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儿时的记忆:从裕南街到仰天湖

老米

<p class="ql-block">辛丑牛年正月初三,风和日丽,晨醒后突发奇想,既然假期闲而无事,何不到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去走走看看?匆匆洗漱用过早餐,腹中打着底稿,手上拎起相机,走!</p><p class="ql-block">901路bus坐到大椿桥站,过书院路到裕南街西口,就从这里开始吧……</p> <p class="ql-block">裕南街社区现属长沙市天心区。裕南街原是从东瓜山上向西下到书院路的一条窄窄小巷,石板路两边民房低矮狭窄,因面对南湖港靠近长沙火车南站(货运煤站)的原因,总是显得黑乎乎的。京广铁路从街旁穿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列列火车从这里鸣笛而过。据说火车过后的铁轨上会留下磁铁,我们一帮孩子们居然也信了去找了,结果嘛,呵呵……后来城市扩展,火车站从现芙蓉广场的位置搬离,原铁路线也就改造成现在的白沙路了。</p> <p class="ql-block">当年裕南街西出口两侧有肉菜店和煤店,住在东瓜山上的人们买肉菜买散煤都得来这里,不远处还有一家百货店,面积相当于我家现住楼下的两家小超市大小吧,但当时已经是当地最大的了。计划经济时代,物质也是极大的不丰富,仅能提供一般的基本需求而已。</p> <p class="ql-block">拓宽改造后的裕南街。</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带来的商业浪潮不可阻挡,裕南街也脱不了俗。</p> <p class="ql-block">从裕南街出来向东经过东瓜山一、二条巷路口,就是一条长长的漫坡,现在觉得不就是一条百多米长的坡嘛,可当年每逢和母亲到裕南街买完东西回家,就要迈着短短的疲惫的小腿爬上这漫长的坡,总觉得爬不到头,吵着要歇会儿,坐在路边就不想起来再走。那时买了散煤还要请煤店师傅送到家,满车的重载,上坡辛苦哦。</p> <p class="ql-block">曙光小学当时是第一师范的附小,也是附近最好的小学,大院里的孩子大多数都在这里上学,可我因为出生日期的关系入不了学,想想都是泪啊……</p> <p class="ql-block">解放四村一带就是以罗家铺子(从我认识它的时候,至今50多年过去了,店名都没变)为中心了,这家平房铺子当年有着比邻四条路口的地利及周边居民人口众多的人气,门面里有长长的柜台,有几位慈祥的老售货员。附近居民买点日常杂物及生活用品、打酱油打醋、买点小酒、蚕豆兰花豆鱼皮花生等小食品都得来这里,不过现在的怪味豆当年可是奢侈食品,只有过年才能买到,想着都馋了。</p> <p class="ql-block">四村路往市三医院方向。</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这条小路可是能下到京广铁路(现白沙路)的哦。</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意外和惊喜中寻找到了这栋最后的土坯房。记得当年这一地区全是一栋一栋这样的房子,一条条泥巴路碎石渣路将它们分割成片,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杂居此地。问了街边晒太阳的居民,这是解放四村地区留下的唯一一栋土坯房,至少已有近70年以上的历史了。岁月荏苒,城市发展逐渐淹没了历史的旧痕……如何在发展中保留那些不是知名古迹的遗产遗迹,也许是管理规划设计建设者们应该要考虑的问题吧!</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当年父母工作过的原解放军366医院(现湖南省武警总队医院,已迁至河西溁湾镇),现在城市森林小区的大门口,昔日的大院早已不见踪影,一点点痕迹都没有留下,366医院1968年底搬离至现省马王堆医院后,大院土地被轻工业部门获得,现在已建成多个小区了。</p> <p class="ql-block">大院前的向东南路</p> <p class="ql-block">这处凹陷的房子的位置原来是一口塘,当年也有过欢乐和悲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原366医院的大门处,院子里已面目全非,旧貌了无痕迹。</p> <p class="ql-block">过年了,院子里也有了年味儿。</p> <p class="ql-block">因故不能入读曙光小学,作为医院政委的父亲找关系把我们三位小伙伴弄进了仰天湖小学就读。马路边两个院子,两栋三层砖瓦结构的教学楼,一个土操场就是我们的启蒙小学。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我的启蒙老师是查端文老师和李满珍老师。一直读到四年级后随母亲复员来到医学院附属小学至今,一晃眼五十年过去了。如今我的母校也是湖南省十强小学之一了!</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就读时的院子,条件简陋,上学还要自带小板凳,我家没有,弄两块红砖坐着。</p> <p class="ql-block">当年和如今小学前的天剑路出口依然正对着贺龙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贺龙体育场,那时候可不叫这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唯一能知道医院东门外原来叫扫把塘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才知道仰天湖这里还有这么个单位。</p> <p class="ql-block">中午回家后凭记忆草绘了原366医院的地图,这点儿描绘地图、对地理地貌的认知功底得益于小时候父亲的教育指导。</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大院里,每当放学或放假后,搬着小板凳做完作业,小伙伴们就开始呼兄唤弟拉帮结伙一溜烟地满院子飞了。男孩子们玩子弹壳、玩烟版、玩玻璃蛋蛋、滚铁环、做弹弓枪组队打仗、堆砌砖头碉堡,爬树掏鸟窝打麻雀捉哼哼(金龟子)、摘半生不熟的果子吃(酸枣、毛桃等等等等一切可以填进肚子里的玩意儿),用细竹竿棉线鸭毛羽杆大头针做鱼竿钓鱼、下水捉蝌蚪捉蛤蟆;女孩子们玩丢沙包儿、跳皮筋儿、跳房子,一切在儿时能想得到的、玩得出的花样都整了个遍;学单车摔了仨跟头后的我就敢骑车上街到南门口买臭干子吃去了;常常是满脸汗水满身泥垢衣服上破个洞洞腿上挂个花花胆胆祛祛地回家等着挨骂或挨打。回想起来眼里都笑出了泪水……</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大院小伙伴、省委干部尚东先生说的:“几十年还能有这般记忆, 说明东瓜山在咱们的人生中是占有相当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四栋有鬼爪子(鸡枳……)、调羹粒粒,十九栋路口有酸枣子,大楼东头到十九栋的路北有桃子🍑,水塘🐖圈周围有🍐园,小水沟里有花斑小🐠儿及其他小🐟泥鳅、沙鳅、黄鳝、水塘里有🐟……林子里有伯劳、麻雀……好吃😋又好玩”</p><p class="ql-block">“十九栋到四栋间是一片开阔地长满了草、曼陀罗,枸杞……,开阔地下面和十九栋新食堂南面是梯地、梨🍐园、水塘🐖圈、水沟、田地……”</p><p class="ql-block">至于后来文革时期发生在大院里的那些事,曾部分记载于我在甲午清明写的那篇回忆录中,此处省略,伤感……</p> <p class="ql-block">我绘的地图(上北下南方位),部分细节记不太清了,我家住过小楼和南二楼。</p> <p class="ql-block">以下两幅地图是大院小伙伴、广西画家小和先生绘的(上南下北方位)。多年之后,记忆依然深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年少时有幻想,青年时有理想,壮年时有梦想,现如今我们该进入联想的年代了,以后还会有想都想不起的时候,既然如此,就给自己留点儿回忆吧!</p><p class="ql-block">深深地怀念年少无暇的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