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流通硬币之墨西哥

考恩黛

<h1>开篇置顶感谢钱眼大哥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460564235。本篇文字和图片转载自钱眼大哥的博客。本文为多篇合并之作,墨西哥的钱币历史真的是太复杂了。</h1> 前史 <h1>墨西哥位于北美洲西南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墨西哥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闻名于世的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均为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创造。1519年和1521年,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被以赫纳戈.科尔特斯为首的西班牙武装推翻,被命名为新西班牙,成为西班牙在新大陆的四大总督区之一。此后的三个世纪,新西班牙的边境扩展到南至巴拿马的整个中美洲和美国西部的广大地区。在西班牙人到达之前,墨西哥的印弟安各部落使用铜块和可可豆为货币。西班牙人统治后,分别在迈菲尔、特佩塔帕、圣安娜和塞罗德尔华托发现银矿,并立即在各个银矿周围修建了防御工事,将银矿据为己有。这四个银矿区组成华纳托矿区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富矿之一。</h1> <h1>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了墨西哥,并于1535年在美洲设立了包括墨西哥与美国南部总共450万平方公里的第一个总督辖区,称之为"新西班牙总督区"。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墨西哥后,曾试图使用西班牙银币。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西班牙银币完全不能满足这个庞大的殖民地的需求。同时,为了便于把殖民地的贵金属运往宗主国,西班牙王室决定在殖民地设立造币厂。1535年,根据西班牙国王卡洛斯5世(Carlos V)的旨令,新西班牙总督区在征服者首领科尔特斯宅邸附近(现墨西哥城市中心宪法广场西侧)建立了美洲第一家造币厂。由于当时主要制造银币,因此,开采和提炼的银子越来越多,制币业一度成为当时最有活力的产业。到16世纪中期,墨西哥的白银使用量已占全世界耗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大部份制成银币,在西班牙的殖民地发行,用作国际贸易支付,或运回西班牙本土。16世纪末,墨西哥境内已经有几十家造币厂。在不到3个世纪里,共制造了20亿比索的金币与银币。造币工业巩固了新西班牙总督区的经济,为西班牙注入了资本的原始积累。</h1> 西班牙殖民地 <h1>1536年,墨西哥首次制造、发行的银币与西班牙银币完全同质同价,印记也相似,只是略厚一些,并在币面上打上"M"的标记。直到现在,还是墨西哥各种硬币的统一标记。到17世纪中叶为止,墨西哥造币厂一直在制造新西班牙总督区通用的银币。秘鲁银矿于1680年开始萧条,进入十八世纪墨西哥白银产量增加,十八世纪末时该地白银产量已占美洲总产量的67%,根据西班牙王室的命令,所有产出的白银必须运到造币厂制造银币。</h1> <h1>1675年,才由西班牙国王卡洛斯2世批准制造面值为1、2、4、8盾的金币。18世纪初,欧洲发明了一次成型的造币机。西班牙波旁王朝费利佩5世决定把这种先进的造币技术引进到新西班牙总督区。墨西哥造币厂采用先进技术后,很快造出了8、4、2、1、0.5里亚尔的金币(当时西班牙与美洲殖民地通用的货币单位,约合1/4比塞塔)。由于图案上是大力神柱子框起来的新大陆与旧大陆,另一面是西斑牙国徽,因此,这套金币被称作"科卢姆纳里亚"(Columnaria),意为"圆柱币"。其质量、工艺、成色堪称一流,是世界上最好的硬币,被世界各国接受为支付手段。墨西哥铸造的这些金币,是最早的世界通货。</h1> <h1>1732年,在过去的主教街启用新的造币厂大楼。这条街因此改名为"拉莫内达"(La Moneda, 意为"钱币街"),如今成为国立文化博物馆的一部分。18世纪到19世纪,墨西哥铸造的8里亚尔的银币大量流传到印度、日本,主要是中国市场等远东国家,以及北美英属殖民地,被选为美国银美元的本位货币。由于边缘压印花边,被称作"西班牙花边银元"。直到1857年,美国、加拿大(到1858年)的造币厂还一直采用墨西哥银币的印模制币,波多黎各使用到1895年。现在,有些美国人,尤其是西部人,还常常习惯地沿用当年对墨西哥银币的俗称"比特"(即1里亚尔)。</h1> <h1>由于当时主要制造银币,8里亚尔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殖民地硬币,它畅流于整个新大陆和远东地区,16世纪中叶,墨西哥的白银使用量已占全世界耗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墨西哥境内已经有几十家造币厂。随着东西方海上新航路的开辟,以及通商贸易渐趋发达,外国银元开始流入中国。1570年西班牙侵入吕宋(菲律宾),于次年占领马尼拉并辟为商埠,开始以大多在墨西哥制造的银元换取中国丝绸等物,成为最早流入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外国银元,并在对中国的贸易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下图为1715年西班牙菲利浦五世时期1里亚尔银币和1723年8里亚尔十字银币。</h1> <h1>1732年,墨西哥城造币厂通过新式螺旋滚压机压制的方式,开始生产8里亚尔银币。其币面图案为皇冠下有盾徽,盾徽中央椭圆内有3朵百合花,盾徽斜对角是张口直立的雄狮,为阿拉贡王国纹徽,另一斜对角是古城堡,为卡斯蒂利亚王国纹徽,盾徽下近似三角中是视为富贵吉祥的带叶石榴(国花)。左右分别为造币厂标记及币值,外环拉丁文铭文:PHILIP V D G HISPAN ET IND REX(菲利浦五世蒙神之恩西班牙兼(西)印度国王)。“M”上有个小“o”,是取Mexico(墨西哥)首尾字母为墨西哥城的标记。 “F”是验金师费利佩·里瓦斯德·安古洛的首写字母,盾徽右边“8”是面值8瑞尔(里亚尔)。币另一面为王冠下的东西半球,寓意东西半球为西班牙单独拥有。据西方神话,欧非二洲原本相连,被罗马一位主神之子,力大无穷的海格立斯拉开。两侧是代表守护西班牙直布罗陀海峡的“海格立斯”双柱图,柱上有卷轴缠绕,成S形,S加两坚杠最终演变成元的符号。卷轴上有拉丁文PLVS VLTRA,意为“海外还有天地”。下方为铭刻年份及生产国标记。齿边环压西班牙国花百合花。下图为1733-1742年1/2、1、2、4、8里亚尓银币。</h1> <h1>1772年正面改为西班牙波旁王朝君主的头像,卡洛斯三世银币,为1772年至1789年,币正面卡洛斯三世国王侧面肖像,外环拉丁文铭文:CARO LUS.III DEI GRATIA(卡列罗三世蒙主之恩)。币背面皇冠下的西班牙盾徽,左右两大力神柱,外环拉丁文铭文:HISPAN ET IND REX M 8R F M(西班牙和西印度国王、墨西哥造、8瑞尔)后两字母为检验师姓名首写字母。下图为卡洛斯三世时期墨西哥生产的1/16里亚尔铜币和1/2、1、4、8里亚尔银币。</h1> <h1>卡洛斯四世银币,为1789年至1808年,币正面为卡洛斯四世国王侧面肖像,左侧为拉丁文CARO LUS.IIII DEI GRATIA(卡洛斯四世蒙主之恩)。下图为卡洛斯四世时期墨西哥生产的1/2、1、2、4、8里亚尔银币。</h1> <h1>斐迪南七世银币,制造期为1808年至1825年,币正面为斐七世国王侧面肖像,外环拉丁文缩写铭文:FERDIN.VII DEIGRATLA (斐迪南七世蒙主之恩),下部是制造年份阿拉伯数字。背面外环拉丁文铭文:HISPAN.ET.IND.REX.M.8R.HJ(西班牙和西印度国王、墨西哥造、8瑞尔,后两位字母HJ为检验师姓名首写字母)。下图为斐迪南七世时期1、2特拉科铜币,2、8里亚尔银币和1埃斯库多金币(8特拉科=1里亚尔、16里亚尓=1埃斯库多)。</h1> <h1>最为有趣的是,卡列罗四世1808年驾崩,斐迪南七世即位时,由于西班牙和墨西哥相隔路途遥远,当时通讯和传输工具又不发达,墨西哥造币厂接到新国王即位要制作新币以示庆贺时,却不知新国王模样,只好用卡洛斯四世头像配新赶制的斐迪南七世模具制造了一批币,一直到1811年才换用新的版本。市面上流通不多,后多有收回溶毁,所以收藏甚为不易,但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收藏趣味版别(下图)。</h1> <h1>在明、清的经济史上,西班牙双柱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曾一度被称之为“本洋”而独霸中国的经济市场。从17世纪起,西班牙的本洋、荷兰的马剑银元开始流入我国,葡萄牙的十字银币,后来墨西哥鹰洋、美国的贸易洋、日本的番龙洋等等陆续流入中国市场。初期,由于西班牙本洋的含银量高、数量大,制作精致、重量适中等优势,一举夺得市场交易的主币位置,获得了交易商家的青睐,被誉称为“本洋”,在十七至十八世纪期间,连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与中国交易大部分也使用西班牙双柱银元;直至1823年前后,墨西哥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不再大量制造供应双柱本洋,而代之以墨西哥自制的鹰洋,“本洋”的断源和鹰洋的源源不断,西班牙双柱自十九世纪初开始衰落,并逐渐退出中国市场。</h1> 墨西哥帝国 <h1>1820年西班牙民主革命爆发后,墨西哥的统治者和社会上层分子,害怕西班牙革命会再次引起墨西哥革命运动的新高涨,便提出脱离统治的主张,以便夺取独立运动的领导权。这时墨西哥政府军中一个曾经镇压过独立运动的军官伊特维尓徳上校怀着个人野心出来大肆活动,他打出要求脱离统治实行独立的旗号,同时又主张在墨西哥保持传统的大庄园制和维护教会的利益,他的活动赢得大地主、教会上层的支持,他的独立口号也欺骗了一部分下层群众。1821年伊特维尓徳篡夺了政权,宣布墨西哥独立。</h1><br><h1>1821年8月24日,奥古斯丁.伊特维尓徳和奥多诺州总督签署了“科尔多瓦条约”墨西哥被确认为独立国家,以下称墨西哥帝国。 独立宣言于同年9月28日由临时管理委员会起草,并于次年5月20日宣布伊特维尔德为皇帝。1821年至1823年在伊特维尓徳帝国期间,发行了面值1/8、1/4里亚尔的铜币,1/2、1、2、8里亚尔含银0.903的银币和含金0.875面值4、8库斯多的金币。图为面值1/8里亚尔的铜币和1/2 、2、8里亚尓银币。铜币正面为伊特维尓徳的纹徽, 面值, 及杜兰戈造币厂的标识。币背面为西班牙文铭文:“DE LA PROVINCIA DE NUEVA VIZCAYA”(来自新比斯开省) 。银币正面为伊特维尓徳的肖像,外环铭文: “AUGUSTINUS DEI PROVIDENTIA”(奥古斯丁上帝的眷顾及墨西哥城造币厂标识, 纪年) 。币背面戴王冠的展翅鹰, 外环铭文: “MEX I IMPERATOR CONSTITUT 8 R I M”(墨西哥的第一个皇帝,8里亚尓) 。</h1> 墨西哥联邦共和国 <h1>伊都维德的帝国遭到墨西哥人民的反对,即位不到十个月就被推翻了。1824年墨西哥新宪法确定墨西哥为联邦共和国。虽为联邦共和国,实际上仍然是一个由无数个教会势力和大庄园主控制的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所组成,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虽然1824年为了监督该国货币的质量,联邦宪法第50条中保留确定和规范所有国家货币的价值、类型、重量和面值以及造币厂都作了些规定。但墨西哥城造币总厂仅在1829-1837年间正式生产过小面额铜币, 在其余时期, 小面额货币由各地造币分厂生产。此时各地区自行发行的各种尺寸、各种图案样式、各种面额的铜帀(代用币)滥觞流行。</h1> 铜币概况 <h1>△上图为墨西哥城造币厂生产的1/16,1/8和1/4里亚尔铜币。币正面仙人掌上鹰喙蛇图, 外环铭文: “REPUBLICA MEXICANA”(墨西哥共和国) 。币背面为面值, 纪年, 造币厂标识。</h1> <h1>△上图为奇瓦瓦生产的1/8和1/4里亚尔铜币。币正面为身配弓箭的武士, 外环铬文: “ESTADO SOBRANO DE CHIHUAHUA”(主权国家, 奇瓦瓦州)。</h1> <h1>△上图为杜兰戈生产的1/8和1/4里亚尔铜币。1/8里亚尔正面有自由帽及面值, 纪年。币背面为身背弓箭的小孩和正开花的小树。1/4里亚尓正面为仙人掌上鹰喙蛇图, 外环铭文: “ESTADO DE DURANGO”(杜兰戈州) 。币背面, 面值外环铭文: “SUFRAGIO LIBR”E(免费普选) 。</h1> <h1>△上图为瓜纳华托生产的1/8和1/4里亚尔铜币。币正面鹰喙蛇图, 外环铭文: “EST LIB DE GUANAXUATO”(自由, 瓜纳华托州) 。币背面, 自由帽下, 拿凿子和锤子工作中的手, 下有铭文; “OMNIA VINCIT LABOR”(为一句拉丁语短语, 工作征服了所有人) 。</h1> <h1>△上图为哈利斯科州生产的1/16,1/8和1/4里亚尔铜币。正面为弓弩和飘扬的国旗, 外环铭文: “ESTADO LIBRE ED JALISCO”(自由的哈利斯科州) 。币背面, 座着撑自由帽妇女,两旁为面值(“MEDIO OCTAO”, 半个八分之一; “UN OCTAVO”八分之一; “UN QUARTO”四分之一:</h1> <h1>△上图为萨卡特卡斯州生产的1/8和1/4里亚尔铜币。正面为纪念碑和打开的书, 外环铭文: “DEPARTAMENTO DE ZACATECAS”(萨卡特卡斯州) 和面值。币背面为自由帽和小天使:</h1> <h1><p>1823年3月,随着帝国转变为联邦共和国,新国家起草一部总体宪章。试图取消自1810年以来各自为阵分裂的货币形式,使货币标准化。1823年8月1日颁布了一项法律,该法律要求共和国的所有各地的造币厂,统一使用指定发出的钱币模具。实际上是隐含承认各地造币厂合法化,在该法令中,各州可发行货币,并从其经营中获得收入。为监督各造币分厂货币的质量,宪法第50条的规定,即规范硬币的法律要求,质量, 重量,价值,种类和面额是国家的权力。</p><br>1823年, 继墨西哥城造币厂率先生产了硬币, 至1897年,其后有十三家造币厂相续投产。 而所发行的银币,由于齿边为有花饰纹被称为花边鹰洋。其币制仍保持西班牙殖民时期的里亚尔币制。但币面上的图案有所变化。描绘了墨西哥人的祖先,古阿兹特克人关于墨西哥起源的传说。展翅雄鹰,嘴叼毒蛇,一爪踩在岩石或岩石中生长的仙人掌上,一爪抓着蛇身。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从阿兹特兰的地方来的游牧民族,在他们的首领特诺奇的率领下往南寻求生活的乐土。他们成群结队集体迁徙,按照太阳神维特西洛波奇特利的神谕:“当你们发现一只嘴里叼着蛇的雄鹰伫立在一棵从湖中岩石长出的仙人掌上时,这就是你们应该定居的地方”。可以说流离失所、历尽艰辛、饱尝人间疾苦。终于1325年阿兹特克人来到克斯柯科湖边,找到梦中传说的地方,建立了特诺奇提特兰城,一座巨大的人工岛,发展成了今天的墨西哥城。币背面中为自由帽,相传古罗马奴隶获得自由后,都要头戴表示已获自由的软帽。墨西哥独立后,在硬币上釆用了这一图案,以表示国家获得独立。帽的四周放射长短不一的32支光柱(代表31个州和一个联邦区),帽檐阴刻西班牙文“LIBERTAD”(自由),帽底为表示该币的面值,其下“8R”是货币面额,“8R”(西班牙货币单位是里尔R,重3.38克,8R为最大面值,合27.04克)。 “Mo或其它标记”为生产厂缩写标记。其后是生产年份、造币厂批量生产中检验员的姓名缩写字母、而“10Ds 20Gs”,为当时墨西哥采用的为中世纪贵金属纯度,打兰Dineros, 格令Granos标准。12打兰为100%纯银,12打兰又分为24格令,(10*24 +20)/(12*24)=0.902666≈0.9027。所以克劳斯目录等标注的花边鹰洋标准含银量为90.3%,币重27.07克,每个含纯银24.444克。<br><br><p>墨西哥生产的鹰洋,其中绝大部分运往国外进行贸易,在中国由于原流通于西班牙本洋,早期生产的鹰洋需贴水,并不受欢迎,流入中国的数量也少。(所谓升水,即交易中当时人们一致看好又愿意使用的银洋,其使用价值高于它们实际的含银量,一块升水银洋可以兑换一块多其它银洋。换句话说贴水银币,就得用高于原值的银币去换取流行的银币)。墨西哥人发挥自己所长,利用有充足的银资源和现成的技术,严格规定每一批鹰洋的成色,为确保鹰洋的含银比例达到90.7777%。责任落实到每个验金师,以及请销售方参与,同时要求将每批次质验师的缩写标识刻在模具上(如每换一炉原料、每换一次模具就算另一批次),故每枚鹰洋上都有验金师的姓名,保证了鹰洋生产的制作规范和含银量高的品质。使鹰洋由贴水银币变为升水银币,并占据了在中国流通的主要位置。花边鹰洋发行历时75年,其发行时间之长,在世界中少见。早期鹰洋因为在中国流通少, 时间太长而损毁也多, 收藏较困难。而后期因存世量较多,总体来说,除特殊版别外,收集较易。由于鹰和蛇各种姿态差异、同一造币厂,不同的年份、相同年份,不同的造币厂、同一造币厂,不同的首字母表示的检验员名、边齿纹饰,为收藏者创造题材产生了无限的空间。由于墨西哥鹰洋发行的时间长,是在我国外国货币中流通量最大的银币,也是在我国最有影响之力的外国银币。</p></h1> <h1><b><font color="#ed2308">(一)墨西哥城造币厂MEXICO CITY</font></b>,币面标识:Mo。1522年科尔特斯征服了今天的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地区,西班牙王室将他夺来的土地与印第安人通通赐给科尔特斯。当1535年在墨西哥地区发现金、银矿后,科尔特斯在宅邸附近(现墨西哥城市中心宪法广场西侧)建立的美洲第一家造币厂。共和国后,墨西哥城造币厂(1823-1897年)率先在1823年生产了8里亚尔银币。</h1> <h1>△8里亚尔,含银0.9, 重27.07克的银币。币面上是墨西哥鲜明的轮廓呈前倾状叼蛇鹰型,因为蛇绕成盘状靠近鹰嘴,也被称为“钩颈蛇”。 鹰外环西班牙文铭文: “REPUBLICA MEXICANA” (墨西哥共和国)。背面有放射光芒的自由帽, 外环铭文: “ *8R.Go.1823.J.M.10 Ds.20 Gs.” (8里亚尔. 墨西哥城造币厂.1823年.检验员J.M. 含银0.902777):</h1> <h1>△1867年开始,使用防伪标识,在帽子下方光柱间增加两个剑状突起,俗称“龙牙”。这一措施得到政府和民众的肯定,有效的遏制鹰洋造假而产生种种不良后果。继将此防伪标记作为模具标准推广到其它造币厂,1887年所有的造币厂都逐步统一鹰型,均加上这个防伪标识了,一直延续到1897年结束。</h1> <h1><b><font color="#ed2308">(二)杜兰戈DURANGO (1824-1985年)</font></b>,标识Do。杜兰戈市成立于1563年,在殖民时期,该市是新西班牙殖民地新比斯开省的首府。1823年杜兰戈州成立,杜兰戈市是杜兰戈州的首都。由于银矿产丰富,1811年西班牙殖民政府开办了杜兰戈市造币厂。1824年5月22日,杜兰戈州正式接手该造币厂,为了发展生产,政府将造币厂承租给约瑟.安东尼奥.帕斯卡多和M.Bras-de-Fer。直到1895年倒闭,除短暂的停工外,该造币厂每年都会制造硬币。在1824年的鹰洋制作好几种版式,前倾状叼蛇鹰版式也有十余种。1824 Do-RL存在三種典型的不同形态和精神状态的蛇(下图1、2、3)。十九世纪60-80年代,从杜兰戈生产的 8 里亚尔大多数被送往东方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尽管在1864年7月4日至1866年5月期间被马克西米兰帝国势力侵占,但共和国8里亚尔银币生产并没有停止。1870年8里亚尔的生产被迫终止,以支持天平鹰洋比索的生产。1873年当比索停止生产时候,又开始8里亚尔花边鹰洋的生产。</h1> <h1>△(1) 蛇头向上抗争的反抗蛇Serpiente Desafiante</h1> <h1>△(2) 蛇头低下的奴隶蛇Serpiente Sumisa</h1> <h1>△(3) 蛇身弯曲的折叠蛇Serpiente Plegada及三类帽形。</h1> <h1><b><font color="#ed2308">(三)瓜纳华托GUANAJUATO(1824-1897年)</font></b>,标识G、Go。瓜纳华托是瓜纳华托州的首都。位于墨西哥城西北部220英里,始建于1554年,墨西哥以产银闻名于世,而瓜纳华托则是把它拱托起来的三颗产银“明珠”之一。著名的马德雷矿脉曾被认为是世界藏量最丰富的银矿。十六世纪初期,西班牙人分别在迈菲尔、特佩塔帕、圣安娜和塞罗德尔华托发现了银矿,大批西班牙人来此开采银矿,这四个银矿区组成的城市就是今天的华纳托。17世纪遭洪水破坏后衰落,20世纪30年代后逐渐恢复。</h1> <h1>△瓜纳华托造币厂是由西班牙下等级贵族1810年建立的, 1824年生产了第一批8里亚尔。该版制造时间迟于墨西哥城一年,首年也为前倾状叼蛇鹰。</h1> <h1>△开始时造币厂标识“O” 在“G” 之中。只有“G”标记仅见于1825 G-JJ的错漏版,非常罕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827 Go-MR为花边鹰洋中发现具有防伪标识最早的一年。1830年,瓜纳华托成为墨西哥第一个用模具生产8里亚尔的造币厂,这使得钱币的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随后在1834的模具风格中又设计帽檐左角圆点状标记,且连续使用八年之久。</h1> <h1>△1835年又增设一种帽檐右角的五角星状标记,该年两版同时流通。瓜纳华托同时也是四个发行8里亚尔直到1897年才废弃的造币厂之一。图为1836年瓜纳华托造币厂验金师标识为P J,右图为有点状防伪标记。 自1870年后将“o”从“G”中间移至右上方。</h1> <h1><b><font color="#ed2308">(四)阿拉莫斯ALAMOS(1864-1895年)</font></b>,A、As。阿拉莫斯是位于原墨西哥南部的索诺拉州的重要的矿产小镇。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制造铜辅币,但直到1864年之初这个造币厂才开始生产8里亚尔花边鹰洋。从1865年5月到1866年8月,这个造币厂一直被马克西米兰帝王的势力所侵占,期间只试制过样币,1868年正式投产。1875年对于阿莫拉斯版来说也是一个过渡年份。早期铸造标记为A,后来用As作为标记。</h1> <h1><b><font color="#ed2308">(五)奇瓦瓦CHIHUAHUA(1831-1895年)</font></b>,标识Ca。奇瓦瓦,1709年正式建城,位于该州的北部,是奇瓦瓦州的首都。西班牙殖民政府于1810年至1822年之间曾开办过一个造币厂。1846-1848年,墨美战争中,曾两度被美国占领。奇瓦瓦早期年份生产的鹰洋少见,自1840年奇瓦瓦厂成为墨西哥第三个制造模具的造币厂。但其数量在花边鹰洋中算中等偏低。中期由于模具缘故而显得压力不够,由于模具的磨损和损坏往往所见银币中带标记“CA”的“A”不再有横梁、鹰的胸腹部大片出现少毛或无毛的细节,背面的帽子也一样。1871年花边鹰洋的生产暂时停止了,在此期间生产了比索,1873年重新恢复花边鹰洋生产。奇瓦瓦生产的一些银币流向了东方,但是数量与西部的造币厂相比少之又少。该厂在65年间共有16种鉴定师标识。</h1> <h1><b><font color="#ed2308">(六)卡托尔斯CATORCE(1863年)</font></b>,标识Ce。卡托尔斯位于首都以北144英里的圣路易斯波托西州。在圣路易斯波托西州原有圣路易斯波托西造币厂,已经生产硬币有30多年了。为了更多的收益,在1861年2月12日,墨西哥总统授权在卡托尔塞新建造币厂。1863年是一个政治非常动荡的时期,在之后不久墨西哥总统就逃离了墨西哥城,马克西米利安帝国开始统治墨西哥。自1863年至1866年,卡托尔塞造币厂就被帝国管理。在此期间,圣路易斯波托西造币厂停止了共和国式样的鹰洋铸造,转而制造帝国版银币,而卡托尔塞造币厂在1863年5月17日仍开始生产鹰洋。虽然年份都标1863年,但实际为1863年5月7日-1869年11月28日制造。该厂在1862年购买了现代蒸汽冲压设备,相比品质较好。有正常版和骑字版两种。总产量不多,且大多流入中国等东方国家,有戳记占多数。卡托尔塞铸币厂所用鹰型非常接近同期的同州邻居圣路易斯波托西铸币厂鹰型。事实上,卡托尔塞造币厂的模具雕工师Pomposo Sanabria在1827-1861年是为PI厂做模具的,为了省事,直接就把PI厂的模具拿来用,就是修改了厂铭和检验师缩写。该版存在和PI厂紧密相关的骑字版,就是CeML/PiMC版。1869年11月15日,圣路易斯波托西州议会最终还是决定关闭卡托尔塞造币厂。</h1> <h1><b><font color="#ed2308">(七)库利阿坎CULIACAN(1846-1897年)</font></b>,标识C、Cn。库利亚坎是锡那罗亚州西北部的一个海岸首都。那儿的造币厂开办于1846年4月,即开始生产8里亚尔银币,有趣的是库利亚坎的造币厂和瓜达露白或卡尔浮的造币厂是同一家公司运营的(设计师麦金托什)。自1874年标识从“C”过渡到“CN”。早中期数量少而价格不低,后期较多。1877和1885年两次雕模错误使“Cn” 成为“Gn”,而给后人收藏留下趣味品种。库利亚坎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墨西哥帝国势力侵占的造币厂。8里亚尔的生产于1870中断,到1873年才恢复,期间生产了比索。库利亚坎也是仅存四个发行8里亚尔直到1897年终止流通的造币厂其中之一。</h1> <h1><b><font color="#ed2308">(八)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 (1825-1895年)</font></b>,标识Ga瓜达拉哈拉是哈利斯科州的首都,同时也是墨西哥的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纳造币厂为西班牙殖民政府于1812年开办。与其它十三个造币厂相比,瓜达拉哈纳造币厂各年份的8里亚尔鹰洋的设计风格变动较小。造币厂官方纪录显示造币生产始于1823年,然而实际能见到的是标识为1825年的。由于该厂设备冲压吨位太小,生产工艺较差,图案质量不太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70年以后才有所改善。</h1> <h1><b><font color="#ed2308">(九)瓜达卢佩-卡尔沃GUADALUPE Y CALVO(1844-1852年)</font></b>,标识Gc。瓜达卢佩坐落于奇瓦瓦州首都327英里以南,是奇瓦瓦州最南部的一个城市。瓜达卢佩虽然地处偏远,但是矿藏丰富,依据于当地的银矿资源,1842年10月30日,墨西哥著名独裁者和将军安东尼奥•洛佩斯•德•桑塔•安纳授予英国麦金托什公司一个10年期合约可以在矿区建立造币厂,1844年6月1日,瓜达卢佩造币厂正式成立。但由于造币厂的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最终1852年5月22日倒闭。共生产银币九年,因为生产造时间短,较少见。在整个GC厂制币期间,只有一位鉴定师参与鉴定工作。</h1> <h1><font color="#ed2308"><b>(十)埃莫西约.HERMOSILLO(1835-1895年)</b></font>,标识Ho。原译名“荷莫西罗”。埃莫西罗约是西北地区索诺拉州的首都。1831年年底,造币厂被承租给一个名叫莱奥纳多.桑塔纳的人,他独享制造铜币的权利。这个租约特地强调不可生产银币,但在1835、1836、1839年违法生产了面额8里亚尔鹰洋,非常少见。第一批合法的8里亚尔于1861出厂,1867年前每年的生产量均不大。1895年6月15日造币厂停止生产。中后期流入东方国家较多。此版标志有“o”在“H”正上方;或“o”位“H”之右上方。</h1> <h1><b><font color="#ed2308">(十一)瓦哈卡OAXACA(1858-1893年)</font></b>,标识O、OA、AO。原译名“奥沙卡”,墨西哥的瓦哈卡州的瓦哈卡市。瓦哈卡造币厂的建立很大部分归功于州管理者和墨西哥的后来的总统贝尼托华雷斯。(贝尼托华雷斯1848年当选瓦哈卡州州长,1855年任司法部长,1861年当选总统)。1856年6月华雷斯向大庄园的管理者请愿,最终才获得了建立造币厂的许可。造币厂的建立以及早期时候的运作是在墨西哥比较动乱的时期,也就是1857到1860革命战争时期。在1858年开始制造钱币,但直到1862年后才开始正常生产。相传后期的瓦哈卡是墨西哥最没有效率的造币厂。随着1892年12月8日通往墨西哥城的铁路的开通,因此金银锭和钱币的运送也就安全了起来,瓦哈卡的造币厂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1893年7月21日,瓦哈卡的造币厂歇业,此年仅有6万6千枚。早期有将“A”设计在“O”之中或仅有一个“O”。“A”置“O”之上仅出现于1863年。自1874年才开始将“A”完全移至“O”的右上方。</h1> <h1><b><font color="#ed2308">(十二)圣路易斯波托西SANLUIS DOTOSI(1827-1893)</font></b>,标识PI、IP。圣路易斯波托西是圣路易斯波托西州的首都。该造币厂1827年年终投产,并开始生产8里亚尔银币。1864年,圣路易斯波托西造币厂生产过5分和10分两种墨西哥帝国钱币。1866年还制造过刻有马克西米兰头像的1比索银币。第二次中断是因为为了支持天平比索的发行,从1870年至1873年间中断了8里亚尔的制造。标识也有几种变化:“IP”(I在P上方)印记仅见“1830PI-JS” 之错版和1831年的辅币;“IP”(I在P左上方)印记仅见“1841 PI-JS”之错版币。其它均为“I”在“P”之右上方。由于1849-1860年产量减少,价格高于其余年份。而该版早期,面值单位为8Rs, 与其它厂不同。其后,面值单位为8R:</h1> <h1><b><font color="#ed2308">(十三) 墨西哥州ESTADO DE MEXICO(1828-1830年)</font></b>,标识Eo,Mo。由于党派、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在距墨西哥城造币厂只有10英里远之处又建立墨西哥州造币厂。于1828年2月23日开工,造币的机器,模具,冲压机以及其它的工具都是从墨西哥造币厂借来的。由于亏损,造币厂于1830年7月13日倒闭,生产的机器和模具也于1833年归还给墨西哥城的造币厂。此版由于生产量极稀而非常珍贵。</h1> <h1><b><font color="#ed2308">(十四)萨卡特卡斯ZACATECAS(1825-1897年)</font></b>,标识Zs、Z。1548年西班牙人在圣贝尔纳贝寻找到了第一个银矿山,接着又相继发现了贝塔格兰德、帕奴科等银矿。到1550年,这里已经出现了34个银矿,萨卡特斯卡城镇在山谷中逐渐发展起来。人们修筑了275公里长的公路,将华纳托与萨卡特卡斯与和都城联接起来。新西班牙出口的银产品绝大部分是华纳托和萨卡特卡斯生产制造的。因此人们将萨卡特卡斯及瓜纳华托与墨西哥城相联的路称为“银之路”。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授予萨卡特卡斯市徽,建洲后萨卡特卡斯是萨卡特卡斯州的首都。1810年西班牙殖民时期成立造币厂。从1825年到1897年8里亚尔停止为止,生产了大量的花边鹰洋。早中期由于模具缘故,鹰的胸腹部无毛或少毛。1887年,既制造“Zs”标记鹰洋,又制造极少该厂唯一不带有“s”标识的版别。此版别和Mo、Go版由于中后期生产量特多,收集容易而被鹰洋爱好者称为“鹰洋三大版”。</h1> <h1>1863年,华雷斯总统进行改革,墨西哥共和国计划釆用十进制的货币币制,1比索=100森特瓦。当年只发行了面额1分的铜币和面额5分的银币,成为墨西哥最早的十进制硬币。不久,因法国军队的侵略而中断。</h1> <h1>1861年,墨西哥决定停止偿付外债两年。法国、英国、西班牙以此为借口,结成了武装干涉墨西哥同盟。1864年,法国干涉军把奥地利皇帝的幼弟马克西米亚诺大公扶上墨西哥皇位,称马克西米亚诺一世。然而,干涉军只占领了一些大城市及其附近的地区,2/3的国土的在独立派政府控制之下。</h1><br><h1>马克西米亚诺帝国期间,继承了十进制的货币制度,于1864-1867年发行过面额1分的铜币和面额5、10、50分,1比索的银币及面额20比索的金币。1、5、10分帀正面墨西哥之鹰头上加上了皇冠。大面额的金、银币正面马克西米亚诺的侧面像,外环铭文:“MAXIMILIANO EMPERADOR”(马克西米亚诺皇帝)。币背面中央,为仙人掌上叼蛇鹰,左右飞翼兽扶持,皇冠和交叉的权杖利剑及写有“公平、正义”的绶带组成马克西米亚诺纹徽。外环铭文:“墨西哥帝国”,面额、年份、造币厂标识。</h1> <h1>1867年法军撤走后,前总统胡阿雷斯率军回墨西哥城,马克西米亚诺在克雷塔罗城被俘并被处死,墨西哥帝国告终,墨西哥再度恢复为共和国。墨西哥政府于1869年起,生产了图案为自由帽的十进制天平鹰洋,(有天平图案的硬币面额有25、50森特瓦,1比索银币。2.1/2、5、10、20比索金币)。币正面为鹰徽,外环铭文:“REPUBLICA MEXICANA”(墨西哥共和国),边缘下方生产年份。币背面上方为一顶光芒四射的自由帽,帽沿上方书有“LIBRTAD”(自由)字样。帽下为均衡天平,中间法律文件,文件上刻阴文“LEY(法律)”,后斜置利剑,边缘书“UNPESO”(1比索),造币厂标识、“902.7”(含银量90.27%左右): </h1> <h1> 由市场上的需求,1882年, 又增添了小面额1. 2. 5分币正面为弓和箭袋, 币背面为罗马数字面额的铜镍合金币。虽然天平鹰洋重量和精度都等同于8里亚尔银币,但是东方商贸中大众不太认同这种硬币,其价值被打了折。这迫使墨西哥从1873年至1898年间又恢复了旧的8里亚尔币名称。1873年5月29日,不再生产天平比索鹰洋了。</h1> <h1>自由帽图直边鹰洋从1898~1905年均有生产。由于不同造币厂、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字母变位和修模,所形成的版别有4个厂铭40余种。与花边鹰洋相比较:花边鹰洋银币背面自由帽较小,光芒线较长。自由帽下方的标识和文字(自左开始)是一个装饰五角星,“8R”(西班牙货币单位是里尔R,8R为最大面值,合27.04克)、造币厂的缩写标识、及生产年份、造币厂批量生产中鉴金师的姓名缩写字母、墨西哥采用的含银量计算方式、其边齿为花饰。</h1> <h1>△图1898年瓜纳华托造币厂生产的比索。直齿边鹰洋银币背面自由帽较大,光芒线相应较短。下方的标识文字(自左向右)是:一个装饰五角星、“UNPESO”(1比索,墨西哥十进制货币单位)、Go是造币厂的缩写标识Go(瓜纳华托)、生产年份、化验师缩写R.S(罗森桑多瓦尔)的标识,“9O2.7”表示含银量为902.7、其边齿是直齿:</h1> <h1>△19世纪晚期, 墨西哥的造币分厂逐步关闭, 到1905年后, 只剩下墨西哥城造币厂了. 有时还得求助于国外的造币厂。然而在中国, 鹰洋却成了非法定的标准货币。在很多商贸交易中, 结算, 兑換则以“鹰洋” 为准。虽然直齿边比索鹰洋1905年后宣布停产, 但由于中国仍有大量需求,故于1908年和1909年由墨西哥造帀厂一再进行补产。</h1> <h1>△1910年,马德罗与迪亚斯竞选总统。马徳罗被迪亚斯逮捕,迪亚斯采用非法手段再度当选,大选结束后马徳罗获释,号召人民武起义, 革命运动迅速席卷全国。1911年迪亚斯被迫辞职。1913年马德罗部队的参谋长韦尓塔在美国的帮助下,杀害了马德罗,又恢复了独裁统治。<br><br>1910-1914年, 墨西哥发行了革命比索银币。币正面, 国徽外环西班牙文铭文:“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墨西哥合众国)898P。背面, 背衬初升的太阳,自由女郎一手高举火炬, 一手紧握茂枝, 骑在马上, 外环铭文:“INDEPENCIA LIBETAD”(独立和自由)。含银0.903, 重27.07克。<div><br><div>此银币,是独立以来, 第一枚没有生产厂地, 币背面只有图案, 没有铭文, 而铭文制作在侧沿上。作为鹰洋系列的关门币,因为当时材料成本已经高过其面值,所以投放市场不多。<br></div></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