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微信,暴露了他的人品

丝路先锋

<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俗话说:“狐狸的尾巴,藏不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一个人越想掩饰什么的时候,越会暴露什么。就像“掩耳盗铃”的人一样,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了,还误以为别人都听不到了;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就以为没有危险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些生活细节里,掩藏着一个人的真实状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网络时代,想要看清一个人,往往更容易了。微信,几乎人人都会用,因此微信变成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成为了一个了解别人的窗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过留痕,雁过留声。一些看似无形的东西,其实是有痕迹的,顺着痕迹寻找,放大了,可以看到很多的东西,还可以由外及里,透过表面看本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都希望遇到一个人品好的人。因此,我建议你,多观察对方的微信,看清他之后,再决定是否要深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怕给错人,人怕交错友”,慎重交友,对自己没有坏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一个人的微信,可以看清他的人品,你别不信。</p> <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人品好的人,他的微信是令人舒适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别人舒服,是一种很高的教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的时候,说明你是一个很善良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方说,你和别人聊微信的时候,你学会了倾听,非常真诚地回复别人,从来不用“嗯、啊、哦”之类的话忽悠别人。你设置的微信头像,也是温暖的,不会给别人一种“吓一跳”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天下午,一个文友和我聊天,他说:“天转凉,记得爱惜身体,记得保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他是群发的消息,还是刻意发给我的。但是他的话,令人感到温暖。并且,他不止一次提醒我,要关注天气变化,要善待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日里,我们都喜欢在朋友圈里互动,给别人点赞,也期待别人给自己点赞。虽然,我们把朋友圈当成“点赞之交”,但是互相点赞的人,是在乎别人的感受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一想,如果你发了朋友圈,半天都没有人理会,你的心情多半有些失落。你每天都给别人点赞,但是别人都不会“回礼”,你想起来就不开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与人交往,是相互的,你对别人好,肯定是期待别人对自己也很好。如果不是这样,你就懒得和别人交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微信里,既要给别人好的印象,也要注重“礼尚往来”。朋友一些不经意的问候、温暖的留言、唯美的头像......让你感觉到清新,就是人品好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人品差的人,微信里充满了负能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天一大早,打开朋友圈,发现朋友“开心的大地”发了几张图片。可是,他发的图片,让人很不开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心的大地”说写下这样的文字:真的太恼火了,我一个大学生,居然斗不过一个初中生。下次我一定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配图就是一双非常恶毒的眼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朋友,他一直在某公司上班,常常把上班的情绪带到朋友圈里,还说些含沙射影的话,甚至会诅咒别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他的朋友圈,难道不怕被上司看到,不怕同事产生不好的印象?也许,他的朋友圈,已经被很多熟人屏蔽了,发出来,也很少有人看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上,一些喜欢发负能量的朋友圈的人,很容易被人屏蔽,甚至被人拉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社会,不会绝对公平,但是不需要抱怨,不需要负能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品不好的人,微信里很多负能量的东西。比方说,令人不适的微信头像和微信名;常常在群里说一些难听的话;朋友圈里的内容特别多,都是不知真假的消息;动不动就给别人的朋友圈留言,说一些难听的话;聊天的时候,要么半天不回复,要么就乱发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顺着一个人发的朋友圈,你会发现他最近几年的人生发展状况。人品不好的人,往往越过越差,越混越不如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他的微信里,随时都可以发现“情绪糟糕、婚姻不满意、父母不富有、儿女不听话、朋友不帮忙、上司太偏心”之类的痕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遇到人品不好的人,最好是把他从你的朋友列表里踢出去,眼不见为净。</p> <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从一个人的微信好友,可以看到他的层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物以类聚,人以群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用微信聊天,喜欢发朋友圈,喜欢设置头像和改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些看起来很安静的人,你就通过他的好友和加入的圈子来判断他的人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方说,一个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你可以观察他加入了哪些群。这些群里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他就是“差不多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看你自己的朋友列表,里面有哪些人?如果你是一个爱好文字的人,会有很多文友;你是一个商人,会有很多合伙人;你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你会有“可利用的人”,你把他们当成了利益的源头;你是一个喜欢独来独往的人,朋友会很少,并且很少和朋友互动交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里,想要看清一个人,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如果你无法判断别人是否值得交往,你就用心去体会——让你温暖的人,多半是好人;让你寒心的人,多半是“来者不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人,不仅要看外表,也不要完全凭借第一印象,你要和他聊一聊,看看他身边的人,观察他的微信使用情况,他的人品如何,你就心中有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布衣粗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p> <a href="https://ml.mbd.baidu.com/r/hRjjQ8MfNC?f=cp&u=4612a04dfb9b43d8"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l.mbd.baid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