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方式、模式、区域模式,看似复杂,选对了就简单、精准又快捷

红尘漫漫

<h3>对焦方式就两种: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h3></br><h3>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对焦功能,所以大多会用自动对焦,甚至不少人忘记还有手动对焦这个功能。要这么说,绝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对焦方便、快捷、准确。但是也有些情况手动对焦更好,甚至只能用手动对焦。</h3></br><h3> 图1</h3></br><h3>例如星空拍摄,由于星光很微弱,自动对焦很困难,那么我们在拍摄这类题材的时候就要采用手动对焦——旋转对焦环对焦无限远处。多远算是无限远?有的镜头10米以远就算无限远了,有的镜头20米以远算无限远。总之镜头远端最后一个标志的数字以后以远就算无限远了。如果没有标志的镜头,我们可以估计20米以后就是无限远了。但是我们在拍星空时对焦无限远,不要将对焦环旋转到远端的极限位置,一般会旋转到极限位置后再回旋一点点来增加景深,让比较近的对象也处于清晰的状态。</h3></br><h3>还有如我们在拍摄微距作品的时候,因为景深太小,要求我们对焦的位置十分精准,我们可以在单反的实时取景模式下放大焦点,手动对焦。</h3></br><h3>所有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镜头当然只能采用手动对焦。</h3></br><h3> 图2</h3></br><h3>自动对焦方式下的对焦模式:单次对焦、连续对焦、自动伺服对焦</h3></br><h3>所谓单次对焦,尼康索尼等相机标为AF-S,佳能标为ONE SHOT。就是只要你半按快门(或后键)不松手,那么相机就不会再次启动对焦系统,一般适合拍摄静态对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对焦完成后,如果移动相机构图,那么相机与你对焦的对象不能有距离变化,如果距离有变化,景深又小的话,可能引起对焦点的对象不清晰。作者的拍摄习惯是先构图,然后移动对焦点对焦,确保对焦点是焦点上的清晰。</h3></br><h3>所谓连续对焦,尼康索尼等相机标为AF-C,佳能标为AL SERVO。就是只要你半按快门(或后键)不松手,相机的对焦系统一直处于工作中,你焦点移动到哪就对焦到哪。如果拍摄对象是移动的,那么只要你的对焦点跟踪移动对象,那么就能确保你拍摄的运动对象是清晰的。所以连续对象对焦适合拍摄动态对象。对尼康等单反而言,你拍摄静态对象用连续对焦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相机对焦系统做了没有必要的连续工作。但是现在的微单就最好不这么选择,因为你拍摄的主体如果是静态的,但是背景上有移动的对象,使用连续对焦相机可能自动追踪移动对象来对焦。</h3></br><h3> 图3</h3></br><h3>所谓自动伺服对焦,尼康索尼等相机标为AF-A,佳能标为AL FOCUS。这个对焦模式是先启动单次对焦,如果发现对焦点移动就立即启用连续对焦。这个对焦模式并不是有的人理解的一样:是个什么高级对焦模式。作者是很少用这个模式的,因为一般来说对象的动或者静在你拍摄时可以判断或者预判,选用单次对焦或者连续对焦模式就好。</h3></br><h3>对焦模式的选择从其名称就可以知道怎么选择。不过佳能的说法有点让人迷糊,佳能将连续对焦称为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AL SERVO),将自动伺服对焦称为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L FOCUS),从字面上比较难分辨。不过没关系,习惯了就好,选错了关系也不大,因为两者都可用于连续对焦。</h3></br><h3> 图4</h3></br><h3>对焦区域模式:AUTO、单点、多点、3D</h3></br><h3>在单次对焦模式下,其区域模式很简单,只有AUTO和单点可供选择。</h3></br><h3>AUTO(自动焦点),是一种由相机自动选择焦点的区域模式。一般它会选择首先发现、比较容易对焦的点来对焦。不少时候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例如你在旅游区游人很多,你想拍个照留念,或许相机自动选择的焦点就不是你,而是其他人。所以自动焦点是很少有场景需要选择的,除非是前后景都很纯净,例如鸟或者飞机在天空中飞行,而天空有时纯蓝色或者白色的。但是相机的自动模式没有对焦及区域模式选择,只能是自动焦点,所以我们也要尽可能少用自动模式拍照。</h3></br><h3>单点,很好理解,取景器上会显示一个对焦点,所以单点对焦就是取景器显示的对焦点与拍摄对象重叠的那个位置的一个很小的区域。所以单点对焦是有很明显的针对性,而对焦比较精准的一种对焦区域模式。</h3></br><h3> 图5</h3></br><h3>在连续对焦模式除了上面的AUTO和单点之外,还有多点和3D(有的相机没有)。所谓多点就是以相机取景器上显示的那个对焦点为中心,增加点数向四周扩展区域。例如尼康的51点对焦系统就有9点、21点、51点。对焦点覆盖的区域是单点、9点、21点、51点逐渐加大,51点就是覆盖取景器全区域(说是全区域,实际上四周有一定的区域是覆盖不到的)。</h3></br> <a href="https://mz.mbd.baidu.com/r/hQKOH7TETS?f=cp&u=6757e1d6f05ef750"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z.mbd.baid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