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军:战斗在盂县的晋察冀边区的十九团

陈延军律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当代国考文武双进士陈延军律师</b></p><p class="ql-block"> 陈延军“文武双修”,1995年国家律师资格考试中超越录取线13分通过了国家律师资格考试,2013年11月在首届武术国考中以高分取得“中国武术高段位七段”称号,被称为“当代国考文武双进士”。中国武术高段位七段、国家级段位考评员指导员、国家一级武术裁判,现任中国武协市场开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武协监事。 现任北京律协军民融合专委会副秘书长,现从事山西军史方面研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战斗在盂县的晋察冀边区的十九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平型关大战之后,八路军115师主力南下晋东南,留聂荣臻副师长率独立团、骑兵营、两个教导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直大队和第三营两个连、第685团第6连及一部分干部、第343旅平山和平定地区工作团、第120师359旅平山和盂县工作团、随营学校等共计3000余人,在五台周围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革命根据地。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东冶镇宣告成立,归八路军总部建制。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这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11月13日,晋察冀军区以活动在北部、西部、东部、南部的部队和工作团为基础,分别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军分区。与此同时,以115师独立团为基础扩编为独立一师,杨成武任师长,邓华任政委,下辖1、2、3大队;第二军分区,由赵尔陆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4、5、6大队;第三军分区,由陈漫远任司令员,王平任政委,下辖第10、11、12大队;第四军分区,由周建屏任司令员,刘道生任政委,下辖第7、8、9大队。晋察冀军区地处华北敌人心脏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八年抗战中,根据军民粉碎了日寇无数次清剿、扫荡,与日伪作战6.5万次,毙伤日伪军36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10日,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阜平召开了晋察冀军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成为边区政权的最高领导机构。此后,随着抗日游击战争的不断胜利,晋察冀边区一步步扩大,西起同蒲路,东到渤海湾;北起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南至正太路、德石路。包括了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五省之各一部,面积达40万平方千米,人口有2500以上,县治108个,成为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军区部队由最初的3000余人发展到30万人以上。</p> <p class="ql-block">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的司政后机关、警通排、卫生队组成军分区司、政、供、卫等部门,以三营营部带领的重机枪排及两个半步兵连分别组建了4、5、6三个大队,也就是三个团,辖有营一级单位,主要战斗在五台、定襄、繁峙、代县、寿阳、盂县、平山等这一大片区域内。其中,盂县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应为盂县位于太行山之巅,群山环抱,地势险峻,东扼平山、井陉;西守阳曲、太原;南护阳泉、平定、寿阳;北卫五台、定襄,是晋察冀边区与晋西北、晋东南和陕甘宁边区连接的交通枢纽,同时,盂县也是晋察冀边区的粮仓。正是这种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盂县变成了敌我双方的必争之地。1939 年至1945 年,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十九团驻扎在盂县,依靠盂县人民的有力支持,充分利用险要地形,巧妙地同敌人周旋,一次又一次的狠狠打击了日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圆满地完成了开辟盂寿抗日根据地的特别重要任务,同时,为发展、巩固盂平、盂阳、定襄这一大片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的贡献。十九团的指战员原是由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的红军老底子所组成,百团大战后迅速发展,势如破竹,成为军分区的主力部队。14年艰苦抗战中,盂县人民的优秀儿女为十九团补充了一批又一拼兵员,十九团与盂县人民结下了鱼水情深,成了名符其实的盂县人民的子弟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盂县红色文化】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十九团团长李和辉烈士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和辉烈士墓位于盂县梁家寨乡黄树岩村东北约1.5千米处牛王场半山腰。南北长11.4米,东西宽4.2米,分布面积约47.88平方米墓丘系砖石结构,台基呈方形,边长4.2米,高0.8米,墓丘高1.5米,底直径2.1米,墓前5米矗立着砖石结构四楞形纪念碑,碑正面刻有“李团长和辉之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和辉,他个子不高,脸色黝黑,打起仗来勇猛沉着,在战斗最关键时刻,往往从警卫员手里接过缴获的三八盖步枪,装上刺刀,率领部队直奔敌群,所向披靡,像只凶猛的东北虎。由于脸色较黑,被大家誉为“黑老虎”;加上善于夜战,又被称为“夜老虎”。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和伪军一听是他的部队,谈“虎”色变。山西民谣唱:“黑老虎一下川,鬼子汉奸就傻了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和辉,男,汉,1915年出生江西吉水。1927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入红军大学学习,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通讯连连长。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特务团第三营营长,参加了峨口峪阻击战和平型关大战。平型关战斗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营长。10月中旬,奉命留驻晋察冀边区,开辟敌后根据地,任晋察冀军区第二支队第四大队大队长、第三支队第六大队大队长。1938年率部攻忤口,袭原平,降代县,破广武,钳制了崞县、盂县的日寇,全歼聂营城内守敌,并护送白求恩大夫和去新解放区工作的同志过境。1939年冬,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十九团团长。率部捣毁伪军新二师师部,歼敌一个团,俘敌副师长以下全体官佐。1940年3月,在白兰镇与日军激战,腹部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是役毙敌500余名,所部受到特大嘉奖。百团大战时,再次负伤住院,且患斑疹伤寒病,但仍多次请求提前出院参加战斗。后带病赴前线指挥第五团、第三十六团一举攻下娘子关。战斗中,伤口复发,斑疹伤寒病加剧,晕倒在地。在护送到医院的途中,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8月31日在抗战前线山西盂县病逝。因当时二分区司令部驻扎在黄树岩村附近,所以烈士就埋葬在该村。遗骨于1950年迁葬华北军区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遗骨于1950年迁葬华北军区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资料提供:梁家寨乡人民武装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19团团长刘桂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桂云(1911—1943),湖南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19团团长。2015年被列入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p class="ql-block">刘桂云,乳名铁脑,生于湖南省茶陵县沭江乡诸目村人。幼年丧父家,导致家境收入十分艰苦,7岁便以放牧谋生担负起一家责任,1926年茶陵的工农运动兴起后,他要求加入农会,因年龄小,没有被批准。直到1929年,沭江乡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后,他先参加少先队,随后又参加乡赤卫队,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被选送到湘赣红军独立第3师当红军战士,他在反“围剿”战斗中,勇敢善战,被选派到湘赣省红军学校学习开始了全新的升华,后调红军第17师第49团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34年7月,他随红六军团参加了长征。</p><p class="ql-block">1937年秋,刘桂云随八路军第359旅东渡黄河,到达冀西平山县,与当地的抗日武装组建平山团,任平山团第1营营长,投身抗日游击战争。不久,他调任新的抗日游击司令部(属晋察冀第四分区)第1大队大队长。</p><p class="ql-block">1938年5月,抗日游击司令部改编为抗日游击第8大队,他调任该大队第1营营长,驻守河北灵寿地区,多次率部同企图占领灵寿县城的日军展开激战,屡次重创日军,使日军的企图未能得逞。10月,他升任第8大队大队长(相当于团长)。</p><p class="ql-block">1939年3月,第7、8、9三个大队合编为晋察冀第四分区第5团,他任该团副团长。在晋察冀边区,率部同日军和顽军进行了许多针锋相对的战斗,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胜利。在小觉镇东的一次伏击战中,就歼灭来犯之敌200余人,有效地保卫了群众的麦收。8月,他率部在滹沱河南岸平山县打伏击,一次就将日军护送的东京慰问团及运输物资的板治大库中队的4辆卡车和28辆马车全部截住,消灭日伪军150多人,缴获大批物资。9月,他还参加了著名的河北灵寿县陈庄战役。在同国民党顽固派朱怀冰部作战时,他率部随晋察冀南下支队参加了涉林战役,并与团政委萧锋率1营尖兵,直捣敌巢,在河间歼灭朱部一个团,缴获银元5万多元。随之又在晋城南关歼敌100多人。</p><p class="ql-block">1940年8月参加百团大战,后因战功调到晋察冀边区第二分区第19团任团长。</p><p class="ql-block">1942年9月,刘桂云按照上级指示,带领19团深入山西省盂(县)寿(县)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盂寿地区是晋察冀边区连接晋西北、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侵占这一地区后,到处构筑碉堡、沟渠,制造“无人区”。他率团来到这里后,紧紧依靠群众,机智巧妙地打击敌人,很快便牢牢地站稳了脚跟。12月中旬,他率团驰援盂县麻河驿粮站,在盂县东北的青羊岭与日军展开激战。他一面下令控制制高点,用火力压住敌人;一面布置各处兵力,对敌人进行三面围攻,这样坚持打了一天,连续打退了日伪军17次冲锋,歼敌200余名,将日军大队长打成重伤。接着,他又率部乘胜前进,在盂阳四楞山解救了被日军抓去的群众,夺回了被抢走的财物和羊只。</p><p class="ql-block">在艰苦的敌后战斗生活中他得了严重的胃病,又多次负伤,身体十分虚弱。分区决定将他留在根据地。但他不愿躺在病床上,死也要死在抗日的前线!由于他几次执意要去敌后坚持斗争,终于得到批准。</p><p class="ql-block">1943年9月,他再次进入盂寿地区。不久,黑石窑伏击战就打响了。他躺在担架上指挥了这次战斗,截住押送被捕的3位同志及军用物资的日军,只用了40多分钟就解决了战斗,救出了被捕的同志,还缴获重机 一挺、 27支、 2万余发。这次战斗被晋察冀军区作为模范战例通报表扬。不久,19团又遭到从太原调集而来的700名日军和800名伪军的进攻。10月11日夜刘桂云带领19团第四连与侦察连的一个排来到炭窑岩(山西盂县境内),因部队很疲劳,便决定在这里宿营,不料当晚即被日军包围。第二天拂晓四处响起枪声后,他判断情况有变,立即指挥部队向后山突围,抢夺制高点。当他冲上山坡时,不幸遭到日军机枪的扫射,连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2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