地区,釆取与汉族地区相同的方式,于1953年完成了改革,并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残存着封建领主制的沪水、六库等土司统治的白族地区,采取和平协商方式完成了民主改革。在碧江、福贡等人数不多和阶级分化不明显的白族地区则主要发展经济和文化,逐步完成了改革任务。</p> <p class="ql-block">  5,白族是我国第十五大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p><p class="ql-block">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中国民族语言学界认为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白语和汉语的关系更为密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白语方言调查以后,将白语分为大理、剑川和怒江三大方言。又称西部、中部和东部方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所通用。白语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语。</p><p class="ql-block">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白族有两种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汉字基础发展起来的,新白文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拼音文字。白族在长期使用汉语文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很早就开始借用汉字来记录白语,到南诏中后期,通过增损汉字笔画,仿照汉字的造字法将汉字偏旁部首组合成字等办法,创造了“白文″,用来书写本民族的语言。这种文字历史上又称为“僰文″,这就是“古白文″、“方块白文″它是一种典型的汉字系文字。</p><p class="ql-block"> 白族总人口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933510人。</p> <p class="ql-block">  6,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语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簡称,意即“我的主人″。他们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有的一村供奉一个本主,也有几个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况。只要和白族村社有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都可以成为本主,所以在本主神祇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山川树木、虫鱼鸟兽之神,也有佛道之神、儒家典范人物及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既有王室贵族,也有英雄、平民;既有白族人物,有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物。这充分体现了本主崇拜兼容并蓄的特点。每位本主都有自已的节日,就是本主庙会。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仅节庆、重大事件都要到本主庙去献祭,举凡婚丧喜庆、疾病灾害、出门远行等,也要到本主庙祭祀。以求本主神的保佑。</p><p class="ql-block"> 此外道教、基督教在白族群众中也有一定影响。</p> <p class="ql-block">  7,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技术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国石窟造像的共同点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我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是研究白族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吃饭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8,大红灯笼高高挂,敲锣打鼓喜气盈。任何一场婚礼都不乏热闹和喜庆,结婚乃人生大事。在云南大理,白族婚礼热闹而隆重。白族婚礼随着居住的地域不同,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办得都十分热闹!</p><p class="ql-block">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嫁习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叉道、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顿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叫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p><p class="ql-block"> 新娘到了男方家门,要“退喜神″,即由两人持着点燃的火把在新娘的周身晃过,也称“退马车“。新郎、新娘在堂前拜礼,要依次喝苦茶、甜茶、泡酒,蕴含人生苦尽甘来的意味。次日新婚夫妇回门,女方父母以家畜、家禽回赠;女方要当天返回男家。</p><p class="ql-block"> 俗语说:打是心痛,骂是爱,这话在白族的婚礼中就得到验证。在结婚的这一天,当新娘被迎进大门的那一刻,早已等候观望祝福的人,都少不了争抢上前,在新娘漂亮的脸蛋上掐两把。“掐一把喜洋洋,掐两把幸福长,掐掐扭扭闹洞房"。为了表达对新娘的祝福,让新娘记住自已故意狠狠的掐,新娘却不能出声。据说要是叫出了声,福气就会没了,只能忍痛挨掐啦!既使送亲者前后左右的严密保护,也难免有人乘机竄进来。</p> <p class="ql-block">  9,白族婚礼上吃“东坡肉"的习俗更特别。肉的用红曲米染的。事先用麻杆窜好,放在碗里让新娘吃。新娘用筷子一夹就是一串,根本无从下嘴,这时聪明的新娘将事前准备的剪刀,乘人不备偷偷交给新郎,把麻绳剪断,使闹新房的人阴谋不能得逞。</p><p class="ql-block"> 新娘到男方家是由哥哥或弟弟背着,进入洞房后,新郎和新娘要喝辣椒酒。酒本来就辣,在加辣椒更加难以下咽,在白族语言中“辣”与“亲″发音相近,酒加辣椒意未着亲上加亲。新郎、新娘同饮辣椒酒表示亲亲热热,有的地方还将辣椒撒到火盆里,辣烟四起,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在新娘、新郎吃喜面时,也要放很多的辣椒。</p><p class="ql-block"> 白族的婚礼一般都是花轿迎亲,且始终都有唢呐伴奏。新娘进门时吹“接新娘调″、客人来时吹“迎宾调″,新人拜堂时吹“一杯酒″、“仙家乐"、“蜜蜂过江”等曲调。这些曲调体现白族聪明、智慧和民族艺术特点。</p><p class="ql-block"> 在洱源的白族,迎亲队伍刚到离新房不远的地方,新郎、新娘向百米赛跑似的,甩掉队伍快速向前奔跑,争着跑向新房,抢坐一下枕头。据说:最先抢到枕头,谁就能掌握家庭经济大权,谁就能成为一家之主。</p> <p class="ql-block">  10,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p><p class="ql-block"> 大理一带多用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絲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己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它就是:风花雪月。解释: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穗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p><p class="ql-block"> 妇女头饰更是异彩纷呈,大理一带的未婚女子梳独辫且盘在花头帕外面,再缠上花丝带等,左侧垂着一束白绦穗,婚后发辫改为挽髻,盘在头顶,外包扎染或蜡染的蓝布帕。缠素色布条。风羽、邓川、洱源的姑娘喜戴“凤凰帕″,有的地方则头包花毛巾或只将辫盘头上再缠一束红头绳,有的地方头饰为“一块瓦″、有的地方头上用多块头布相叠覆盖。最外面的一块布上诱白族喜欢的图案。再外缠多种颜色的头绳。格外美观。妇女们都喜戴玉或银手镯、坠耳环。</p> <p class="ql-block">  11,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如春节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街吃蒸糕和凉粉;清明节吃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炸酥肉);端午节吃粽子和雄黄酒;尝新节吃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元节吃羊肚菌和检鱼包肉;中秋节吃白饼和醉饼;重阳节吃肥羊,冬至节吃炒麦粒和羊肉汤。</p><p class="ql-block"> 白族宴席惯用“喜州“上八碗″,由八道热菜组成,添加红曲米的红肉炖,挂蛋糊油炸的一酥肉;加酱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线肉千张;配加红薯或土豆的粉蒸肉:猪头、猪肝、猪肉卤制的干香,加盖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丝、菜梗汆制的杂碎;配加炸猪条的竹笋,此外,每客一包槟榔。</p><p class="ql-block"> 白族也有饮食忌讳,主要是大年初一不能用铁,主妇做饭应悄无声息,不能吹火,必须到井边。“汲新水″。丧家做饭,一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红色食料,不能做红色菜肴。</p> <p class="ql-block">  12,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的热情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上方。</p><p class="ql-block"> 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味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来不洁。</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 56--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