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333333">2020年11月2日,汉阳区委组织部抽调十几个人组成专班,到泊濠酒店筹备入境人员隔离点。这些抽来的人,除了我年过半百,其余都是鲜哥靓妹。这些还有点楞涩的年青人能完成抗疫任务吗?三个多月下来,他们用事实告诉你,他们不是没有责任、没有担当的一代人。</font> <h1>【报到一小时就被派往隔离点】<br></h1><h3>李欣哲,一个1999年出生的小后生,是这个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也是20年刚毕业的大学生。11月5号上午10点到单位报到,履行完手续,就被派往泊濠酒店隔离点。家里人听说他被安排到隔离点上班,非常担忧,觉得他刚出校园不久,社会经验不足,不值得冒这个险,但小李还是坚持留了下来。<br>这位身高1米8的帅小哥,主要负责信息的统计和上传下达。由于被隔离人员中的年青人较多,小李还要负责与他们沟通交流,做好政策解答和安抚工作。人勤快,脾气好,肯学习,没过多久,小李就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萌新,变成了岗位上的熟手,并成为我们隔离点不可或缺的一员。<br>笔者有一次问李欣哲:“你家里条件很好,你到隔离点工作,怕不怕?”小伙子腼腆地笑着说:“刚来的时候还是有些犹豫,特别是第一次穿起防护服站在一楼大厅接待隔离人员,那一刻的确有点恐慌,但是看到大家都没有退宿,我很感动,迅速稳定了情绪,跟着大家一起做事情,很快就忘记了危险。有了第一次,后来就不害怕了。这里有太多令我感动的人和事,我若打退堂鼓,将来还怎么混?我为有这么一个机会参加防疫作战而感到自豪。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h3> <h3></h3><h1>【甘如意就是我的榜样】</h1>这里有一位90后的女研究生叫孙元媛,20年11月才考到汉阳区人才服务中心。由于单位抽不出人员,入职不到两周,就被派到防疫隔离点工作。孙元媛在校就入了党。她说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异常激动,回想起2020年疫情爆发,那时她的父亲、邻居以及她的闺蜜都投身到了抗疫狙击战中,这给了她信心和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非常庆幸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能够为伟大的防疫斗争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她说去年武汉爆发疫情时,甘如意4天3夜骑行300公里参加防疫的故事,让她十分感动,甘如意就是她的榜样。<br>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家在天门的孙元媛,离开父母独自在外地过年,还是在一个隔离点过年,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尽管现在通信发达,能够即时视频,但是除夕夜她那种对家人思念的怅然之情还是被发现了。舍小家为大家,对于这么年轻的一个女孩子来说,实属不易。<br>作为泊濠酒店隔离点物资管理人员,小孙和其他防疫人员一样,吃在隔离点,住在隔离点,工作在隔离点。截止到目前,她共收支医疗物资27000余件、生活物资1000余件,并且做到无差错。搬运物资时,她这个从来没有干过体力活的小乖女,大件小件和同志们一起扛。隔离点工作人员并不多,关键时刻,服务工作大家都得上,尤其是在接待被隔离人员时,风险性最大。作为隔离点年龄最小的女生,孙元媛没有回避,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跑上跑下,做这做那,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可贵品质。<br> <h1>【对着视频抹眼泪的小护士】</h1>隔离点的年夜饭只是比平常的工作餐多了几道菜,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觥筹交错,有的,只是大家彼此的真切祝福。吃完饭后,肖倩在廊道的窗户边和她爱人视频。她打完电话,看到笔者过来,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悄悄地抹了抹眼角的几滴眼泪。<br>“怎么了?想孩子了吧?”<br>“嗯!”她点点头。<br>“要不要跟单位领导说说,把你换回去?”<br>“不用,不用,我能坚持!”<br>“好样的,我们一起坚持!你不来,我不来,总得有人来。”一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有拿这话来搪塞。<br>肖倩是武汉市五医院的一名护士,虽然长得娇小玲珑,但年龄却是这群年青人中最大的,也是唯一成家做母亲的。她到这个隔离点已经有2个多月了,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去查房,采集信息。隔离人员多的时候,一次要查上百人。最辛苦的是上次我们这儿临时改做国内密接人员隔离点。那段时间赶上寒潮,武汉最冷到了零下9度,一楼接收大厅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电热炉,她和另外两名医护人员一起3天3夜没有睡觉,硬是把从石家庄通过各种渠道返回汉阳的人员接收到隔离点。<br>其实,肖倩这是第二次参加防疫斗争。去年武汉疫情爆发的时候,她就战斗在第一线。她说,刚爆发疫情时,大家都没有经验,很多人都吓得哭,她也害怕,每天都是壮着胆子去工作。后来经验足了,也就没那么恐惧了。她很庆幸自己能够平安回家。那5个月,因为要倒班,她很难有时间给家里打电话,每次有机会打回去,孩子都睡着了。去年6月,当她高高兴兴回到家的时候,有5个月没有见到妈妈的两岁孩子,居然不认识自己了,这让她大哭一场。在与孩子相处了几天后,孩子终于记起了自己,喊了一声妈妈。<br> <h1>【7年没有回家过一个年的警察】</h1>泊濠酒店有220间客房,能够接纳一架中型飞机的境外入境人员来此隔离。上级据此配置了6名警察,主要任务是维持秩序,负责安保、消防以及其它方面的安全应急处置。为了确保每天24小时值守,他们6个人必须倒班才行。这6个小伙子都是90后,他们言语不多,素质很高,安排的工作都能够主动去完成,不需要操心,令人欣慰。<br>一天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笔者见王露恒用手机播放《军中绿花》,便问他:“当过兵吗?”<br>小伙子骄傲地一笑,“当过!”<br>“当过兵好啊,当兵人都有不能回家过年的经历。这马上要过年了,你只怕是回不了家了哟。”<br>“没关系,我已经7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不在乎多这一年。”<br>“啊”,我好震惊!<br>原来14、15年王露恒在福建当兵,16、17年春节在归元寺值班,18、19年被派往新疆反恐维稳,这6年他都没能回家过年。20年正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疫情发生了,他被派到国博方舱医院值守。现在中国基本控制了疫情,本以为21年春节可以回去与父母家人团聚一下,没有想到这次又被派到隔离点当班,第8个春节还是不能回家。其实他的家就在新洲区,离这里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br>见我“啊”了一下,小王笑着说,“宜将剩勇追穷寇。只要战胜了疫情,都值了。”我不自觉地伸出大拇指,必须点赞!<br> <h1>【两度推迟婚期的退伍老兵】</h1>有一天吃晚饭时我跟沈志凯说:“今夜凌晨3点钟天河机场会送两个隔离人员过来,你们值班人员不要睡过头把别人凉一边,要暖心接待这些海外游子。”<br>“放心吧,我们会定好闹钟,保证完成任务!”<br>“保证完成任务”,一听这口气,十有八九是当过兵的。<br>沈志凯退伍已经有七年了,依然保持军人的作风,每次给他布置任务,从不提困难。退伍之后他就在这家酒店打工,现在做到了总监的位置。他谈了个女朋友,是武汉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原先两家人商量着20年春节给他们举办婚礼的,没曾想一场疫情让他们不得不推迟婚期。去年疫情爆发期间泊濠酒店被征用为隔离点,小沈参与了整个防疫阻击战。年中的时候家里人盘算着21年春节为两人举办婚礼,没想到20年下半年部分地区疫情冒泡反弹,泊濠酒店再次被征用为隔离点,小沈也再次参加了防疫斗争。他和酒店几名员工一起主要负责为隔离人员送餐、清理垃圾、接待入住人员等工作,直接接触隔离人员,和医护人员一样风险很大。<br>“后悔过吗?”有一次我这样问他。<br>他笑着回我:“向共产党员看齐!不后悔,反而觉得很光荣。能够为社会、为群众做一点好事,人活着才有意义。”<br> 我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妙笔生花,都是原始记录。这里的后生们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值得书写一笔。在大是大非、大灾大难面前,能够舍小家顾大家、牺牲小我服务人民,不正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精神么? <h3 style="text-align: right">(余启才于辛丑牛年正月初二深夜)</h3> <font color="#167efb">本篇背景歌曲是笔者朋友方圆原创的《一心为了你》,篇尾附上歌词。</font> <h5><p></p></h5><h1><font color="#ff8a00"><b>一心为了你</b></font></h1><p><font color="#ff8a00"><br></font></p><p><font color="#ff8a00">作词:方圆 刘俊韬<br>作曲:方圆 覃家华</font></p><font color="#ff8a00"><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br>有时暴风骤雨, 有时十万火急,<br>一声令下冲上去, 心中无所畏惧。<br>在我心里人民至上,生命第一,为了你,一心为了你。<br>向险而行甘之如饴,向险而行甘之如饴。<br>把人民装在心里,把使命双肩担起。<br>这就是我向险而行的勇气。<br>别问我是谁,一心为了你。<br>我身后猎猎飘扬党旗军旗,</font><p><font color="#ff8a00">飘扬党旗军旗。<br><br>有时惊天动地,有时万分紧急,<br>灾难面前冲上去,背影顶天立地。<br>在我心里百姓是天,百姓是地,为了你,一心为了你。<br>牺牲奉献在所不惜,牺牲奉献在所不惜。<br>把人民装在心里,把使命双肩担起。<br>这就是我向险而行的勇气。<br>别问我是谁,一心为了你。<br>我身后猎猎飘扬党旗军旗,</font></p><p><font color="#ff8a00">飘扬党旗军旗,<br>飘扬党旗军旗!</font><br></p>