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准“老年人”的话

楊晓群

<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有一篇散文作品《失帽记》,描写了他父亲中年丧妻后子女各自不在身边的晚年孤独自处,深感自己未尽孝道的愧疚和耄耋老人髙寿后的无亲人守候的凄惨和悲切,发出了一句无奈的感概: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也就是说长寿不一定幸福,长命百岁不见得是一件好事。</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祝福老人时也总是说“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从古至今,多少人为寻得长生不老之术,孜孜不倦地追寻。每个人都觉得髙寿是一种福气,却不知这里面也包含多少痛苦和无奈,余光中先生的感慨“长寿是沧桑”的现状,事实上在我们周围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只是大家装作不知道、看不见罢了。</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昨天和朋友聊天,她公公一个人,快九十了,几次手术后,这些年一直身体不好,眼睛也几近看不见,便询问了下近况。她叹了口气,感概了一句:寿多则辱,特别是老了后不能干的老人。我心里一震,“辱”这个字,是一个多么不堪的字眼啊,相较于“沧桑”,已经完全没有幸福指数可言了。</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她接着告诉我,原来,老人家从年轻时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当然脾气也大。年纪大,身体不好后,因为焦虑,脾气就越来越坏,和住在旁边的大儿子一家矛盾也越来越深。儿媳把他当仇人看,他觉得儿媳不孝顺,太恶毒,便变着法折腾他们。恶性循环下,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b></p> <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不得已情况下,她和小叔一家请了个阿姨专门照顾他,他们有空便买上他要的食物和药品过去,不时关照下。可是,现在的阿姨也是很挑剔、很难侍候的主,再加上老人家也不好摆弄,总是过不了多久就走人。搞得他们经常焦头烂额,只能时不时两边跑。</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小叔家里前些日子也出了些状况,这样一来大哥不管,小叔没法管,就只能他们一家管。老人家因为眼睛看不见,经常摔跤,搞得他们总是提心吊胆的,连远门也不敢出了。</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她很有感触地说:“其实我也不想管,但没办法,义务在那里,好在他不愿意跟我们住,不然天天和他面对面,我也要疯掉。大家都喜欢髙寿,其实没质量的髙寿不如没有,太痛苦了,他自己痛苦,周围的人也痛苦,哪有什么福气可言,就两字“遭罪”。</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听了她的话,我竟不知该说什么了,只在心里深深叹了口气。</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想起前些日子,我小区里斜对面的一家邻居,几兄弟为赡养一个老母亲你推我搡,吵得一个比一个嗓门大,老妈妈坐在角落默默垂泪,真有种说不出来的心酸。</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还有一些很多兄弟姐妹的家庭,处理父母亲的方法经常是:一人家里住十天。这家还没住热呢,又得去那家了,搞得老人疲于奔命,身心疲惫。</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辈子辛辛苦苦把一堆孩子拉扯大,临老了,今天这家,明天那家,说好听点有福气,这么多人孝顺,说难听点就跟个流浪儿童似的,连个自己的家都没了。整天不是在这家小心翼翼的,就是在那家看晚辈的脸色。倒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了,开不开心,痛不痛快,大概只有老人家自己最清楚。</b></p> <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虽然我们时常把“孝道”挂在嘴边,也总是教育晚辈“百善孝为先”,要“尊老爱幼”。但事实上,爱幼很容易做到,真正每个人都像爱幼那样去敬老无疑是天方夜谭。人总是对充满生命力的东西会产生莫名的喜爱之情,而对垂暮,腐朽的东西产生嫌恶和排斥,这几乎是一种天性。老了后,还招人待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不孝之事自然也就屡见不鲜。</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说这些不是为不孝之人开脱,而正因为这样,我们要明白,人老了后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要接受一些现状,比如病痛之辱,无用之辱,不敬之辱等等。</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后,就会明白,一个人老了后要想活得有尊严些,就得学会看开些,多掌握些分寸,多提高些自己的修养,凡事不要太认真,临老了,难得糊涂些不是坏事。那种“倚老卖老,为老不尊”之事就更是要不得,不然可就真要“自取其辱”了。</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同时,当我们明白这些后,也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都会有令人生厌的时候,你希望别人将来怎样对你,是不是自己也当以身作则才好。</b></p> <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不管怎样,一个人能髙寿还是挺不容易的,每每我看到那些精神矍铄,满面红光,儿孙满堂,慈眉善目的老人总是心生欢喜,由衷地祝福他们。</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的老妈今年九十有三,她有我们兄弟四个孩子,从我记事起老妈身体一向硬朗,生病、看医生与她无缘,用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荣辱不惊,云卷云舒,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几十年,不,一辈子都是这样,即使是今天,一个人待在家里,也从来没听她说过什么重话或者别人不爱听的话,只是用打牌、看书、读报来打发时间。在我的眼里,如此的老年生活满是“沧桑”,绝对不是我要的老年生活。</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但至少,我老妈“寿高不辱”,活得健康,活得安心,活得有尊严,活的没有遗憾,这是我们兄弟几个最感欣慰和安心的。是的,长寿的代价是沧桑,这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即使是伟人也一样。对于长寿之人来说,这个“沧桑”是必须要面对的、也是必须要跨越的,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这代人还远未准备好、远未认识到:这样的日子马上要降临到我们头上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