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党门做为长治的地标性存在一直没有专程到访过,离家二十多年,虽回家无数次,也无暇一睹真容,徒留遗憾,幸好这次要专门为它而来……</p> <p class="ql-block">上党门是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治市西大街的府坡街北端,是隋代上党郡署的大门。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在衙署内大兴土木,增建飞龙宫、德风亭。最盛时亭堂楼宫有280余间。金元之际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上党门门庭,后又增建钟鼓楼。弘治三年(1490)重修。1932年再次重修。</p> <p class="ql-block">门口202公交可以直达,走起,探幽访古。车到南街,突然看到临街店铺当中出现一座“唐太宗庙”,毫不起眼。唐王庙以前也遇见过,从未细想,但在街巷处也出现,引起我的好奇。以下就是百度资料,供参考。</p><p class="ql-block">在长治地区,存在相当数量的唐太宗庙和唐玄宗庙,有的也叫唐王庙。唐王庙中可能供唐太宗李世民,亦可能奉唐玄宗李隆基。唐太宗崇拜与唐玄宗崇拜相比,散布地域更广。唐太宗庙不仅栖身于长治各县区,而且扩展到整个晋东南及邻近地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长治形成玄宗信仰并不稀奇。长治古称潞州,潞州是李隆基的龙兴之地,曾经意气风发的李隆基登上龙位之前就任潞州别驾,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为日后夺取皇位暗自积蓄实力。荣登大宝后,李隆基又三次巡幸潞州,大摆宴席招待潞州父老,免除潞州几年的租税,赦免“大辟”(死刑)之下的罪犯。潞州百姓发自内心对玄宗感恩拥戴,多建玄宗庙崇祀唐明皇本在情理之中。而唐太宗李世民与上党地域素无渊源,缘何唐太宗庙却广布晋东南地区呢?或许有人说,李隆基在潞期间缅怀先祖唐太宗的丰功伟绩,授意潞州官府、百姓广建唐太宗庙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到站,迎面看到一座清真寺,星月塔尖闪闪发光。遂临时决定去探访一下,上一次应该追溯到高中时代来看望过回族同学。见识过西宁东关大清真寺的宏伟和礼拜仪式的庄重,再来看别有一番滋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治市清真南寺始建于明代初期,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重建,后屡有修缮。占地面积约11.8亩,整体建筑为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布局。礼拜大殿为中国宫殿式,高檐斗拱,琉璃瓦顶,门厅匾额高悬,1987年又扩建了大殿,能容千人同时礼拜。殿前亭式月台,伞形木质结构,不用铁钉,全部样结套连,造形优美。南北讲堂、沐浴室等建筑亦十分考究,宣礼塔带有阿拉伯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着清真南寺一路而行,回族门楼的样式引起了我的兴趣,随手拍了几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行到深处,发现竟然没有出口,只能折返,用时三十分钟终于来到目的地——上党门。</p><p class="ql-block">上党门是古上党郡衙署大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年),金代毁于兵火。现存的上党门和左侧钟楼是明洪武年间重建,右侧古楼是天顺年间增建。钟鼓二楼平行排列,一曰“风驰”,一曰“云动”,蕴含着高耸如云之意,两个楼台遥相映衬,楼高门低,高低错落。</p><p class="ql-block">门前广场有一大爷在开直播,正在引吭高歌,本想拍照留存,还是被善良击退,内心深处实在不太认同这种做法。但确实给古建增添不少色彩!</p> <p class="ql-block">行文至此,本想再赘述几句,然上党之地,与天为党,待时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