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过年不如回家过年

易六元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二,儿子回西安任教的学校了。今年的春节假期和他只有短短几天相聚,意犹未尽。学校是人群高密集场所,当地要求师生必须在本地连续14天以上的工作或生活记录,才能符合教学和入学的要求。在规定的期限里按时到校,遵章守纪是职场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儿子做到了。望着他远处的身影依依不舍,但感到他长大了、成熟了,心里却放心了。</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春节,按农历称为牛年,牛在中国人的眼里,勤劳、实干、健壮,象征着吉祥收获之年,人们都期盼着家庭团圆幸福美满的度过这个牛气哄哄、牛气冲天节日。而眼下还看不见到底何时结束的新冠病毒,依然象一把利剑高悬,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打乱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种种的不便,影响着我们的心情。</p><p class="ql-block">好在有了鼠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经历,我们中国人深信从中央到地方防疫防控有大决心和大能力,对于今年呈现的零零碎碎的范围小、人数少新冠病毒情形,人们少了一份恐惧和畏怯,多了一份防范多了一份淡定。所以今年这个年,国家号召: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出行,就地过年不还乡,得到许许多多的人积极支持和响应。就地过年不还乡,既讲究几千年来的华人习俗,又道出了人逢佳节思乡思亲的"家"情怀。这个年,可以说是开启大江南北就地过新年的特殊模式。</p> <p class="ql-block">从腊月开始,每每在微信群看到"返乡要不要隔离"要不要做核酸检测,在哪检测""我们回家需要办什么手续"等等关于回家又与回家有关的防疾防控的问题,回家后我们能开开心心团团圆圆在一起吗?返家过年了又能顺利返工吗?遥远路途返家的人,离家近了离风险也近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选择回家也难,选择不回家更难。父母亲盼着过年,心里早就算计着日子,盘算着给孩子们打点的红包,走街串巷弄来各种吃的用的⋯⋯,忙碌了好长时间,就是为了同子孙们欢聚一堂,享受着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一句不回家过年,就地过年不返乡,确实有许多的无奈,也让亲人们都感到春节的落寞与心酸。这是一份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每个人的家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处,上有老下有小的家,是家庭连在一起的全部。思念和牵挂的心愿汇成一句话:只要你过得比我好</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开心的是,我儿子回家的几天里,一改从前相约同学聚聚会的爱好,一直呆在家里不出门,尽量在家陪着我们,有时也跟着妈妈进厨房学做菜。切菜掌勺的动作虽不利索,却很认真,做出的菜也讲究主菜配菜佐料搭配,一家人吃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不能回家就地过年的家里相比,今年的春节相聚的日子不多,但我很欣慰很满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